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
11.28
支持民營經濟25條具體舉措重磅發布
央行、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明確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目標和重點,強調要從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特點出發,着力暢通信貸、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財政獎補和保險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民營經濟的積極性。(Wind)
11.28
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十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7%,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7.8%,降幅較1-9月份收窄1.2個百分點,今年3月份以來利潤降幅逐月收窄。(Wind)
11.28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中國前十月稅務數據
據國家稅務總局數據,今年1至10月份,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607億元。其中,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2385.6億元,佔比近75%(Wind)
11.30
經合組織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
經合組織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同時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在2024年為4.7%,略高於9月份的預期。此前一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再度強調,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總體回升的態勢更趨明顯,預計全年能夠順利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相信2024年及以後中國經濟也將保持健康、可持續增長。另外,中國的CPI正逐步觸底回升。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Wind)
12.01
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十一月PMI數據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4%、50.2%和50.4%,比10月下降0.1、0.4和0.3個百分點,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穩中有緩,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調查結果顯示,製造業企業中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超六成,市場需求不足仍是當前製造業恢複發展面臨的首要困難。(Wind)
12.01
財政部發布中國前十月國有企業數據
據財政部,1-10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68.97萬億元,同比增長3.9%;利潤總額3.83萬億元,同比增長7.1%。10月末,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8%,上升0.3個百分點。(Wind)
金融
11.25
證券公司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或將出台
證監會在官網發布《證監會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三)》提到,證監會機構部推進證券基金機構完善公司治理、校正機構定位,抓緊推動出台證券公司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促進行業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自身價值、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獲得合理回報。(Wind)
11.27
國家醫保局:1至10月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26187.73億元
國家醫保局公布了2023年1—10月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主要指標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收入26187.73億元。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收入18504.19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7683.55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支出22531.36億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支出14157.03億元,其中生育保險基金待遇支出883.93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8374.33億元。(Wind)
11.27
《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發布
《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稱,2022年中國數據交易行業市場規模為876.8億元,預測至2030年中國數據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155.9億元。未來,中國數據交易行業仍有可觀的市場增長空間。預計未來,中國數據行業市場規模仍將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到2025年中國數據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46.0億元,到2030年中國數據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155.9億元,2025-2030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3%。未來十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遠高於全球數據交易市場CAGR水平。(Wind)
11.28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召開在港金融機構座談會
11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出席國際清算銀行特別行長會後召開在港金融機構座談會,就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行了交流。潘功勝表示,堅定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定支持香港的金融穩定。滙豐、渣打、中銀香港、花旗、工銀亞洲、農行香港分行、建銀亞洲、農銀國際、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金融機構參加座談會。(Wind)
11.30
中證協開展2023年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專項試評價
中證協擬在2023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中設置“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情況”專項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綜合監管要求和行業意見,旨在突出服務高水平科技企業,包括但不限於取得國家級科技進步或承擔科技重大專項或研發、實現重大裝備及關鍵原材料進口替代、持續投入研發等,專項試評價將從證券公司保薦業務、債券業務、上市公司重點資產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北交所投行業務進行分類計分,得分由上述4項具體分值加總,為券商專項試評價加分。(Wind)
粵港澳大灣區
11.30
粵港澳三地聯合12月6日舉辦2023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
12月6日至8日,粵港澳三地將聯合舉辦2023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其中開幕式暨主論壇設在珠海市。本屆大會以“服務數字化策源地 貿易數字化領航區”為主題,將有超過120家企業參展,與會客商來自美、英、法、德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屆服貿大會由廣東省商務廳聯合珠海市人民政府、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聯合主辦,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斌在發布會上表示,大會將重點呈現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發展成果,重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重點搭建大灣區服務貿易資源對接平台。本屆服貿大會首次採用“一會三地”模式。“大會設有開幕式暨主論壇和六個主題分論壇。”珠海市副市長李翀介紹,其中,服務外包、海關特殊監管區貿易形態、數字內容出海、醫療及中醫藥四個主題分論壇將在珠海舉辦,會展旅遊主題分論壇將在澳門舉辦,金融主題分論壇將在香港舉辦。主辦方預計,將有超過120家企業參展,多家服貿頭部企業確認參展,與會客商來自美、英、法、德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會採用“綜合展+專題展”模式,共規劃1個綜合展、3個專題展、1個珠澳直播電商展,通過“展示+互動”“線上+線下”“路演+洽談”等方式,全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在數字貿易、人工智能、跨境電商、數智消費等多個領域的發展特色。(中國發展網)
