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2024年11月30日04:00:22 財經 6491
*本文為《半月談內部版》2024年第11期內容

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 天天要聞

根據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公布的最新繳費標準,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較上年增加2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00元。醫保基金是群眾“救命錢”,但一段時間,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下降、繳費負擔較重等現象引發社會關注。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隨着繳費標準逐年提高,部分地區居民醫保參保意願弱,征繳難度增加。為持續鞏固全民參保成果,亟待進一步完善居民醫保籌資、待遇政策。

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 天天要聞

部分群眾參保意願降低

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 天天要聞

今年8月,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公布居民醫保最新繳費標準,各地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分別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670元和400元。受訪基層幹部反映,居民醫保征繳難度一年比一年大,基層幹部收繳壓力大,一部分群眾參保意願降低、繳費負擔加重。

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 天天要聞

2024年9月6日,河北省廊坊市醫療保障局啟動以“人人蔘保有“醫”靠 家家健康享平安”為主題的“全民參保宣傳月”主題宣傳活動。

中部山區某縣醫保局局長透露,居民醫保征繳從每年9月開始,但部分群眾繳費積極性不高,基層幹部要反覆宣講、一催再催,到12月底才收到六七成。“家裡8個人繳醫保,2023年1個人380元,光這塊就要3040元,負擔不輕,家裡一時很難籌到這麼多現金,只能等兒子過年掙了錢回來再繳。”南方某山村村民李邦發(化名)說。

東部山區一名村支書說,每年2月底、3月初是集中征繳結束期,也是征繳攻堅期,部分經濟條件較差的村民再怎麼解釋發動,也不願繳納醫保。為了完成參保任務,村幹部有時不得不自己墊付居民參保費用,一年光為村民墊付的醫保費就達上萬元,“有村民一年無病無痛,就覺得這個錢沒必要繳,最後成為爛賬”。

除了部分群眾不願繳費,還有部分群眾選擇性繳費。受訪的中部地區一位醫保部門負責人說,從2022年開始,根據政策,之前斷繳再參保時,無需補繳保費,就能享受醫保政策,導致部分人沒病時斷保、有病時參保。有的農村家庭,為了減輕繳費負擔,只給家中老人和常年生病的人繳,青壯年則不繳費。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城鄉居民醫保的參保人數從2019年開始逐年下降,2019年至2023年每年同比分別減少0.3%、0.8%、0.8%、2.5%、2.1%。儘管有部分群體從居民醫保轉移到職工醫保,但城鄉居民醫保參保減少人數要高於職工醫保增加人數。

參保擴面堵點在哪兒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 天天要聞

——保費逐年漲,有的地方漲幅超人均收入增幅。受訪農民表示,2023年醫保加上社保最低檔300元費用,一人一年就要繳680元。南方某山村村民王和長(化名)說,家裡6口人去年光醫保費就要2280元,只能等收完6畝水稻才有錢交,不夠時還要找親戚借錢。

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庄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指出,重慶2022年到2024年個人繳費標準年增幅為14.3%、9.4%、8.9%,而同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為10.5%、6.35%、7.74%,前者增幅明顯超過後者。一些農村家庭一戶五六口人,每年繳2000多元,負擔較重,選擇斷保。

——看病自費金額增加,部分群眾參保獲得感較弱。部分受訪農民稱,去醫院看病還是貴,雖有醫保報銷,自己出得也多。中國人民大學健康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李珍表示,隨着醫療費用快速增長,城鄉居民醫保相對保障水平下降,家庭醫療費用現金支付壓力增加,10億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中,八成左右是農民,農村家庭的醫療自費負擔問題突出。

近年來,居民醫保繳費標準不斷提高,帶來報銷比例提高。比如,居民醫保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從2018年的65.5%,提高到去年的68.1%,由於整體醫療費用開支增長,導致居民自費金額“水漲船高”。過去6年間,居民醫保人均自費金額從2262.488元增加到2448.006元,增幅為8.2%,造成“醫保繳費多了,自費金額也多了”的直觀感受。

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 天天要聞

——部分醫保政策變動大,數據共享壁壘多。受訪村幹部表示,從2022年開始醫保斷繳再參保不再需要補繳,而是設置3個月等待期,這對群眾實際參保影響不大,但進一步加劇群眾“沒病不參保,有病再投保”的心態,“村裡都不敢和村民宣傳這一政策調整,否則更多人不願繳醫保”。

