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住了美元收割,但很多家庭沒頂住

2025年05月09日05:53:05 財經 1951

中國頂住了美元收割,但很多家庭沒頂住 - 天天要聞


在近期的社交圈子裡,一個現象正悄然興起。朋友圈中售賣 “港險” 的人如雨後春筍般驟然增多,“鎖定 6% 複利”“美元賬戶儲蓄”“跨境養老金通道” 等宣傳語不絕於耳。當我們刷短視頻或進入直播間,也常能聽到諸如 “人民幣不行了,資產趕緊換到美元去” 之類的言論。這般說辭,難免會讓不少人心生波動。

然而,大家不妨深思一番:為何此前鮮有人提及這些,如今卻鋪天蓋地?是大眾集體認知突然提升,還是這些信息被刻意 “推送” 至眼前?很多時候,我們不僅要關注看到的內容,更要思考那些未被呈現的部分。在 2025 年 5 月 6 日,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一個正在發生卻常被誤解的現象 —— 美元潮汐下的資產配置

提及 “美元潮汐”,許多人覺得高深莫測,實則原理並不複雜。簡單來說,美聯儲就如同掌控着全球資金流動的 “水龍頭”。當美聯儲放水,大量資金便如洪流般湧入市場,全球經濟瞬間呈現一片繁榮之景,新興市場的房價、股市紛紛上漲,物價也隨之攀升。而當美聯儲收水,市場流動性瞬間如乾涸的河床,那些過度借貸、根基不穩的國家和企業便如同在淺灘中嗆水的魚兒,甚至面臨滅頂之災。過去幾十年間,這樣的 “潮起潮落” 反覆上演。

1980 年,美國為遏制通脹大幅加息,拉美地區隨即爆發債務危機,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停滯。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熱錢先是如潮水般大量湧入,隨後又迅速抽離,泰國、印尼、韓國等國貨幣大幅貶值,房市慘遭腰斬。2013 年,美聯儲一句 “要縮表”,土耳其阿根廷等新興市場便遭遇匯率暴跌、資本紛紛逃離的困境。在這一次次的美元潮汐背後,美國往往是最大的贏家,而其他國家則可能經歷財富的徹底洗劫。

始於 2022 年的這輪美元潮汐來勢洶洶,美聯儲史無前例地加息,短時間內將利率從 0.25% 提升至 5% 以上。美元愈發 “值錢”,全球資金紛紛流向美國。這一次,美國的收割目標直指中國的房地產和美元債。

第一刀,精準砍向房地產的資金命脈。那些年,內地融資成本高且審批繁瑣,不少中國房企為求發展,選擇在海外大量發行美元債,因其利率低、資金獲取速度快。然而,這些債券多為短期且浮動利率。隨着美國加息,利息成本成倍增長,原本 “借新還舊” 的資金周轉模式徹底崩塌,一大批房企無力償還債務,紛紛爆雷。那段時間,眾多房企集中違約,房地產市場信心受挫,不少人擔憂中國是否會重蹈 1997 年東南亞的覆轍。

第二刀,則是製造人民幣貶值壓力,引發市場恐慌。美元升值,人民幣承壓,市場上充斥着 “資產要儘快轉移出去” 的聲音,使得不少人開始關注港險、美元理財、跨境基金等。

但這一次,中國並未如其他新興市場那般陷入危機。儘管房企經歷出清,但銀行體系穩定,匯率未出現崩盤,社會也未發生系統性動蕩。中國確實付出了代價,房地產深度調整、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壓力增大,但相較於那些 “被美元收割” 的國家,中國守住了底線。

中國之所以能扛住,得益於三道 “防火牆”。其一,資本項目並未完全開放,有效阻擋了熱錢的肆意進出,避免了踩踏式外逃。其二,宏觀政策調控靈活,適時降准穩定流動性,防止市場崩盤。其三,居民儲蓄率較高,家庭部門相對穩健,未爆發信貸危機。

儘管中國扛住了此次美元潮汐,但全球資本依舊大量配置美元資產,美元強勢、美債收益高、美股反彈快,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這並不意味着普通家庭就可貿然參與這場 “美元收割” 遊戲。

美國一年需支付超 1 萬億美元的債務利息,財政赤字創歷史新高;多國央行正大規模減持美債、增持黃金,去美元化趨勢明顯;美國內部,如川寶及共和黨也強烈要求美聯儲降息,可見其自身也承受着巨大壓力。這場較量更像是一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鬥。

在配置美元資產時,家庭需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力、流動性需求以及倉位比例。一些家庭在港險、美債 ETF、海外投連險等產品上,看似選對了方向,結果卻不盡人意。例如,2021 年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重倉中國國債和寬基 ETF,低位入場高位減倉,成功獲利。但很多人只是聽聞 “達利歐看好中國”,便在高點買入港股 QDII 基金、港險投連險,至今仍深陷浮虧。美債同樣如此,雖為全球避險資產,但不少家庭購買的是波動性極強的 ETF,且入場時間選在美聯儲加息期間,最終凈值下跌、匯率虧損,還面臨流動性不佳的困境。方向正確但操作失誤,依然可能讓人在投資中摔得很慘。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或許需要重新審視投資策略。是否過度依賴單一資產?是否需要構建一定的 “安全墊”?是否對未來十年有清晰的規劃?是否合理控制境外資產倉位?

