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意外減產的背後 需警惕兩大問題

2023年04月04日18:09:04 財經 1143

【文章導語】

僅就減產行動而言,以本次減產實際效果為100萬桶/天來預估,2023年全球原油仍將維持相對均衡,減產對全球原油實際供需影響不大。減產對於油價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預期改變形成的脈衝式上漲行情上,脈衝式行情結束之後油價可能出現一定回調。但值得注意的是OPEC+逐漸拿回供給彈性主導權,以及生產國與消費國利益衝突的背景下地緣風險激增帶來的油價大幅波動風險。

一、OPEC+等國宣布自願削減產量

央視新聞報道,多個產油國4月2日宣布,從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願削減產量。其中,沙特阿拉伯在合作宣言中宣布與其他一些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參與國協調自願減產50萬桶/日。隨後,俄羅斯也宣布將自願減產50萬桶/日的原油產量,直到2023年底。

根據各國政府宣布的消息,伊拉克將減產21.1萬桶/天,阿聯酋將減產14.4萬桶/天,科威特將減產12.8萬桶/天,哈薩克斯坦將減產7.8萬桶/天,阿爾及利亞將減產4.8萬桶/天,阿曼將減產4萬桶/天。

OPEC+意外減產的背後 需警惕兩大問題 - 天天要聞

減產消息傳出後,市場迅速受到影響。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超過86美元/桶,亞洲市場4月3日早盤開盤時油價飆升8%,WTI原油價格也一度飆升8%,一度突破81美元/桶。

二、減產對全球原油供需影響不大

由於一些國家目前的實際產量小於目標產量,即現有產量仍存在欠產情況,排除部分欠產產量之外,預計本次聲稱的165萬桶/天的總減產份額,實際減產效果僅有95萬桶/天左右。減產對於原油市場的實際影響相對較小。

根據EIA數據,結合當前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表來看,2023年1月份全球原油過剩195萬桶/天,2023年2月份全球原油短缺1萬桶/天,3月份全球原油過剩36萬桶/天,預計4月份全球原油過剩107萬桶/天,5月份全球原油過剩98萬桶/天,剩餘月份全球原油過剩也基本在100萬桶/天以內。

以本次減產實際效果為100萬桶/天來預估,全球原油供需比值變化1%,預計全球原油供需比值也仍將在【-2%,2%】之間的均衡區間內運行。2023年全球原油仍將維持相對均衡,減產對全球原油實際供需影響不大。

三、減產背後:當前頁岩油縮減資本開支後原油供給邊際變化更多由OPEC+國家主導

此前我們曾在點評中分析過,2022年受益於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和持續上漲,埃克森美孚與雪佛龍等公司現金流和利潤均大幅上漲。一般來說,現金流和利潤的大幅上升會促使上游公司對石油開發資本開支的增加。但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之下,埃克森美孚與雪佛龍等公司仍然以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和更多的現金返還給股東來贏回投資者,對於石油的資本開支增長與利潤增長並不相符,這也導致高油價與原油產量增長速度出現分岔。

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頁岩油公司減少資本開支,增加股息分紅之後,高油價並沒有激發更多更快的美國原油產量增長。頁岩油產量增長受限,導致了目前全球原油供給的邊際變化更多地由沙特等OPEC+國家主導,這也是當前OPEC+產量政策成為主導油價變化主要情景的原因之一。

四、減產背後:地緣風險激增 警惕油價大幅波動風險

儘管本次OPEC+減產對產量的實際影響可能不如預期,且減產並不能改變當前全球原油供需仍處在相對均衡的現實,但減產引發了市場供應偏緊預期的升溫,且值得注意的背後代表的地緣風險激增,沙特對高油價的訴求和美國想要打壓通脹對於低油價的訴求形成一定矛盾,生產國與消費國出現明顯的利益分歧。

雙方對油價的利益訴求並不一致,而OPEC+罕見的在非會議期間減產可能進一步引發地緣風險。《金融時報》援引熟悉沙特方面想法的人士稱,拜登政府上周公開排除了購買新原油以補充因遏制通脹而枯竭的戰略儲備這一可能性,沙特對此感到惱火。此前,白宮曾向沙特保證,如果油價下跌,將介入併購買其戰略儲備石油。然而當前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卻表示,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會重新補充石油儲備,這導致了油價的短時間走低。

