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我們整理六大關鍵詞,邀請專家全方位解讀一攬子金融政策。
關鍵詞一
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介紹,降准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並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本次降息是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的體現。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時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業內權威人士解讀稱,此次降息充分體現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是支持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有力舉措。
降息充分體現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本次降息不僅政策利率下降,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也一同降低。預計政策利率下降將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利於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的穩定,同時通過利率傳導,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鞏固經濟基本面。
關鍵詞二
降准
會上披露,此次降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降准0.5個百分點,可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億元。另一部分是完善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其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調降至0%。
降准0.5個百分點有效滿足了長期流動性資金需求。當前市場流動性的矛盾主要是結構性的,為保持流動性充裕,人民銀行短期流動性投放每天開展操作,且操作規模較大。市場人士分析,此次降准可以調整市場流動性結構,相應適當減少短期流動性工具的滾動續作,加大中長期流動性供給,同時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銀行負債穩定性,弱化銀行高息攬存動力,壓縮非銀機構資金空轉套利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調整同步完善了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制度。
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不屬於存款類金融機構,不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在央行開立的準備金賬戶不能用於清算,清算職能由開設銀行的同業存款賬戶實際承擔,其貨幣創造機制與銀行有本質不同,業內人士認為,對此類機構大幅降準是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的重要舉措。此外,這兩類機構直接面向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領域提供金融支持,其存款準備金率很早就低於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
“這次再階段性大幅降低其存款準備金率,有利於降低這些機構的負債成本,提高負債穩定性,增強對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業內人士表示。
關鍵詞三
降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潘功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宣布,將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調整。
據悉,此次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調整範圍既包括新發放的住房公積金貸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積金貸款。此次利率下調後,新發放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將執行新的利率,此前已發放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將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調。
此次利率下調後,居民申請公積金貸款,月供將降低多少元?以一筆金額100萬元、期限30年、等額本息還款的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為例,按公積金首套利率2.85%計算,月供4136元,總利息48.88萬元;按新利率2.6%計算,月供4003元,總利息44.12萬元,月供少133元,總利息減少4.76萬元。
上一輪調整公積金放貸利率是2024年5月17日,當時央行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5年以上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調整為2.85%。
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有助於支持消費。此前,中辦、國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已提出“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是人民銀行推動提振消費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的有力舉措。
業內專家認為,住房公積金利率下調,能夠有效降低居民購房門檻,充分體現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優惠力度,激發居民住房消費積極性,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也減少了此前公積金貸款和商貸方面利差的問題,進一步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支持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四
結構性貨幣政策
會上披露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包括數量型政策、價格型政策、結構性貨幣政策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備受業內關注。
具體來看,人民銀行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公布利率0.25個百分點,包括各類專項結構性政策利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據了解,此次是人民銀行首次全方面下調各項結構性政策工具利率,既包括支農支小再貸款等長期性工具,也包括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階段性工具。
結構性降息也是降息,有利於強化對商業銀行的政策激勵作用。央行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季度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餘額5.9萬億元,是央行重要的基礎貨幣投放渠道。此次降低利率0.25個百分點,有利於強化對商業銀行的政策激勵,進一步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商業銀行的牽引帶動作用,激勵商業銀行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
此外,人民銀行增加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由目前的5000億元增加至8000億元,持續支持“兩新”政策實施;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與調降再貸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協同效應,支持銀行擴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
據了解,支農支小再貸款是人民銀行支持普惠金融領域的長期工具。今年年初,人民銀行將支農和支小再貸款兩個工具合併管理,並改革了管理方式,更高效地激勵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此次增加額度是改革後首次增加額度,有望進一步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對普惠金融領域的支持力度。
關鍵詞五
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
會上宣布將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加大消費重點領域低成本資金支持。
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已明確要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業內專家表示,新政策工具將激發服務消費和養老市場活力:一方面,可進一步激發國內服務消費潛力,促進擴大服務消費供給、提振服務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可支持養老產業發展,也有利於完善養老保障,在更長期限中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新政策工具是對前期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的擴容和升級。2022年4月,人民銀行設立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額度400億元,先期以試點方式開展,後拓展至全國。新政策工具額度更大,支持領域更廣,利率更低,在全國範圍內均適用,是對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的擴容升級,體現了貨幣政策對消費、養老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關鍵詞六
支持資本市場兩項工具
會上宣布,將優化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5000億元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3000億元額度合併使用,總額度8000億元。
2024年10月,為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創設了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即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以及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分別為5000億元和3000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兩項工具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有效提升了上市公司和行業機構融資和投資能力,有利於發揮好這些機構市值管理責任和維護市場穩定作用,也體現了中央銀行對維護金融穩定職能的拓展和探索。
“兩項工具內嵌逆周期調節屬性,主要發揮托底作用。”專業人士表示,在資本市場被明顯低估時,證券業機構、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將有更強的意願使用兩項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資金去購買股票,阻斷市場走弱的負向循環。
例如,去年11月、今年元旦前後以及4月初美濫施關稅帶來衝擊時,互換便利使用量明顯增加,上市公司回購增持也較為踴躍。由此建立的內在穩定機制,發揮了兩項工具校正資本市場超調、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
截至目前,互換便利已開展2次操作、總金額1050億元;超500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貸款回購增持股票,貸款總金額近3000億元。
此次發布會上,人民銀行宣布將兩項工具總額度8000億元合併使用,以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靈活性,更好滿足不同類型機構的市場需求。兩項工具創設後受到市場廣泛歡迎,業務規模和響應速度都較為理想,人民銀行將兩項工具額度合併使用,能夠在用足用好現有政策的同時,拓寬單項工具的額度上限,從而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靈活性,更好滿足不同類型機構需求。
兩項工具政策要素將不斷完善,持續發揮對資本市場的托底作用。政策實施過程中,人民銀行總結實踐經驗,結合各方建議,已在參與機構支持範圍、貸款期限和自有資金比例等方面優化了工具政策要素。
具體而言,互換便利方面將參與機構範圍由首批20家券商基金擴大至40家的備選機構池,質押品範圍納入港股、限售股等,並指導金融基礎設施降低業務收費標準。
回購增持再貸款方面,也將貸款最長期限由1年延至3年,鼓勵銀行發放信用貸款,將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股票的自有資金比例要求從30%下調至10%。另外,中國誠通控股和中國國新控股等國有資本運營平台納入支持範圍,兩家公司已經宣布擬使用工具資金合計1800億元,用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業內專家預計,未來相關部門還將根據具體業務開展情況和市場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政策設計,更好發揮兩項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作用。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團隊首席分析師楊暢表示,此次發布會上,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均提出積極政策措施,既強化風險預防,又強化科技導向。在美國激進加征關稅背景下,積極採取金融動作,有利於應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提前預防金融市場動蕩,有利於維護中國的匯市、債市、股市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