多地醫保工作人員表示,不同部門數據難共享,影響參保數據及時更新。目前,國家醫保信息平台尚未全面建成,省外參保人員信息查詢、傳輸難度大,不利於對流動人員的參保監測,基層幹部往往只能通過找人行動、提供參保證明材料等方式進行參保確認,既加重基層負擔,還導致斷保漏保、重複參保現象經常發生。

給參保群眾穩定預期打通醫保參保意願堵點 - 天天要聞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激勵約束、分類資助參保等措施,有效調動基層積極性,健全參保長效機制,形成良好參保局面。

受訪基層幹部群眾建議,建立保費動態調整機制。從國家層面建立醫保費用籌資動態調整機制,在醫保基金可承受範圍內,財政補助標準逐年增加,個人繳費標準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給群眾穩定預期。

抑制醫療費用快速上漲。不能讓醫保惠民政策卡在醫院環節,應切實抑制醫療費用快速上漲,全鏈條節省群眾看病支出,增強群眾獲得感。

推動部門數據全面共享。全力打通醫保與公安、衛健、民政、統計等部門數據壁壘,破解平台數據和實際情況“兩張皮”問題。同時,醫保惠民政策力度既要加大,激勵參保人員連續參保,也要充分評估新政策影響,保持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持續推進全民參保工作。

半月談記者:閔尊濤 陳柱佐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錦江酒店即將開啟港股IPO,或拉開海外市場擴張序幕 - 天天要聞

錦江酒店即將開啟港股IPO,或拉開海外市場擴張序幕

2025年,越來越多的內地消費企業選擇去港股IPO。最近,酒店巨頭也開始加入了這股上市潮。近日,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錦江酒店,600754.SH)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於境外發行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聯交所”)上市,本次發行方式為香港公開發行及國際配售新股。發行規模不超過發行後...
行長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 天天要聞

行長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這兩天看了兩個銀行的新聞,一個是原白山江源農商行董事長董英直的邁凱倫跑車被拍賣,另一個是光大銀行鄭州緯二路支行員工席薇6年間打賞了男主播們6000多萬。 這讓大星想起了十幾年前的往事。當時,工商銀行安徽蚌埠的一個支行女行長向當地公安局自首,遷出了當地一個上億的詐騙案。 女行長詐騙的都是她支行里的大戶,方法...
從學習到領跑 天津信創產業在先行先試中“拔節”生長 - 天天要聞

從學習到領跑 天津信創產業在先行先試中“拔節”生長

“天津聚力攻堅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形成完整的信創產品鏈條,構建了自主可控、產研一體、軟硬協同的信創產業體系。”日前,在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數據局局長鄧光華在介紹天津積極開展先行先試過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其中關於對信創產業發展的肯定令
市中區以賽為媒,奮力書寫產才融合新答卷 - 天天要聞

市中區以賽為媒,奮力書寫產才融合新答卷

智聚市中,賽創未來。6月29日,第七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粵港澳大灣區賽區暨第八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深圳賽區路演在深圳成功舉辦,來自海內外的100餘個人才項目同台競技,紛紛秀出“高精尖”“新創意”“金點子”,
魯花集團更名,註冊資本翻倍 - 天天要聞

魯花集團更名,註冊資本翻倍

企查查顯示,6月30日,中國食用油龍頭企業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魯花集團”)完成股改,公司名稱變更為山東魯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從約10.91億元增至20億元。本次變動還涉及人事調整,魯花集團3位監事辛旭峰、宮立明、宮兆海退出,
數說“新”變化|完成投資近900億元 前5月新疆重大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 天天要聞

數說“新”變化|完成投資近900億元 前5月新疆重大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2025年,新疆通過強化用地、用林、環評等要素保障,優化審批流程,力促各項目實現實質性開工,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前5月,新疆重點項目投資情況如何?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情況怎樣?近期,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發布相關數據。今天的《數說“新”變化》一起來看看。 監製:丁濤 統籌:王磊 策劃:紀洲 編輯:王東升 製圖...
MHMarkets邁匯:金銀鉑牛市前景明朗 - 天天要聞

MHMarkets邁匯:金銀鉑牛市前景明朗

MHMarkets邁匯觀察到,全球貴金屬市場正步入一輪結構性上行周期。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在地緣風險升溫、貨幣政策模糊及避險需求增強的背景下,黃金、白銀與鉑金在2025至2026年料將持續強勢,貴金屬資產正重新成為機構與個人投資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