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腰”更“撐傘” 看經濟大省廣東如何硬核“振企”

2023年08月07日15:44:07 財經 1387

“建立民營企業應急援助機制”“對新業態新行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這幾天,全文不到3000字的《廣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甫一出台,多項“硬核”舉措迅速引發熱議。

事實上,自國家出台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相關意見以來,全國各地出台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措施並不鮮見。為何廣州出台新政如此受到關注?

“撐腰”更“撐傘” 看經濟大省廣東如何硬核“振企” - 天天要聞

不少民營企業家認為:無論是提出針對民企“怕失敗”而提出的風險補償機制,還是明確“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民企態度,廣州都在用最實在的語言,直面民企當下所遇到的困擾,這也正是此番政策的“新意”所在。

“耳目一新”的政策出爐背後,是廣州着眼於民企長遠發展、期望藉助政策靠前發力,破解民企發展痛點的務實思考。熱議之外,放眼廣東,民營經濟市場氛圍同樣火熱:數據顯示,廣東民營企業數已達1665萬戶,居全國首位,較去年年末增長5.98%。民企“用腳投票”選擇廣東;2022年,廣東民營經濟貢獻全省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已經成為廣東名副其實的科技創新“強引擎”。

改革開放45年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支撐廣東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廣東也造就了一個讓企業“心嚮往之”的營商環境。這場“互相成就”中,廣東做對了什麼?值此由逐步復蘇向常態化增長轉換的關鍵時期,廣東又將如何充分釋放民營企業活力,奮力實現“走在前列”總目標?

准入之外如何“增活力”?

不久前,廣東首場省級儲能產業主題大會在佛山舉行。會議聚焦新能源汽車製造和新型儲能這兩大新興產業,吸引了大批民營企業踴躍參會,主動出擊尋找投資機會。

新賽道上“人頭攢動”,關鍵領域民企敢於順勢而為。

要知道,新型儲能雖然是廣東正在瞄準發力的下一個“萬億級”產業,但高預期的同時也伴隨着投入大、周期長。在以往,能源更是涉及國計民生、需要巨額投資的領域。

讓身處廣東的民營企業家們敢於熱烈響應、敢“啃硬骨頭”的背後,正是廣東長期以來致力於打造的公平公正的產業環境、久久為功帶來的成效。

無論是國家出台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相關意見還是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發布的“28條舉措”,都將破除壁壘、促進公平準入放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首要位置。今天,廣東省市場准入制度性成本正在不斷壓縮,目前企業辦理註冊登記時間壓縮至0.58個工作日。

而對於市場主體如此龐大的廣東而言,促進民企市場准入,不僅意味讓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能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向前奔跑,政府仍需主動作為,為民營企業不斷拓展可以深度新領域和新機會,讓新賽道上也能閃現民營企業的身影。

“撐腰”更“撐傘” 看經濟大省廣東如何硬核“振企”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2023年面向民間資本推介示範項目和應用場景。仔細梳理推介的101個示範項目,全部落子“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國家重大戰略以及廣東省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而推介的56個應用場景中,新型消費、智慧能源、元宇宙等新領域,更是民營企業呼聲大、期待高的新風口。

對此,廣東省明確表示對民間資本有意願參與投資的項目,將納入全省各級重點項目協調機制,按照“一項目一方案”要求,加強項目要素保障,加大融資協調服務力度全力支持。

“打造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有效投資標的,創造更多應用場景或許比簡單的資金投入對我們來說更加重要。”一家位於廣州的上市民企負責人認為,打破民營企業進入市場的彈簧門、隱形門,就必須破除民營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無用武之地、無應用環境的尷尬局面。打造新的應用場景,是廣東扶民營企業上馬、再送一程的創新做法,有望讓民營企業起而行之,新賽道上馳騁起來!

服務之後如何“再賦能”?