11.30
廣東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11月29日下午,廣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在廣州簽署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出席活動並見證協議簽署。黃坤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對中國科學院長期以來給予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希望以此次簽約為契機,聚焦科技前沿領域和國家戰略需求深化院省合作,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獨特優勢和廣東產業、市場、人才、開放優勢,攜手推進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重大科研平台建設、創新拔尖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導和驅動更多優質創新要素向廣東聚集,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在廣東落地轉化,更好賦能廣東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廣東將全力營造一流創新生態,為中國科學院及其在粵機構和人員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優質服務。侯建國感謝廣東省長期以來對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他表示,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強化全面戰略合作,共同謀劃和推進高水平科技創新,共同策劃建議和組織承擔科技重大任務,共同吸引凝聚頂尖人才和創新資源,共同探索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贏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王偉中表示,希望雙方加強溝通、密切協作,共同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高水平人才交流等工作,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科技支撐。(南方日報)
12.01
廣東獲批籌建粵港澳大灣區計量區域中心
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30日發布的消息,為持續提升計量支撐區域發展能力,發揮計量對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支撐作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複同意廣東籌建粵港澳大灣區計量區域中心(下稱“中心”)。據介紹,中心依託廣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籌建,該院四十多年來面向港澳地區積極開展計量技術服務,作為主導實驗室多次組織開展粵港澳計量比對/能力驗證,與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市政署化驗處等單位開展科研技術合作,年均服務港澳客戶逾400家,檢定校準儀器近萬台(套),推動了國家量值覆蓋港澳地區。中心建成後,將深化粵港澳三地在計量合作互認、資源共建共享、科技協同創新、高端技術服務、人才交流互動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計量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計量能力水平、服務供給水平、互聯互通水平以及國際化水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計量創新協同發展,更好發揮計量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中國新聞網)
12.01
粵港澳跨境信用服務聯盟在廣州南沙成立,跨境信用標準率先發布
11月30日,在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下,由廣州市南沙區發展和改革局主辦,廣州市南沙區跨境信用促進會承辦的粵港澳信用研討交流會暨信用聯盟成立發布活動在廣州南沙舉行。香港貿易發展局、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南沙區有關部門、內地及港澳信用服務機構、行業協會代表參加活動,共同見證粵港澳跨境信用服務聯盟成立。當前,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三地居民經濟、生活往來日益頻繁,大灣區跨境信用合作成為內地、香港、澳門三地的迫切需求,但由於法律、標準、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差異,三地間的跨境信用合作仍存在難點堵點。會上,《粵港澳企業誠信合規評定規範》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規範構建了含4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的誠信合規評定體系,打造粵港澳三地互認的“IC”(誠信“integrity”、合規“compliance”)電子化認證標識。據悉,企業誠信合規標識已在內地與香港試點應用,幫助香港企業在內地的經濟活動中提高自身信用認可度。接下來,廣州南沙將繼續對標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務國際一流水準,深化跨境信用創新探索,加快推動信用服務產業集聚,積極發揮粵港澳“超級聯繫人”作用,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助力“信用灣區”建設。(澎湃新聞)
國際
11.28
以色列央行下調今明兩年該國經濟增長預期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由於巴以衝突持續給以色列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以色列央行11月27日下調了該國2023年和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根據以色列央行預計,2023年和2024年以色列的經濟增長率將均為2%,相比10月份預計的2023年增長2.3%和2024年增長2.8%都有所下降。以色列央行表示,此輪衝突對以色列經濟的直接影響將持續到2024年。(央視新聞)
11.29
泰國總理稱將解決非正式債務問題以重振經濟
據國廣援引路透社報道,泰國面臨嚴重的負債問題,其中家庭債務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0%以上。泰國總理賽塔28號表示,將優先解決包括家庭債務在內的非正式債務問題,以重振經濟。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泰國家庭債務突破16萬億泰銖,約合4590億美元。(第一財經)
11.29
瑞典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
瑞典中央統計局11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典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3%,為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表明瑞典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瑞典GDP同比下降1.4%。瑞典中央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典今年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0.8%,同比下降1%。(財聯社)
11.30
歐佩克+針對石油減產的協商仍未達成協議
在部長級會議前夕,歐佩克+繼續談判,以解決石油配額爭議的僵局。沙特阿拉伯正在敦促歐佩克+其它成員國加入限制供應的行列,以避免明年出現新的石油過剩。代表們表示,周四將開會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可能會考慮每天減產100萬桶或更多的減產行動。不過,非洲成員國安哥拉和尼日利亞是否應該接受減產目標仍在協商中。由於意見分歧,周四的會議比原先計劃晚了四天才舉行。(界面新聞)
11.30
英國政府促增長新措施反響平平
英國財政部日前發布了秋季財政預算,希望通過一系列措施促進經濟增長。在這些措施中,減稅被寄予厚望。分析認為,對於英國經濟增長目前存在的“瓶頸”而言,這些措施缺乏必要的針對性。一些行業機構還擔心相關措施將導致通脹反彈。儘管英國通脹已經大幅緩解,但現階段仍然存在的通脹壓力以及由此引發的基準利率高企,仍是制約英國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主要問題之一。(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