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經濟合作區為何重點布局翠亨新區|深中攜手 橋見未來

2023年06月28日20:43:13 財經 1423

6月28日,深圳、中山兩市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行2023深圳·中山聯合招商大會暨寶安九圍國際總部區·翠亨深中合作產業園推介會。

首次公開亮相的深中經濟合作區成為本次推介會的焦點。

在深中經濟合作區66平方公里的布局中,約八成功能空間位於翠亨新區南朗街道)內。可以預見,新區未來將承擔更多深中聯動的任務。

為何是翠亨新區?除了區位優勢,翠亨新區還有更多吸引深圳企業的元素:背靠中山深厚的製造業、擁有系列產業平台、超5萬畝連片經營性用地待開發……隨着深中聯合招商機制和深中經濟合作區建立,翠亨新區融入深中聯動和珠江口一體化融合發展大局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依託深中經濟合作區的深中半小時產業生態圈也逐漸成形。

深中經濟合作區為何重點布局翠亨新區|深中攜手 橋見未來 - 天天要聞

翠亨新區在推介會上路演推介。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深圳總部+中山基地,30分鐘互聯互通

跨越伶仃洋,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益昌”)最近產業布局動作頻頻,新研發中心日前落戶深圳市寶安區科創中心。在對岸,中山東部,新益昌位於翠亨新區超過7萬平方米的產業園已竣工投產,近15萬平方米的新益昌高端智能裝備製造基地項目即將動工。

新益昌是深中產業聯動的先行者。總部位於有着“深圳硅谷”之稱的深圳南山高新園的新益昌是國內領先的高端裝備供應商。在電容器行業,新益昌的市場份額高達90%,居全球首位;在LED封裝設備行業市場份額高達70%,國內第一。自2018年進駐翠亨新區以來,在深圳面臨空間之困的新益昌不斷加快“西進”步伐,目前已將90%的生產線落在翠亨新區。2022年,新益昌作了一個重要決定:把全部生產線落戶在中山翠亨新區,“深圳總部+中山基地”的布局逐漸清晰。

“新益昌選擇翠亨新區、紮根翠亨新區,看重的是翠亨新區的區位特點、資源優勢和投資環境。”談及新益昌在翠亨新區的布局,新益昌總經理宋昌寧特別提到了翠亨新區的區位優勢。深中通道開通後,藉助深中兩地各自的優勢,新益昌將逐步在兩地形成研發與生產的“兩翼齊飛”發展格局。

一橋飛架,深中通道消除了深中兩地之間的天塹,翻開了兩地互動的新一頁。深中通道計劃於2024年建成通車,屆時深圳與中山的車程將從現在的2小時縮減為約20分鐘。作為深中通道的西登陸點,翠亨新區成為深中互動的主陣地。翠亨新區與深圳的聯動早已深入開展,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30個帶有深圳“基因”的企業落戶翠亨新區,其中包括中廣核、華潤燃氣、江波龍、新益昌等行業領軍企業。

目前,翠亨新區仍有超5萬畝連片經營性用地待開發,是“黃金內灣”連片空間最多的區域之一。

為深中聯動提供更大空間,翠亨新區正統籌東西片區空間資源,結合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重點規劃建設科創與總部經濟產業園、中山市清潔能源主題產業園(翠亨新區)、西灣醫藥與健康主題產業園三大主題產業園,形成超萬畝產業集聚區。同時,以中山生命科學園、西灣國家重大儀器科學園、翠亨國際科創中心等一批區屬產業平台為載體,形成超千萬平方米的高層產業平台空間。

與此同時,在深中經濟合作區的“一中心、三基地”格局中,翠亨新區是其中的主要核心組成部分。一中心,即翠亨城市新中心,以及“三基地”中的高端製造合作基地和文化與科技合作基地兩個基地均是位於翠亨新區(南朗街道)範圍內。在大空間的保障下,深中通道通車後,翠亨新區未來將形成30分鐘-1小時互聯互通的深中產業生態圈。

深中經濟合作區為何重點布局翠亨新區|深中攜手 橋見未來 - 天天要聞

2023深圳·中山聯合招商大會暨寶安九圍國際總部區·翠亨深中合作產業園推介會在深圳寶安區舉行。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4+X”ד20+8”,探路深中產業鏈共建

當下正是鴻利達精密組件(中山)有限公司的生產旺季,這家注塑模具行業的領軍企業已在翠亨新區紮根發展近10年。

鴻利達是一家港資企業,在國內第一個生產基地設在深圳市。2013年,鴻利達啟動新工廠建設計劃,並將目光投向空間更加廣闊的珠江口西岸。2014年,經過多輪考察,鴻利達最終選擇將新廠區落戶在翠亨新區,這是鴻利達在深圳以外的第一個生產新基地。

鴻利達進駐翠亨新區時就有着明確的定位——研發和創新。鴻利達集團行政總裁蔡俊傑表示,翠亨新區生產基地將是鴻利達的研發和高端製造中心。模具被譽為“工業之母”,是製造業生產的基礎裝備。中山是製造業大市,這為鴻利達提供了廣闊的客戶源,鴻利達的創新技術與中山製造結合,不斷推出新產品。

