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成私募資產配置新寵,中等規模機構成主力軍

2025年03月25日12:00:19 財經 7277

【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近年來,etf憑藉其高流動性、風險分散和交易便捷等特性,在機構投資者中愈發受到重視,逐漸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57家私募證券管理人進入46隻年內上市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合計持有基金份額高達8.99億份。

ETF成私募資產配置新寵,中等規模機構成主力軍 - 天天要聞

東方ic

其中,中等規模私募成為購買年內上市etf的主力軍。截至3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8家規模在20億至50億元和9家規模在10億至20億元的中等規模私募證券管理人,分別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3.68億份和1.11億份。

而對於小規模私募,22家規模在0至5億元和10家規模在5億至10億元的私募證券管理人,分別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2.28億份和0.78億份。相比之下,5家規模在50億—100億元和3家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私募證券管理人,分別持有年內上市etf份額0.59億份和0.54億份。

不僅如此,寬基指數etf在私募機構中備受青睞。在46隻年內上市etf中,寬基指數etf佔據了32隻,且私募持有份額不低於0.2億份的16隻etf全部為寬基指數etf。(南木)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 天天要聞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庄士機構國際(00367)發布公告,本集團預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而去年則取得虧損約9.32億港元。根據現時可取得的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分析,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乃主要由於確認本集團投資物業的公平值虧損;確認本集團待售物業以及位於中國的...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 天天要聞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智通財經APP訊,易點天下(301171.SZ)發布公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相關事項的議案》《關於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議案》,確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為2025年5月8日,向符合授予條件的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12.28元/股。...
曉鳴股份4月銷售雞產品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73.86% - 天天要聞

曉鳴股份4月銷售雞產品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73.86%

智通財經APP訊,曉鳴股份(300967.SZ)公告,公司2025年4月銷售雞產品2487.88萬羽,銷售收入1.01億元,環比變動分別為-15.57%、-15.62%,同比變動分別為28.93%、73.86%。2025年4月,公司雞產品銷售數量、銷售收入同比有較大幅度提升,但環比略降,雞產品銷售均價與上月持平。主要系下游商品蛋雞養殖盈利空間有限及節日效應較
樂普醫療控股子公司民為生物MWN109片獲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 - 天天要聞

樂普醫療控股子公司民為生物MWN109片獲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

智通財經APP訊,樂普醫療(300003.SZ)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民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民為生物”)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核准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由民為生物申報的MWN109片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25年3月3日受理的MWN109片臨床試驗申請符...
瑞銀增持美蘭空港106.6萬股 每股作價約10.31港元 - 天天要聞

瑞銀增持美蘭空港106.6萬股 每股作價約10.31港元

智通財經APP獲悉,香港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5月2日,瑞銀增持美蘭空港(00357)106.6萬股,每股作價10.3137港元,總金額約為1099.44萬港元。增持後最新持股數目約為1644.73萬股,最新持股比例為7.25%。...
建研設計擬投資設立安徽省建院廬西發展有限公司 - 天天要聞

建研設計擬投資設立安徽省建院廬西發展有限公司

智通財經APP訊,建研設計(301167.SZ)發布公告,公司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為加大對肥西縣建築、市政設計諮詢市場的經營力度,推動公司在省內的設計服務網絡布局進一步下沉,鞏固拓展本地市場,擬使用自有資金200萬元在合肥市肥西縣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建院廬西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准名稱為準)...
合力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 天天要聞

合力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旨在構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指引下一階段我國的智能製造各項工作,引領製造業加快智能化升級與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