我們並非反對海外資產配置,而是倡導更理性、分散且有節奏地參與。在全球化時代,資產配置國際化是趨勢,但盲目跟風極易陷入 “微觀操作錯誤” 的陷阱。比如,面對 “假如美聯儲降息,各類美元資產漲跌如何” 這一問題,美債 ETF、美元存款、美債掛鈎貨幣基金、高收益美元債 QDII 基金、美元結構性存款等看似都是美元資產,但其表現卻可能大相徑庭。投資中,不懂卻盲目跟風,往往是致命的。

風來之時,不一定要盲目起飛,學會站穩同樣重要。一個家庭真正需要的,或許並非年年上漲的產品,而是一個能為未來帶來安全感的資產結構:以本幣計價,規避匯率風險;擁有保底收益,確保回報清晰易懂;具備可規劃的現金流,每年穩定到賬;實現複利滾存,合理利用資金。這些看似平實的選擇,實則是抵禦時代風險最有效的 “定海神針”。

在大國博弈與全球經濟風雲變幻的當下,美元潮汐帶來的不僅是挑戰,更是促使我們審視家庭資產配置的契機。每一次市場波動,都如同一場無聲的提醒,告誡我們不可盲目跟風,要在複雜的金融世界中保持清醒與理性。家庭資產配置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且需要不斷調整的過程。它關乎着每個家庭的未來,影響着我們生活的穩定與質量。只有提前規劃、謹慎布局,依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合理的資產結構,才能在美元潮汐等各種風險浪潮來襲時,守護好家庭財富的港灣,為家人的未來撐起一片安穩的天空。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重慶大渡口八橋鎮:深化銀企合作 共促產業發展 - 天天要聞

重慶大渡口八橋鎮:深化銀企合作 共促產業發展

為有效破解轄區企業融資難,大渡口區八橋鎮傾力搭建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溝通合作橋樑,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推動轄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7月3日,八橋鎮商會在商會之家兄弟裝飾創意工場隆重舉辦銀企對接洽談會。
風波中的羅馬仕:內部人士稱員工心散了,管理層今年多次變更 - 天天要聞

風波中的羅馬仕:內部人士稱員工心散了,管理層今年多次變更

“羅馬仕倒閉”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羅馬仕官方發聲否認卻仍未平息輿論,關於充電寶退款難的投訴不斷。對於被曝“全面停工停產”,7月4日,有羅馬仕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管理層確實傳達了這個消息,但還沒有下發正式通知,現在公司已經沒有正常運營,員工們的心都散了。6月中旬公司還在組織全體員工支援客服。”羅馬...
禹城市市中街道:  項目攻堅正酣 雙招雙引再啟新程 - 天天要聞

禹城市市中街道: 項目攻堅正酣 雙招雙引再啟新程

盛夏時節建設忙,整個德州禹城處處涌動着“抓產業、抓項目”的熱潮。7月3日,在美麗序章美妝醫藥關鍵原料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現場,只見數台大型工程機械快速施工,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揮汗奮戰,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
為什麼徵信上體現“借唄”記錄,就會被拒絕貸款呢?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徵信上體現“借唄”記錄,就會被拒絕貸款呢?

借唄的合作機構多達十幾家,較普遍的幾家為:重慶小貸、新網銀行、南京銀行、商誠小貸,其它諸如江蘇銀行、廣州銀行、西安銀行、天津信託、浦發銀行等都可能成為放款方。在借唄借款,你的每次點擊,都會生成一條記錄,可能每次簽訂的合同,都來自不同的放款方
四川省首支省級AIC股權投資試點基金落地 - 天天要聞

四川省首支省級AIC股權投資試點基金落地

7月4日,四川產業基金旗下四川興川重點項目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眉山市引導基金、工銀資本、工銀投資正式簽署合夥協議,共同打造“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耐心資本”。此次合作標誌着四川省首支省級AIC股權投資試點基金成功落地,是四川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金融改革部署、激活區域經濟新動能的重要實踐。...
萬里馬4.1億元定增項目兩次延期後終止,銷售不及預期下盈利承壓 - 天天要聞

萬里馬4.1億元定增項目兩次延期後終止,銷售不及預期下盈利承壓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彭元重編輯|鄭琳 先後歷經兩次延期,萬里馬(300591.SZ)選擇終止定增募投項目。2025年7月2日,萬里馬公布的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顯示,《關於終止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表決通過。 時代商業研究院注意到,2022年3月,萬里馬通過定增募集資金凈額約4.1億元,用於防...
江蘇一省屬國企,迎來新任董事長 - 天天要聞

江蘇一省屬國企,迎來新任董事長

近日,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領導成員”一欄更新後顯示,周金陽已任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金陽 資料圖周金陽,男,漢族,1973年2月生,,江蘇張家港人,在職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199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3年8月參加工作。周金陽長期在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工作,曾任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黨委委...
非農數據超預期!美聯儲7月降息無望!這下,特朗普又要怒了? - 天天要聞

非農數據超預期!美聯儲7月降息無望!這下,特朗普又要怒了?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超預期!美國6月非農數據公布!這下,美聯儲7月降息無望了?為什麼這樣說?一起來看看!7月4日消息,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非農就業數據高於市場預期。具體數據來看,6月,美國非農新增就業14.7萬人,高於預期10.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