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進博會的首票進境展品是來自長寧臨空園區企業米其林的63%可持續材料輪胎。這款“綠色輪胎”不僅含有天然橡膠、廢舊輪胎中回收提取的炭黑、廢鋼中回收的鋼材等可再生可回收材料,還有稻殼、玉米秸稈、橙皮、檸檬皮、松香、葵花籽油提取物等生物基材料。

而它並不是米其林展台上唯一一個體現可持續創新成果的展品。用於2023年國際摩聯世界電動摩托車錦標賽(MotoE)的米其林後胎,含有高達52%的可持續材料。“米其林追求的是達成‘人’、‘利潤’和‘環境’三方面的最佳平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從飛馳的賽場到都市的生活

在今年的進博會,米其林的展台是一座超過500平方米的“米其林賽道樂園”,流線型的“賽道”非常矚目——這可以追溯到米其林與賽事運動結緣超過130年的歷史。
現場展示了一輛配備了米其林輪胎的保時捷963 HYPERCAR。今年,在被譽為“全球最具挑戰性的單項賽事”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100周年大賽中,所有Hypercar組別的賽車均配備米其林輪胎,51號法拉利499P最終拿下了本屆總冠軍。

杜卡迪“V21L”同樣矚目。作為杜卡迪首款電動摩托車,它載了米其林新研發的MichelinPower MotoE系列輪胎,於2023年參加了FIM MotoE™世界盃比賽。值得一提的是,該款輪胎和米其林MotoGP系列賽事輪胎一樣,均採用了可持續原材料。

“競,以求進”,當賽車領域的技術被運用於都市生活,為消費者帶來了多元的可持續創新成果。
2021年,米其林在第四屆進博會上展示了46%可持續材料的輪胎。2022年,米其林推出含53%可持續材料輪胎。這一比例在2023年達到了63%。這些“綠色輪胎”都被帶到了今年米其林的展台,與此同時,這種可持續解決方案的使用並不會影響其輪胎的高性能,也不會浪費更多能源。米其林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高德華(Serge Godefroid)介紹:“這是米其林在可持續材料創新領域邁出的一大步。”

米其林的目標是到2030年所有產品線輪胎中平均可持續材料比例達到40%,到2050年所有輪胎都將100%使用可持續材料生產。

除了可持續輪胎,米其林還有一系列新產品和新業務——與DHL合作,在快遞貨車上使用“免充氣輪胎”UPTIS輪胎;把旗下的自行車輪胎產品線帶來中國,現場展出配備了Power cup輪胎的LOOK自行車;米其林旗下的汽車售後服務品牌——馳加,也展示了全新門店模型;由子公司ResiCare研發生產更加環保的黏合劑,意在“超越輪胎”……

借進博會的平台連結
早在小紅書誕生之前,米其林就有“小紅書”啦!
“米其林賽道樂園”設有“雲頂飛車”“都市奇想”“靈感驛站”“明日之境”“創想廣場”五大展區。在“靈感驛站”,我們可以坐在高達5米的“大紅書”前方,通過互動裝置“閱讀”全球各大目的地優質的餐廳和食物,進行一場全球範圍的美食環遊。工作人員笑稱,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出版於一百多年前,紅色封面的它正是一本“小紅書”,米其林指南也於今年入駐了小紅書平台。

展台中央的區域為“明日之境”,布置了一處充滿着童話氣息的旋轉木馬。掛在半空中的“微縮景觀”則承載着米其林集團“一切皆可持續”的願景,實現人、利潤和環境的平衡發展,以及2050夢想的四大前沿領域:所有產物均可以被無限循環利用;每個人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從事他們熱愛的工作;人類活動可以扭轉全球變暖;每個人都能擁有更健康、更長壽的一生。對米其林來說,進博會不只是一個展示產品的舞台,更是一個拉近距離、獲取信任、連結彼此的平台。

展台設有“創想廣場”,在本屆進博會期間,這裡舉行十餘場多元的活動,包括開幕式、簽約、新產品和技術發布、關於熱點話題的深度對話等。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葉菲表示,進博會不僅僅是一個博覽會,更是一個連結的平台。

據悉,米其林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輪胎製造商之一,是公認的全球輪胎科技領導者。米其林於1989年進入中國,中國區總部於2007年遷入長寧。今年年初,米其林中國區總部辦公樓正式舉辦了啟用儀式,並完成了LEED、WELL鉑金級認證。米其林方面表示,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藉助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和“數字長寧”先發優勢,繼續紮根上海,為提升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貢獻更大力量,推動中法友誼不斷向前發展。



撰稿/攝影:毛奕雲
編輯:畢揚靜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上海長寧”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寧寧”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