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儲能產業園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來源:宜賓外宣供圖,下同)
4月9日上午,宜賓儲能產業園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氣氛熱烈——握手、致辭、介紹項目、宣布開工,雷動的掌聲和挖掘設備的轟鳴聲,代表的是與會者對項目落地的欣喜和對前景的憧憬。
這是2025年宜賓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後的一幕,也是宜賓市與投資企業雙向奔赴的一個縮影。
年初以來,宜賓市區聯動,向“新”而行,從長江頭到黃浦江畔,拜訪對接、精準推介、發布場景機會清單、優化政策服務、跟蹤項目落地……火力全開的招引動作和行程,在四川、在西部、在長三角地區再掀強勁的宜賓“投資風”。
實際上,宜賓立足“為產業找場景,為場景找產業”定位,並依託獨特的“基金招商”模式,已經在這片熱土上初步構建起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優質白酒、動力電池產值已突破千億,晶硅光伏、數字經濟正朝着千億目標邁進,全市gdp從全國150位左右提升至87位。
現下,宜賓“基金招商”正由項目導入的1.0時代向招引產業集群的2.0時代升維,資源稟賦疊加招引模式的不斷革新,讓長江首城在搶抓綠色新能源產業風口的競賽中,迸發出愈加強勁的生命力。下一步,劍指新型儲能。
“為產業找場景,為場景找產業”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2025年新年伊始,宜賓產業發展和招引再衝刺,開會、部署、落地,甚至將足跡延伸至2000里之外的上海。
1月10日,宜賓召開應用場景機會清單發布會,現場端出包括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新型儲能、可再生能源替代、綠色低碳轉型應用等7大類型共78個應用場景,總投資超195億元。
3月25日,宜賓市2025長三角投資推介會在上海舉行,以7場重點企業專題會談、2場產業鏈供需對接會攬金493.3億元,現場簽約130個項目。
(宜賓市2025長三角投資推介會)
剛剛過去的4月9日,宜賓又召開2025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會上籤約8個儲能產業合作項目,簽約總金額28.7億元。會後,2025宜賓市新能源應用場景暨儲能產業園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現場集中開工新能源應用場景、新型儲能項目57個,總投資70.4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探索以發布應用場景推動招商方式轉變,場景招商已成新的招商風向標。深諳招引創新的宜賓也不再只是簡單的招商引資,從主場到長三角,宜賓以城市機會清單的形式將場景真實需求細化、具象化並擺到台前,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宜賓新能源、新經濟等產業鏈建設,再以極致的政策、資金、土地等各類要素服務推動產業生態的落地和完善,最終實現城市與企業的共贏。
在年初的發布會上,電子科技大學信軟學院副教授張帆就對宜賓的場景招商給予高度評價:“這樣的清單發布形式很好,具體、清晰、高效。我們這次來就已經初步對接了低空經濟和智慧農業場景的兩個項目,並已和合作方達成了初步的意向,還約好了下一次商談具體合作細節。後續將進一步加大多領域的合作,並爭取項目實現產業孵化。”
“立足‘為產業找場景,為場景找產業’定位,着力推動將應用場景變為‘行業前景、發展美景’。”引用宜賓市委書記方存好的話,宜賓是一座適宜大規模場景應用的城市,為此宜賓鮮明提出“推動宜賓成為城市場景應用高地”的目標,以應用場景“小切口”做好城市發展“大文章”。
如是所言,今年的宜賓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以場景建設推動未來產業集聚成勢”;為推動場景創新工作,宜賓市還專門制定了《宜賓市加快場景創新完善科技生態行動方案(2025-2027年)》,力爭到2027年,建設示範性場景不少於10個,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引進科技企業和科創團隊不少於50個,實現從“0到1”的研發突破到“從1到100”的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豐富全市科技創新生態。
自上而下的推動、落地、完善,宜賓的產業應用場景已然結出碩果。
