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國線上消費品牌指數”(CBI)、 “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榜單”(CBI500)和 “線上品牌購買力指數”(BPI)發布。“中國線上消費品牌指數”(CBI)是全球首個以真實消費大數據為基礎、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線上消費指數,不僅在全國層面提供各季度的總指數,還為各地級市、各行業提供細分指數。“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榜單”(CBI500)是全球首個完全基於消費者實際購買行為的品牌榜單。
課題組成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表示,這套指數和榜單堅持品質和創新導向,鼓勵品質競爭,減少內卷式競爭,旨在引導線上消費高質量發展。
堅持品質和創新導向,首次引入“新銳度”指標
這套指數和榜單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商學院合作開發,淘寶天貓提供技術支持,今後將每個季度更新發布一次。指數與榜單基於銷售、價格、搜索、好評等維度對品牌質量進行綜合性評分,“一籃子”消費品牌的平均分即為消費品牌指數,“一籃子”消費品牌的總分即為品牌購買力指數。
除了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北大團隊在同類研究中首次引入“新銳度”指標,重點考察每個品牌的銷售增長速度、年輕消費者增速,及其在產品創新上的表現,作為評價品牌綜合實力的關鍵要素。
據了解,近年來,受新型電商經營模式影響,消費品牌存在低價內卷、創新不足的問題,各品類的新品數量普遍出現下滑;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產品創新的需求與日俱增,品牌的研發與消費者的需求之間出現割裂。在指數和榜單中引入“新銳度”指標,對於微觀上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宏觀上提升消費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獨特價值和長遠意義。
黃益平表示,這套指數和榜單堅持品質和創新導向,鼓勵品質競爭,他說:“這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政策引導市場從低價競爭向高質競爭躍遷,需要一定的社會共識與有效的宏觀監測。我們的關注核心是品質,特別重視品牌的創新表現,希望促進電商平台良性競爭,引導線上消費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中國線上消費品牌指數(CBI)從59.42升至63.38,全國消費者所購品牌的平均評分在兩年間增加4分;2024年四季度相較基期指數增加11.5個百分點,2025年一季度相較基期指數增加6.7個百分點,表明我國消費品質顯著回暖。
中國線上消費品牌指數CBI(2023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
中國線上消費品牌指數CBI的基期對比(以2023年一季度為基期,基期指數=100)
填補了品質消費量化評估的空白
這項研究填補了品質消費量化評估的空白。人們熟知的社會零售額和消費價格指數(CPI)都計算金額,受數據採集等條件限制,此前並無測度消費質量的宏觀指標。微觀層面,主流的品牌評分主要基於ISO 10668標準,依賴財務數據和消費者調研,難以高頻捕捉市場變化,且僅適用於規模較大的企業,難以用於缺乏標準財務信息的新銳品牌。
北大團隊在電商平台上找到了研究的突破點。中國有全球最大的線上零售市場,線上消費的發展既對品牌評價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品牌評價提供了新的大數據來源。課題組成員紀洋指出:“線上市場與線下市場在不同行業的銷售額有差異,難以在‘量’與‘價’的維度為整體消費市場提供無偏的信息;但從品牌銷售渠道與產品質量維度來看,幾乎所有主流品牌均已開設線上銷售渠道,且線上產品的品質與線下渠道沒有明顯差異,這使得線上市場數據在‘質’的維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充分利用電商平台自然生成的海量數據,就可以實現對消費品質變化的及時洞察。”
研究團隊認為,淘寶、天貓是我國最早的電商平台之一,也是國內外品牌開設自營店鋪的重要載體,其月度活躍用戶規模超過9億,接近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的上限,平台用戶相對穩定、分布相對較廣,與研究目標契合,是可行範圍內最合適的選擇。團隊在淘寶、天貓的支持下,整合了訪問量、搜索詞、成交金額、會員成交、店鋪好評等幾乎所有的可得指標。這也是電商平台首次如此大力度地支持學術機構進行消費品質研究。
中外品牌“七三開”,創新驅動本土品牌集體崛起
研究發現,隨着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愈發凸顯,已經成為各國品牌全球化布局的核心市場。中國市場線上化程度高,為品牌提供了便利的發展機會,中國線上市場已經成為全球品牌的必爭之地。
此次發布的500強品牌榜上,美國有57個品牌上榜,是除中國以外上榜品牌最多的國家。日本以28個品牌緊隨其後。歐洲各國上榜品牌數總計53個。歐美日三大經濟體品牌收穫中國14億人開放大市場的紅利。上榜中外品牌數呈“七三開”,形成了各有優勢、相互促進的共生格局。
品牌總榜的前三名依次是蘋果、華為和小米,均屬於3C數碼行業。蘋果的成交金額指標突出,印證了它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與此同時,華為和小米的成交金額增速已顯著超過蘋果,並在品牌詞搜索量、會員運營等關鍵指標上表現出一定優勢,展示了本土品牌在開放市場環境中的成長性與競爭力。
粵浙領銜省域榜,滬杭領銜城市榜
綜合得分最高的前1000個品牌中,按省域品牌數量,排名靠前的依次是:廣東(162個)、浙江(156個)、上海(92個)、北京(50個)、江蘇(39個)、山東(32個)、福建(32個)、安徽(16個)、香港(14個)、四川(12個)、湖南(11個)。
按城市品牌數量,排名靠前的依次是:上海(92個)、杭州(89個)、廣州(59個)、深圳(58個)、北京(50個)、寧波(20個)、佛山(20個)、泉州(16個)、香港(14個)、蘇州(14個)、金華(14個)。
上榜品牌的創立區域分布
附:“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榜單”(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