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利率下行,終身鎖定Ta

2025年07月10日11:12:11 財經 1530

近期看到個關於養老的調研結果,在26835份有效樣本中,約有83%的家庭存在養老焦慮而實際儲備卻嚴重不足,其中:

1. 40%的家庭不願意給養老儲備做支出

2. 對新型養老金融產品參與度嚴重不足(個人養老金參與率僅26.73%,商業養老金保險覆蓋率不足32%)

3. 70%家庭對養老儲備的年投入<5000元

4. 61%的家庭因為擔心風險迴避養老保險投資

說實話這個分析還是很到位的,“變老”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一件事,畢竟不管我們現在處在什麼階段,人都有老的一天。

大家的焦慮點其實主要就是2個:

一個是養老金的不確定性,未來社保養老金能拿多少錢,我們都是不知道的,因為這個會受個人原因(工作連續性、社保繳費基數),也受外部因素(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等)影響,很難有個准數。

另外一個就是,提到養老,大家就會下意識陷入“想現在一口氣解決養老問題”的誤區,粗略算一筆賬,看到得出來的金額頓時倍感焦慮,似乎準備養老就得立馬苦哈哈過日子。

矛盾的地方在於,你不去行動,未來養老的不確定還會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未來的養老生活品質高低的關鍵因素,則取決於當下我們做出的每個決策。

我的建議是,可以小步先走起來,既緩解焦慮又不影響生活。

養老本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講究的是一個長期規劃。

比如,在該吃吃該喝喝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可以每個月強制存一筆錢,然後拿着這筆錢去做包括但不限於銀行定存、股票基金、國債、買房、儲蓄類保險產品等投資,來錢生錢,確保自己老的時候有一筆確定性的錢。

其實我認為最合適作為養老規劃的產品,是養老年金險。

養老年金與跟社保養老金類似,年輕時每年投入一筆錢,等退休後每年/每月定時定量拿一筆養老金,活多久領多久,只要人還在就能領一輩子。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確定性,區別於社保養老金,我們在買一款年金險的當下,就能知道現在投進去的錢未來能拿回多少,這是在買完當下就寫進合同確定下來的,未來該給多少就是多少。

比如最近幫朋友研究的一款產品,叫大家慧選2025,這可是款不得多見的好產品。

抵禦利率下行,終身鎖定Ta - 天天要聞

它有2個領取計劃,計劃一是開始領取後,保證能領取20年,哪怕領了沒幾年人不在了,保險公司也會把剩下年份該領的錢一次性賠給家人,意味着我們至少能拿到20年應領總額。

如果30歲男性每年交3萬,累計交10年的話,從60歲開始,每年能領到27045元,這筆錢最長能領到106歲,約等於一輩子。

抵禦利率下行,終身鎖定Ta - 天天要聞

70歲時累計領取29.75萬,80歲時累計領取56.49萬,90歲累計領取達到83.84萬。

活多久就領多久,等到106歲時已經領取127萬,達到已交保費的4倍+。

計劃二是無保證領取,但每年領取的金額會更高,還是以30歲男性每年交3萬,累計交10年為例,等60歲開始每年領取29298元,比計劃一每年多領2000+元的年金。

整體看下來我個人會更傾向選計劃一,因為計劃二存在不確定性。

比如領退休金第10年就去世了,此時計劃一累計領取29.75萬,還有應領未領的10年合計27.04萬,加在一起累計能領50萬+,但計劃二隻有累計領取32.22萬,考慮到壽命長短具有不確定性,我寧願選擇確定性更強的。

除此之外,大家慧選2025基本沒有什麼投保門檻,支持0-65歲的人購買,買的時候不用進行任何健康告知,最低起投金額只要2000元,小資金也能積少成多。

還是那個原則,養老這件事只能長期規劃,多數人都要生活,想當下一口氣將未來養老的問題解決顯然不可能。

最好的方式就在處於事業上升期的階段,系統性、有規劃的,去漸進式的給未來的養老做準備,哪怕每年存個1萬元也不嫌少,將交費時間拉長到20年,累計也投入到養老儲備的資金也達到了20萬。

等到了退休後,每年在退休金的基礎上還能多領一筆年金作為補充,過上體面的老年生活。

對於養老規劃,建議是越早越好,如果這一會犯拖延症,就只能一直錯過,等年紀大了再開始準備那就來不及了。

希望大家都能抓住這次機會,畢竟除了年金等理財保險,市面上也很難再找到可以鎖定一輩子利率的產品了。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場波動下的“避風港” - 天天要聞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場波動下的“避風港”

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上半年裡,全球金融市場彷彿置身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色列突然對伊朗動手,襲擊了伊朗相關重要設施。受此影響,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上漲,每盎司一度突破3440美元,國際原油價格也大幅飆升至每桶78美元。
又一條“關鍵通道”來了,改寫西部“出海版圖”? - 天天要聞

又一條“關鍵通道”來了,改寫西部“出海版圖”?

每經記者:肖純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攝圖網_507754460一條新的物流通道正在改寫中國西南的“出海版圖”。就在幾天前,集裝箱列車“鄭和號”從昆明晉寧啟程,經老撾萬象、泰國拉廊港,最終抵達孟加拉國吉大港。
突發!近11萬人爆倉 - 天天要聞

突發!近11萬人爆倉

7月9日,比特幣首次觸及1120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比特幣盤中漲幅最高達3%,今年迄今漲幅約為19%。加密貨幣的反彈並非孤立現象,英偉達(NVDA.O)在周三盤中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並推動納指創下歷史最高收盤價。英偉達成為首家市值突
政策高頻 |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申萬宏觀·趙偉團隊) - 天天要聞

政策高頻 |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申萬宏觀·趙偉團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申萬宏源宏觀關注、加星,第一時間接收推送!文 | 趙偉、賈東旭、侯倩楠、耿佩璇 聯繫人 | 侯倩楠報告正文 2.政策高頻: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2.1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7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連續兩日施壓 特朗普再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 - 天天要聞

連續兩日施壓 特朗普再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

當地時間7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上發文,再度敦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特朗普(資料圖)此前一天,特朗普於9日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批評美聯儲當前的利率政策,稱美聯儲設定的利率至少偏高3個百分點,利率每個百分點每年給美國造成了3600億美元的再融資成本。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
雙雙預計凈利潤翻倍!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上半年業績為“南北船”合併添彩頭 - 天天要聞

雙雙預計凈利潤翻倍!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上半年業績為“南北船”合併添彩頭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文多7月10日晚間,中國船舶(SH600150)、中國重工(SH601989)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兩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中國船舶的預計凈利潤規模高於中國重工,中國重工的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速則快於中國船舶。圖片來源:中國船舶公告截圖圖片來源:中國重工公告截圖具體來看,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