新能源應用場景方面,華電四川、大唐四川2個電化學儲能電站率先在全省實現併網運行;建成全省最大規模的用戶側儲能——天原集團工業儲能項目;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達47萬千瓦;全省首個城市級“虛擬電廠”上線運行;率先在全國打造氫能智軌應用示範;“電動宜賓”蔚然成風,換電重卡加快推廣,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不斷提升。
數字經濟領域,宜賓高效運行新經濟科創產業基地等專業樓宇,150多家軟件企業競相入駐,數字經濟產業規模超600億元,入選全國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連續多年躋身全國數字百強市。通過“江源行動”引進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團隊,共建新研機構5家,簽約高質量科技孵化器8家,“揭榜挂帥”科技攻關項目總金額超3億元,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台176家,聚集創新創業人才3萬餘人,多項指標居全省第一方陣。
基金招商從1.0時代到2.0時代的升維
如果說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命脈,那麼場景便是產業蓬勃生長的土壤,而基金招商則是滋養這片土壤的水源。
2021年底以來,宜賓聚焦壯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生態積極創新基金招商模式。藉助idg、中金、晨道等頭部資本優勢,合作組建18支、總規模超300億元的招商引資基金群,建立“基金機構導流—產業專班研判—對應縣(區)承接”的漏斗工作機制。
三年多時間過去,基金招商猶如一條活水,讓居於三江交匯點的宜賓,獲取了新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又兌現為一個個鮮活的項目、不斷疊加的數據,和愈加完善的產業版圖。
(宜賓)
時間拉回2022年,宜發展集團與中金資本合作組建基金,經中金資本推薦,成功鏈接並招引崑崙電解液項目落地宜賓市江安縣。該項目作為宜賓在基金招商領域引入的首個動力電池項目,在宜落地年產24萬噸電解液項目,意義非凡。
項目從前期洽談到簽約,整個過程不到一個月,堪稱“宜賓速度”;2023年7月25日,一期工程正式投產,為宜賓鋰電產業鏈補上了極為關鍵的一環。其生產的電解液能夠就近為四川時代等本地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提供充足配套,進一步強化了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同樣的故事在光伏產業上演。宜發展集團通過與idg資本合作組建基金,成功為高景太陽能落地高新區牽線搭橋。2022年5月,高景太陽能與宜賓正式舉行簽約儀式,宣布將在宜賓高新區投資建設年產50gw單晶硅棒及30gw單晶硅片生產項目。而後,該企業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便在2023年躋身宜賓“雙百億”企業行列,產值高達108億元,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此後,高景太陽能又在宜賓布局了年產13gw單晶硅棒項目。
高景太陽能項目的落地,不僅為宜賓的光伏產業鏈拼上關鍵一環,還憑藉其“高景速度”和強大的產業帶動能力,吸引了更多上下游企業關注宜賓,助力宜賓打造新能源產業高地。
放眼宜賓,類似的項目還有很多。三年多來,通過合作資本推薦並成功簽約落地項目50個、投資高達1100億元。這些項目在基金招商的助推下,於這方熱土漸漸成群,也讓宜賓成為全國同類城市中產業基金投資最活躍、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現下,宜賓基金招商再迭代,正從項目導入的1.0時代升維至產業集群的2.0時代,欲將基金投入延展至更長的產業鏈條,實現基金與城市同頻共振。
1月10日,宜賓市召開產業投資基金群發布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布總規模超6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矩陣。這個矩陣包括存量基金和新設基金,各為300億元。
其中,18支300億元存量基金群中,宜賓特別引入了idg等頭部資本組建管理7支基金,規模221億元,重點對外拓展產業朋友圈,寬口徑導入優質項目,市場化開展投資研判,在做好國資保值增值同時,開展股權投資。同時,宜賓立足本地重點產業和企業,組建了11支基金,規模79億元,重點篩選市內外優質項目,做好股權投資和投後管理,對落地項目做好產業服務。
300億元新設基金則主要由宜發展集團和五糧液集團發起設立,圍繞主責主業,聚焦重大戰略、重點領域、重要技術,引領各類長期資本聚焦科技屬性、技術價值、新興領域開展有效投資,帶動形成產業投資資本集群。
