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讓國與國之間的物流運輸更加便捷。近年來,跨境電商高速發展,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全球好物。而遠在萬里之外的海外消費者,也能更快更省錢地收到中國包裹。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原來,這得益於數字化賦能和智慧供應鏈體系的搭建。在浙江杭州,一個2萬多平方米的倉庫堆滿了即將運往海外市場的小商品,分揀機正日夜高速運轉。這是華東地區目前最大的跨境集運倉庫,平均每天處理的跨境包裹高達100萬單,將被發往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這裡採用了一種叫做“智能合單”的技術,把同一客戶在不同城市購買的小包裹拼成一個大包裹,統一發運出去。這樣既節省了運費,又縮短了運輸時間。如果商品貨值達到一定標準,還可以從原來的平郵升級為航空特快。目前,這項業務已經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德國不來梅這個大型綜合海外倉,分揀機器人正在穿梭跑動,它們的準確度可以達到99.99%。這裡還有一條獨立的分撥線,可以對包裹進行預分揀。基於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目前部分國際快遞已經實現“數字化可視”,商品從國內出庫到消費者手中,不僅消費者可以隨時查詢,商家也可以通過實時後台查看物流進展。
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業整合海陸空鐵多種運力資源,加快出海通道建設,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智慧物流樞紐、美國達拉斯和芝加哥分撥中心等相繼投入運營,對東南亞、北美地區的物流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
據統計,今年前7月,我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73.7億件,同比增長12.8%。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03億件,同比增長15.5%。國際/港澳台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6.1億件,同比增長57.2%。
智慧物流正在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讓我們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優惠。中國包裹正以更快更省錢的方式送達海外消費者的手中,展現出中國物流業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