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前,先跟大家說件事:
晚上好呀,我是簡七編輯部的衛星~
這周,我被小夥伴安利了一款寶藏app。
估計不少朋友都算不清自己究竟買過多少基金,放在哪些渠道。
基金e賬戶,就像一張藏寶圖,把你基金的買賣軌跡統計地明明白白。
有網友驚喜曬出,通過它找回多年前遺忘的20萬基金。
圖源:網絡
我操作了一圈,沒有找回那(you)么(dian)多(qiong),不過也撈到3000+元的意外之喜
趕緊來跟大家分享下~
01
登錄e賬戶後,我才發現,手上拿着的基金居然有100+只,幾頁都翻不完。
稍微歸歸類,大體上能分成三種情況——
1. 常用渠道,盡在掌握
平時買基金,我用的是銀行app,畢竟它還能買理財,省下了來回切換的功夫。
看了下持倉,貨幣基金撐起了我的基金市值。
圖源:基金e賬戶持倉
應該有挺多朋友的情況和我類似,稍微解釋下,貨基多的原因,或許和現金理財的新變化有關。
現在活期+的贖回上限是每天1萬,那萬一要提取大額資金怎麼辦呢?
銀行就想了個小妙招:貨基攤大餅。
圖源:朝朝盈2號產品說明
比如招行的朝朝盈2號會對接60隻貨幣基金,支持60萬以內資金的實時到賬。
要是像我一樣買了現金理財,那麼貨基多,就是這麼來的。
2. 遺忘角落,小有驚喜
3000元的驚喜,來自那些不常用的渠道。
比如我為了省錢,曾經用基金公司自己的app買基金,只因它們能免除申購費。
說明:e賬戶只能查詢信息,不能買賣;查到銷售機構後,可以去該基金app操作申購贖回
還在一個過氣的記賬app里,挖到一筆小金礦。
這些一時興起下載的軟件,遇上換手機或者系統更新,連帶着投資,很容易被遺忘。
3.羊毛紅包,七零八落
不少基金公司搞活動,發過的十塊八毛紅包,也能在軟件上看到。
有網友說,查賬戶的感覺有點像大掃除時撿到寶,能點亮一天好心情。
02 房貸利率vs銀行理財
看到這裡,你應該在摩拳擦掌啦,那該怎麼下載「基金e賬戶」呢?
你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下載app
手機品牌是華為、蘋果、小米、oppo、vivo的小夥伴,在應用商店裡搜索就行。
第二步,用戶註冊安裝好app後,先註冊用戶信息,這裡最關鍵的地方是要輸入「邀請碼」。
有好幾種方式能獲取:
比如去公眾號領取邀請碼,國泰基金的公眾號就提供相關入口。
或者給基金公司打電話、諮詢在線人工客服,我試了試,登記下信息(手機號)就能收到邀請碼。
第三步,實名認證
註冊完成後,接下來需要實名認證,填入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卡號(包括銀行預留手機號)。
第四步,綁定賬戶
最後就是賬戶綁定,點擊「資產」欄後,全選綁定基金賬戶。
到這一步,你再通過首頁的「公募基金查詢」進入,就可以看到自己名下購買的所有基金的信息,包括持有份額、參考凈值、資產情況、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的全部信息啦~
03
估計你第一次登錄賬戶,會有些驚嚇,明明只買過幾隻基金,怎麼出現了這麼多基金賬戶?
除了買入的渠道太多,可能還和另兩個原因有關——
一來,軟件「按賬戶統計」,如果你在不同的渠道購買同一隻基金,就會分成多個賬戶。
舉個例子,假設你在基金公司平台、支付寶和銀行櫃檯分別購買同一隻滬深300指數基金,那麼在app里會統計成3個賬戶。
二來,一隻產品包含多隻基金的話,就會拆分成多個基金賬戶。
比如「簡慢組合」,包含4隻股票型基金和1隻債券型基金,在統計時就被拆分成5個基金賬戶。
買入其他的投顧組合,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順便提醒一下,「基金e賬戶」記錄的是場外公募基金,你用證券賬戶買場內基金(etf)或私募基金,是查不到結果的。
最後,大家體驗完app之後,可以做這幾件事:
1)賬戶里閑置基金較多的,適當贖回一些。
比如有些朋友買過很多貨基,裡面還剩幾塊錢,不妨取出來(需要去原平台贖回,app只供查詢不能交易),減少基金賬戶數量,便於日後管理。
2)精簡、合併股票基金/組合數量,7-10隻比較合適。
除了清一清賬戶數量,咱們還可以順帶打理下基金。
研究機構發現,對於偏股型基金的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的數量是7-10隻(1個偏股型投顧組合可以近似看成1隻基金),這樣能夠在不降低收益率的情況下,較好地實現分散風險的效果。
數據來源:興全基金(左圖);晨星(右圖)
數據顯示,基金數量越多≠基金收益越高,你不妨將同行業、同類型的基金合併一下。
如果家裡有長輩買過基金,你也能用他們的身份證查一下,說不定能找回一些遺忘的資金~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