鴻利達是深中產業在翠亨新區互動的縮影。隨着互動開展,深中產業在產業鏈上的融合程度也不斷加深,深圳企業圍繞產業鏈需求,在翠亨新區就近布局趨勢不斷加深。

去年,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專門對深中兩地產業協同做了深入研究,得出深中兩地的產業關聯度指數為0.6,兩地產業聯繫緊密又具有較好的互補關係。

對此,新益昌有深刻體會。新益昌總經理宋昌寧表示,新益昌總部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區有“深圳硅谷”之稱,人才資源豐富,科技創新能力強,而中山製造業基礎成熟、產業鏈完備,有助於推動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兩地產業鏈優勢互補,將助力新益昌飛得更高、更穩、更遠。

除了傳統產業,翠亨新區正瞄準新能源和未來產業領域,與深圳開展“造鏈”布局。2022年9月,中山市首個以氫能源產業為主題的跨市域產業技術聯盟——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在翠亨新區誕生。這個跨市產業平台,整合了來自中山和深圳兩地的氫能產業骨幹企業資源,形成了一條跨越深中兩地的氫能產業鏈。

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是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的重要推動者之一。該協會秘書長張禕瑩表示,深中新能源產業有着良好的互補性,交流基礎好,兩地在氫能、風能、新型儲能、核能等方面都有在行業中的領軍企業。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成立以來,協會已有不少成員單位跨過伶仃洋,到翠亨新區和中山開展合作探索。 2022年,翠亨新區提出“4+X”產業體系(即健康醫藥、新能源與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和若干未來產業),與深圳“20+8”產業集群形成呼應。今年中山全球招商推介活動期間,翠亨新區簽約項目27個,這些項目均來自“4+X”產業體系領域,其中1/3與深圳產業關聯,深中產業在翠亨新區的“鏈式”協同效應已逐步凸顯。

中山市委副秘書長、翠亨新區黨工委書記梁克表示,未來,翠亨新區將加速推進深中產業一體化,全方位對標深圳“20+8”產業,謀劃打造翠亨深中合作區,探索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充分借力深中聯合招商推介會等載體,深度參與深圳產業鏈構建,吸引配套企業就近布局,激發翠亨新區“4+X”與深圳“20+8”的乘數效應。

深中經濟合作區為何重點布局翠亨新區|深中攜手 橋見未來 - 天天要聞

大會現場。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一流政策+創新服務,打造深中“無差別”體驗營商環境

最近,《中山翠亨新區2023年“開門紅”若干政策措施》各項獎勵舉措正陸續兌現,各項獎補申報工作相繼開展。翠亨新區已連續兩年出台“開門紅”政策。相比去年,今年政策再次升級,部分獎勵金額是去年的3倍。

近兩年來,翠亨新區產業扶持政策出台的頻率明顯提升,累計出台政策超過10項,涵蓋創業孵化、融資、人才引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多個領域,獎勵力度不斷提升。

對標一流是翠亨新區產業政策制定的核心導向。去年,翠亨新區出台《中山翠亨新區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辦法(暫行)》和《中山翠亨新區支持健康醫藥產業發展辦法(暫行)》,相關舉措的扶持獎勵力度創下新區乃至中山、大灣區的多個“最”。在制定政策過程中,翠亨新區充分對比了廣州、深圳等灣區周邊地區及上海、蘇州等長三角地區政策,推出多項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扶持舉措,其中符合條件的健康醫藥企業最高獎勵1億元。

政策是觀察地區營商環境的一扇窗。除了政策發力,翠亨新區還在企業服務機制上創新,對標深圳,提升營商環境能級。2022年,翠亨新區建立企業服務專班——“首席服務官”團隊,制定重點企業名單,開展“全生命周期”服務。“首席服務官”團隊已累計為超過30個企業和項目。此外,開展晚間延時服務、設立“企業服務1號線”,企業“有訴即辦”、推出“一件事一次辦”集約服務等系列舉措為企業提供了更精準的服務。其中,翠亨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今年以來累計組織開展重點企業“延時服務”專場活動超過10場次,累計為企業和員工解決各類問題事項超過1000件。

作為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翠亨新區營商環境建設有着融合灣區的特殊使命。翠亨新區持續推進政務服務灣區融合。截至今年3月底,翠亨新區已實現與深圳寶安、深圳龍華的首批政務服務事項“跨城通辦”,企業和市民在翠亨新區可辦理深圳地區事項233項,在深圳可辦理翠亨新區事項70項,在深中兩地都可就近就地辦理“家鄉事”。未來,翠亨新區還將探索與前海人才的職業資格、職稱等事項互認,推動與深圳實現更多“跨城通辦”“灣區通辦”,打造深中兩市企業、市民無差別體驗的營商環境。

【采寫】南方+記者 雷海泉

【攝影】南方+記者 葉志文

【作者】 雷海泉;葉志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