今年上半年,廣東企業貸款超10萬億元,同比增長17%;銀行業新增信貸投放1.28萬億元,近一半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業……沿着“錢流”看廣東民營經濟,看到的是市場的韌性和活力,折射的是民營企業“重倉”未來的信心。

信心之外,廣東企業家們還愛把“食自己”三個字掛在嘴邊,意思是自力更生靠自己打拚一片天地 ,這正是廣東企業家們獨立自主、敢闖敢拼的企業家精神的真實寫照。

讓民營企業在寬鬆的營商環境中自如地施展拳腳 ,紮根廣東“放心投”“投得好”的同時,政府如何不缺位、不越位,有為而不“亂為”?這是打造服務型政府之外,亟需回應的問題。

“撐腰”更“撐傘” 看經濟大省廣東如何硬核“振企” - 天天要聞

今年以來,面對風高浪急的外部環境,企業不僅需要政府及時減壓紓困的好政策,更盼望在遭遇急難險重時及時賦能。換言之,政府不僅要為民營企業大膽“撐腰”更要在關鍵時刻為其“撐傘”。

就在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廣東東莞促進民間投資的典型經驗獲得重點複製推廣。近三年,東莞每年的民間投資規模均保持在1400億元以上,三年總投資5004億元,製造業大市依然是經久不衰的民企投資熱土。

打破隱性投資壁壘、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讓東莞民間資本“投得順”,而政府為敢於創新的中小微企業“試錯”托底的政策,則讓更多企業“敢於投”:今年以來,東莞設立新一輪50億元扶企紓困專項資金,為無貸款記錄的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做“1+1+N+N”首貸服務機制,推動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資金投放量和本外幣貸款增量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政府的敢擔當,推動了企業的敢嘗試。

“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建立本地優質合規民營企業‘白名單’”“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放眼廣東,越來越多對民營企業包容性強、允許試錯的政策在廣東落地生根。支持企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的同時,更是廣東企業家精神和政府服務更加精細化“雙向奔赴”的集中體現。廣東正用給予企業得以“從頭再來”的支持,鑄就企業東山再起的底氣。

環境之上如何“建生態”?

在剛剛公布的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廣東以76家企業上榜,數量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二。

與此同時,廣東也是“小巨人”企業大省,國家級專精特新上榜企業867家,總量同樣位居全國前列。

錯落有致的“企業森林”,既是廣東民營經濟所處的市場環境,更構成了廣東民營企業賴以生存壯大的生態系統。

“撐腰”更“撐傘” 看經濟大省廣東如何硬核“振企” - 天天要聞

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相關意見反覆提及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而具體到廣東而言,除了為民營企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着眼於全產業鏈、生態鏈,形成“全體系支撐”。

一言以蔽之:不只要看到行業整體和大企業的增長,而要時刻關注產業鏈上下游中小民營企業的成長。培育民營企業,廣東選擇沿着產業生態鏈“精準滴灌”,形成全新的梯度培育體系。

就在今年,廣東省發布《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或認定標準,結合廣東實際設置“特色化指標”,對產業鏈上不同位置、不同層次的企業實施針對性、精準性資金政策幫扶,也藉此為“大企業”培育堅強的產業鏈夥伴。

今天,在眾多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形成的一片林蔭之下,催生了一批充滿活力的“隱形冠軍”。大小企業間協同創新,不僅讓憑本事、靠創意吃飯的初創企業也不愁成不了“小巨人”“獨角獸”,更讓全生態鏈迸發出不斷突破創新的活力。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廣東要從原來的追求規模性增長,轉變為追求結構、質量、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增長,也必須培育新的動能和市場基因。因此,塑造企業成長的大生態的過程,不僅是廣東支持民營經濟的實招,其中更有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為廣東民營企業帶來更多挑戰,也帶來更多機遇。無論如何,不確定性就是最大的確定。應對來自多方的不確定性,充分認識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進一步調動各類企業和廣大企業家的創新力創造力。支持民營經濟行穩致遠更慢不得、等不起。

作為全國民營企業主體最多的省份,有“善政”之外更呼喚及時“善為”,促進、壯大民營企業落實政策不能懸空,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深深扎在南粵這片土地上。