會後,宜賓秉持既看中頭部資本規模化、品牌化效應,又兼顧在細分領域深耕產業賽道的理念,廣泛對接意向基金機構31家,收到推薦項目107個,一季度簽約項目130個、總金額近500億元。
當然,實踐證明,基金招商不僅推動宜賓各產業建圈強鏈,也給基金合作夥伴帶來顯著的共贏效益。
“產業基礎和基金招商是宜賓市築巢引鳳的金字招牌。在合作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宜賓營商環境優良,產業基礎完善,國有資本實力雄厚,為投資落地帶來顯著優勢,對新質生產力相關的目標企業有天然吸引力。同時,宜賓市委、市政府機制靈活,政策效果好,執行力度強,招引團隊專業、高效,為產業基金髮展提供了優渥土壤。”作為優質合作夥伴,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鍾險對宜賓基金招商給予充分肯定,也為其他基金管理人提供了參考。
三年前,中金資本開始和宜賓市共同成立了中金宜賓基金,圍繞宜賓“4+4+4”現代化產業集群,不斷促進中早期、成長期企業落地宜賓。成立以來,該基金已經完成投資項目6個,招引簽約落地項目10餘個,累計落地金額超過百億元,為宜賓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劍指儲能新版圖
三江匯流處,奮進正當時。“場景+”和基金招商助力宜賓構建起現代產業體系:優質白酒產業“地標”地位持續鞏固,產值穩定在1000億元以上;動力電池產業樹標杆,已集聚120餘個產業鏈項目,涵蓋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關鍵環節,形成全國最完備的產業生態;晶硅光伏產業從零起步,快速完成全產業鏈布局,2024年產值達288億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營收超600億元。
現在,站在產業發展春風裡的宜賓,有了可複製的經驗,也有了更大的野心。畢竟,資源稟賦之上,三江匯聚的宜賓城,古來即有“匯江向海、逐立上游”的城市氣魄。
這一次,宜賓劍指新型儲能。
2023年6月,宜賓按下發展新型儲能起始鍵;次年1月11日,首批項目在宜賓儲能產業園集中開工;步入2025年,宜賓聚“能”成勢再提速,年初以來動作頻頻。
一年多時間,宜賓先後引進中車時代、中國能建、大唐四川等行業龍頭企業,基本完成從研發、集成到儲能變流器、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等關鍵環節布局。從藍圖擘畫到塔吊林立,從荒坡野嶺到產業新城,宜賓儲能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生態體系初步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宜賓儲能產業的發展同樣藉助場景應用和基金招商互融共促。
2024年,宜賓發布了第一批新型儲能場景需求清單,涵蓋了電源側的火儲聯合調頻項目、電網側的電化學儲能示範項目和用戶側的“光儲一體化”項目,場景產業聯動發展意圖明顯。
今年1月10日,宜賓發布的應用場景機會清單中又有17個優質新型儲能場景資源,項目總投資約88.28億元,具體包括:電網側場景4個、用戶側場景9個、綜合能源站場景3個、其他場景1個。
發布清單只是第一步,會後的對接、洽談、簽約、落地各環節尤為關鍵,而在項目背後,站着的是政府、產業基金、企業以及一個個奮進的、具體的人。
據宜賓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薛慶介紹,截至目前,宜賓一、二季度簽約開工新型儲能項目14個、總投資10.54億元,包括敘州區儲能產業園“源網荷儲”一體化,四川時代、天原集團兩個百兆瓦時級用戶側儲能等;正在推介洽談的新型儲能項目6個、總投資60.33億元,包括長寧縣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等。
實際上,宜賓謀劃新型儲能版圖,加快打造“中國儲能產業新高地”,既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在需要,也是“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的主動選擇。
可以預見,在持續錨定“為產業找場景,為場景找產業”定位,着力推動“應用場景”向“行業前景、發展美景”躍遷,充分發揮產業基金的引領作用下,動力電池、晶硅光伏和新型儲能將在宜賓聚鏈成群,三大產業在相互補充的情況下,可以共同構成一個高效、可持續的能源系統,產生“1+1+1>3”的效果。
視野放寬,宜賓的現代產業的構建不僅給其帶來gdp增長,於中國乃至全球資源型城市的轉型而言,更提供了一種參考範式。(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蘇啟桃)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