總體來說,僅就減產行動而言,對於油價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預期改變形成的脈衝式上漲行情上,脈衝式行情結束之後油價可能出現一定回調。但從更長遠的時間看,值得注意的是,頁岩油縮減資本開支後原油供給邊際變化更多由OPEC+國家主導,OPEC+產量政策仍將成為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主導油價的重要情景之一。同時,這一事件背後代表的是地緣風險激增,沙特對高油價的訴求和美國想要打壓通脹對於低油價的訴求形成一定矛盾,生產國與消費國出現明顯的利益分歧。需要警惕地緣風險激增下,油價大幅波動的風險。

本文源自卓創資訊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4700億大市場,注射用血塞通、安宮牛黃丸、阿膠三強爭霸 - 天天要聞

4700億大市場,注射用血塞通、安宮牛黃丸、阿膠三強爭霸

近年來隨着國家頒布多項中藥行業利好政策,中成藥市場規模逐步攀升。本文基於摩熵諮詢最新發布的《數據透視:中藥創新葯、經典驗方、改良型新葯、同名同方的申報、獲批、銷售情況》報告中的精彩內容,節選中藥行業整體銷售額部分內容,為讀者呈現中成藥市場銷
利亞德凈利暴跌、市值縮水,“羞愧”的董事長李軍難翻盤 - 天天要聞

利亞德凈利暴跌、市值縮水,“羞愧”的董事長李軍難翻盤

文/郭楚妤編輯/cc孫聰穎‍相較於一眾措辭謹慎、毫無掌舵者個人風格的上市公司財報,利亞德的財報顯得尤為另類。利亞德光電集團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以LED顯示、液晶顯示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主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自2016年年報起,無論業績優劣,董事長李軍每年都會在財報末尾附上一首七言打油詩,抒發其對公司當年...
港交所“科企專線”來了,未盈利創新葯械企業上市會更容易嗎? - 天天要聞

港交所“科企專線”來了,未盈利創新葯械企業上市會更容易嗎?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5月6日傍晚,香港證監會宣布,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全資附屬公司聯交所聯合推出“科企專線”,以進一步便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請上市,並允許這些公司可以選擇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該消息引發生物醫藥行業廣泛關注,多位業內人士均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7年前,港交...
金融政策多箭齊發穩市場穩預期 - 天天要聞

金融政策多箭齊發穩市場穩預期

降准又降息!金融政策多箭齊發。5月7日,國新辦就“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三大金融監管部門“一把手”同台出席。此次會議在早上九點開始,在股市開盤前打出政策“組合拳”,傳遞信號非同一般
李雲澤:總局近期將推八項增量政策 穩外貿有幾大金融支持措施 - 天天要聞

李雲澤:總局近期將推八項增量政策 穩外貿有幾大金融支持措施

界面新聞記者 | 何柳穎界面新聞編輯 | 王姝 5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上,圍繞房地產融資、外貿金融支持、商業銀行設立AIC等話題,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作...
6個關鍵詞,看懂這場重磅發布會! - 天天要聞

6個關鍵詞,看懂這場重磅發布會!

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我們整理六大關鍵詞,邀請專家全方位解讀一攬子金融政策。關鍵詞一降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
京津冀瓣瓣同心故事丨6條產業鏈里的協同創新 - 天天要聞

京津冀瓣瓣同心故事丨6條產業鏈里的協同創新

6條產業鏈里的協同創新。近日,河北初光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汽車電子部件。鄭現傑所說的6條產業鏈,是指三地聯合打造的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儀器設備和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6條重點產業鏈,其中河北牽頭新
5月流動性分析:本周萬億逆回購到期 - 天天要聞

5月流動性分析:本周萬億逆回購到期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五一”假期後首周, 1.62萬億元逆回購資金集中到期,創近年同期新高。這一規模顯著高於往年同期水平:2021年至2024年同期分別為600億元、600億元、7270億元和4500億元。此外,5月還將有9000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及125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圖片來源:東方IC)歷史數據顯示,央行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