(總台記者 林麗麗 戴威

責任編輯:賈宏偉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 天天要聞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TrendForce 集邦諮詢在本月 2 日發布的資訊中將對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量同比變化的預測調整至 +24.3%,相較 4 月 8 日的 +24.5% 小幅下修 0.2 個百分點。資訊提到,整體來北美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目前仍是 AI 服務器需求擴張主力,再加之 T2 數據中心擴展和 EMEA 區域主權雲基建,整
今年美股IPO融資額同比增77%,美國IPO市場是否真正復蘇?窗口期稍縱即逝? - 天天要聞

今年美股IPO融資額同比增77%,美國IPO市場是否真正復蘇?窗口期稍縱即逝?

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上周再度雙雙收於歷史紀錄高位,連續第三周上漲。道瓊斯工業指數收盤也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在經歷了2022~2023年的冷清後,美股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也有所回暖,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翻番的情況創下2021年IPO熱潮至今三年半中之最。但分析師警示,歷史情況暗示,首日表現無法保證後續走勢...
廣深港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萬人次 - 天天要聞

廣深港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萬人次

廣深港高鐵客流大幅增長。深圳鐵路供圖 人民網深圳7月7日電 (王星)今年上半年,廣深港高鐵累計運送跨境旅客達1503.2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8.8萬人次,日均8.3萬人次,增幅達16.1%。 據悉,今年上半年,廣深港高鐵累計開行旅客列車超3.7萬列,呈現出雙向客流同步增長的強勁態勢。其中,香港西九龍發往內地的旅客達73...
CRO適合哪些領域 - 天天要聞

CRO適合哪些領域

在生成式AI重塑信息生態的當下,CRO與GEO雖名稱迥異,實則指向同一核心方法論:通過優化內容結構與語義邏輯,提升其在AI生成答案中的引用優先級與影響力。二者均誕生於傳統SEO(搜索引擎優化)。傳統SEO追求網頁鏈接在搜索引擎結果頁(SERP)的排名,而CRO
CRO是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CRO是什麼意思

您是否曾疑惑,為什麼在AI搜索框輸入問題後,某些答案總是能精準地出現在最頂端?當您向DeepSeek、文心一言或豆包等AI助手提出需求,那些最匹配、最權威的內容是如何被篩選並呈現的?答案的核心,就藏在一個關鍵術語之中:CRO,它也被業界稱為AI-CRO或GEO
AI助手都有哪些?搜索結果可以這樣優化 - 天天要聞

AI助手都有哪些?搜索結果可以這樣優化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AI 助手已成為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得力夥伴。從日常事務管理到複雜的工作流程優化,從創意激發到知識獲取,它們憑藉強大的功能和便捷性,贏得了廣泛認可。2025年,市場上湧現出眾多各具特色的 AI 助手,能滿足不同領域和個人的多樣化需求。下面
牧原股份更換法定代表人完成工商變更 - 天天要聞

牧原股份更換法定代表人完成工商變更

大象新聞記者 王礴舒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牧原股份(002714)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由秦英林變更為曹治年。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7月,註冊資本約54.63億人民幣,經營範圍含牲畜飼養、種畜禽生產、種畜禽經營、供港澳活畜禽經營、飼料生產、牲畜屠宰、食品生產、食品銷售等,由秦英林、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
三黃片現金買18元刷醫保26元,醫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 天天要聞

三黃片現金買18元刷醫保26元,醫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一款藥物為何有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逆市飄紅,連續7日“吸金”,規模、份額均創近1月新高!低空經濟等新質方向頂層設計再推進 - 天天要聞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逆市飄紅,連續7日“吸金”,規模、份額均創近1月新高!低空經濟等新質方向頂層設計再推進

截至2025年7月7日 14:10,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逆市上漲0.36%,盤中換手10.93%,成交3582.66萬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7月4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1周累計上漲1.84%,漲幅排名居可比基金第一。從資金凈流入方面來看,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7天獲得連續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