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金冥羽,陳俊傑,魏官紅
北京時間7月9日上午8時,科興生物特別股東大會召開。股東投票通過了賽富基金(saif)提出的兩項提案:罷免現任董事會成員,並選舉saif提名的十位資深董事候選人進入董事會,尹衛東陣營佔據絕大多數席位。
這場持續近十年的內鬥,因創始人尹衛東與潘愛華的資本博弈而屢次升級,從私有化僵局、搶公章、斷電事件,到“毒丸計劃”稀釋股權,最終導致公司自2019年起被納斯達克以“治理失效”強制停牌。
此次董事會洗牌前,科興生物拋出總額最高75億美元的“清倉式”分紅方案,被市場視為爭奪股東支持的策略,也可能意在掏空現金以削弱對手未來控制權。新董事會承諾推動復牌並落實分紅,但維梧資本等股東仍以訴訟質疑其合法性,科興生物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
北京時間7月9日上午8時,科興生物又一輪董事會爭奪戰打響。
據股東方之一賽富基金(saif partners)的公告,科興生物現任董事會被股東罷免,saif提名董事成功入駐董事會。具體內容顯示,特別股東大會上,股東投票通過了saif partners提出的兩項提案:罷免公司現任董事會成員,並選舉saif partners提名的十位資深董事候選人進入董事會。
這意味着,尹衛東陣營佔據了科興生物董事會的絕大多數席位。
據界面新聞報道,新董事會具體成員包括西蒙·安德森(simon anderson,原董事會董事)、付山(維梧資本,原董事會董事)、焦樹閣(獨立董事)、李嘉強(強新資本)、盧毓琳(獨立董事,原董事會董事)、裘育敏(永恩資本)、王宇(獨立董事)、肖瑞平(獨立董事)、閻焱(賽富基金)、尹衛東(原董事會董事長)。
前述公告內容還顯示,7月8日大西洋標準時間晚8點(北京時間7月9日早8點),科興生物現任董事長李嘉強召集特別股東大會後立即宣布休會,未允許股東參與議程。saif partners代表與其他股東代表抵達會場準備參會未果。
此後,在場股東代表在現任董事盧毓琳主持下繼續召開會議——根據投票統計,特別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saif partners的兩項提案。
在此次股東大會前,科興生物拋出每股55美元的特別現金股息、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別現金股息、每股20美元至50美元的第三次特別現金股息派送方案,試圖用支付特別股息的方式,說服股東對這相關兩項提案投下反對票。科興生物還在公告中喊話,股東投票關係到能否如期獲得補償性股息。
按照科興生物2019年2月22日停牌時的股價6.47美元/股粗略計算,若三階段特別股息全部支付完畢,股東可以拿到公司股價14到19倍的現金。即每股最高可獲得124美元的分紅,股息率高達1917%,總分紅額達74.48億美元,而公司的總市值才不到5億美元。
在投票結果出爐後,新任董事會方面強調,將全力落實公司已公布的分紅計劃,並與管理層密切合作,通過推動公司普通股恢復交易,釋放長期價值。
科興生物的爭奪戰,起始於兩名創始人之間。
2001年,技術專家尹衛東與北大教授潘愛華共同創立北京科興,前者技術入股持股約24%,後者出資占股76%。2003年,公司核心資產赴美上市,也就有了後來的科興生物。經過一系列股權轉讓和稀釋,潘愛華所持股權降至26.9%,尹衛東則通過離岸架構掌控實權。2009年11月,科興生物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交易。
到了2016年,科興生物慾啟動私有化回國上市,尹衛東與潘愛華各自拉來資本站隊,雙方開始爭奪科興生物話事權。
其中,加入尹衛東陣營的包括賽富基金、康橋資本、維梧資本等;加入潘愛華陣營的包括受其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未名醫藥、中信併購基金和當時科興生物的第一大股東1globe capital llc(強新資本,以下簡稱“1globe”)等。
公開信息顯示,華裔科學家李嘉強控制的1globe起初站隊尹衛東,但在私有化陷入僵局後,其轉向潘愛華陣營,通過二級市場持續買入科興生物,成為公司當時的第一大股東,如今仍深度參與公司內部爭鬥。
尹衛東陣營和潘愛華陣營展開纏鬥,並出現了搶奪公章、占廠房、剪電線等一系列激化矛盾的動作。期間,尹衛東還啟動了“毒丸計劃”,向除潘愛華及1globe外的股東增發新股,強行稀釋對手股權。
在一系列爭奪中,2019年2月,納斯達克以“治理失效”為由強制科興生物停牌。
潘愛華則在2024年因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被判刑13年。2024年2月,潘愛華提起上訴。今年1月,與潘愛華聯手的1globe等來轉機。英國樞密院裁定科興生物2018年股東大會程序違規,“毒丸計劃”無效。此後,科興生物多名董事會成員陸續聲稱辭職,1globe方面提名的李嘉強等四人接管董事會。
4月22日,科興生物管理層發布聲明稱,彼時5名董事中,僅3人符合英國法院名單,且董事李鵬飛因職務侵占罪被判刑8年(與潘愛華同案)。
而根據科興生物今年6月發布的董事會名單,公司董事會現任成員為李嘉強、盧毓琳、sven h.borho及徐國偉。其中,李嘉強為1globe代表,sven h.borho及徐國偉則來自奧博資本(orbimed)。
維梧資本在今年6月發布的公開信中表示,1globe和orbimed在當前董事會中佔據絕對多數的3個席位,且其中兩位成員並不在英國樞密院裁定的董事會名單中。賽富基金也在近日的公開信中指出,當前由1globe和奧博資本主導的四人董事會(僅盧毓琳一人經股東正式選舉且獲樞密院認可)存在重大治理缺陷。
面對多方指控,由1globe方面主導的董事會急於在特別股東大會前實施第一次分紅,一方面被市場視為爭取股東支持,另一方面被解讀為“消耗戰”策略:若公司現金分光,即便對手未來奪權,接手的也只是空殼。
據前述賽富基金的公開信,目前科興生物賬戶共積壓103億美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若按照前文中最高約75億美金的特別股息支出計算,將消耗公司超七成資金。
據市場消息,科興生物的核心產品“克爾來福”疫苗面臨停產。記者在科興生物官網查詢注意到,公司現有產品主要包括腸道病毒疫苗、甲肝疫苗、流感類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水痘疫苗等。在研管線則主要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狂犬疫苗、手足口系列疫苗。但從這些產品的吸金能力和市場潛力來看,科興生物面臨的是股東內鬥和時勢已去的內外交困局面。
據維梧資本披露,新董事會計劃分紅後僅預留20億美元運營資金。而科興生物的非主營業務收入寥寥,即使前述分紅落地、控制權落定,那時的科興生物又當何去何從?
記者|陳星
編輯|||金冥羽 陳俊傑 魏官紅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