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行裝再出發,苦幹巧幹更要實幹。十年間,徐匯區強化“四大功能”,打響“四大品牌”,城區功能布局不斷優化,區域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城區能級和核心功能顯著提升。徐匯人凝心聚力、真抓實幹,以“追夢人”的執着,“開路者”的勇氣,“實幹家”的作風,積極推進“十四五”規劃的實施,讓區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邁上新台階。
一張藍圖干到底
城市更新發展加快
隨着龍騰大道雲峰油庫段最後一處道路斷點建成通車,徐匯濱江8.4公里景觀大道實現道路全線連通,成為目前上海中心城區唯一可以驅車看江的景觀大道。過去十年,徐匯濱江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術館大道”的品牌打響,形成西岸傳媒港、數智谷、金融城、生命藍灣“一港一谷一城一灣”布局;發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現代金融四大戰略四大產業;同時承接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從“工業銹帶”華麗蝶變“生活秀帶”“發展綉帶”。

“十年磨一劍”,一張藍圖干到底。徐匯區圍繞“兩極驅動、東西循環、南北聯動、中部提升”,持續優化空間布局,徐匯濱江之外,徐家匯、漕開發、華涇也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漕河涇開發區,區區合作、區企合作機制進一步優化,漕河涇開發區城市更新持續推進,產城融合繼續發展。

在徐家匯,商圈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太平洋數碼二期、港匯恆隆廣場完成改造,徐家匯國貿中心一期、二期投入運營,天橋連廊一期建成開放、二期主體貫通。徐家匯中心項目和天橋連廊三期、四期和五期正在加快推進建設。

在華涇,“北楊人工智能小鎮”建設如火如荼。總用地面積約54.3公頃的小鎮,將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產業,以新材料 、生物產業和智能製造三大交互應用產業為重點發展產業,以科技服務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配套支撐產業,形成產業集聚、產業交互、產業培育的產業生態鏈。
過去五年,徐匯區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生產總值五年年均增長6%,2021年完成區級財政收入220.54億元,五年年均增長4.9%。通過重大項目的牽引帶動作用,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五年累計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243.7億元,年均增長19.8%。
定義“未來”
產業升級紮實推進
巴黎有左岸,上海有西岸。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緣起上海西岸,至今徐匯連續參與承辦五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2022年初,徐匯又成為上海首個將“元宇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城區。徐匯區還正式發布了首部區級層面的元宇宙支持政策——《徐匯區關於支持元宇宙發展的若干意見》。作為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地區,從“AI”到“元宇宙”,徐匯成為定義“未來”的引領者,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總產出五年年均增長近30%。

近年來,徐匯區積極落實市重大產業要求,積極構建“5+4+X”產業布局,打造“五型經濟”標杆區,推動四大戰略產業集群邁向千億級,着力發展商業、現代服務業和先導產業。搶先布局元宇宙、綠色低碳、智能終端等新賽道,推動新興產業積厚成勢、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過去五年,徐匯區現代服務業主導地位更加牢固,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現代金融等產業集聚發展。專業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等細分行業快速壯大。現代服務業營收穩步提升,五年年均增長16.7%。文創產業加速發展,總產出五年年均增長12%。

為加速創新的動力引擎、提升“五型經濟”的“聚合力”與“策源力”,徐匯區還實施了總部增能計劃、加大金融資金扶持力度、營造法治化便利化發展環境,率先成立“區域型TTO”科技成果轉化平台,設立全市首個區級國資創投平台“徐匯資本”,不斷打通“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全鏈條,發揮高端國際會展論壇產業帶動效應,促進人才、企業、技術、資金等國際產業資源匯聚,持續打響“科創綉帶”品牌。
區域“磁力”強勁
營商服務走深走實
今年8月,2022年位列美國財富500強的康寧公司選擇了徐匯,上海第2家全球總部在徐匯誕生。“磁力”強勁的背後,徐匯區正在健全營商服務機制,優化企業服務,促進樓宇經濟提質增效。
為此,徐匯區出台關於進一步完善“兩翼一體”營商機制的實施意見,實施“五大戰區”招商營商新機制。納統樓宇企業屬地率從2017年的36.77%提升到2021年的50.11%,年稅收超億元樓宇達到44幢。在全市首創街道鎮和功能區公司“兩翼一體”營商機制中,徐匯作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特色案例在全市推廣。

為加強服務整合,徐匯區成立了區投資促進辦公室、區金融服務管理辦公室,合力促進招商引資與企業服務走深走實。主動對接複製自貿區制度創新,推進“證照分離”“一業一證”等改革舉措;推進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示範區建設,率先打響“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98%涉企審批事項實現全程網辦。
五年來,徐匯區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總部經濟持續發展,五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7家,累計總部110家、研發中心30家,外資總部機構數量位列中心城區第一。累計合同利用外資62億美元,年均增長3.7%。在本土總部企業方面,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更多央企集團和優質民營企業總部集聚。

中小企業和民企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的重要力量,為助推更多“小巨人”湧現,提升企業“信心指數”“信賴指數”,徐匯區持續加大了放管服改革力度,提升政府部門服務能力,加強權益保護,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落實融資支持政策,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僅2022年,徐匯區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選增量就創下了新高,入選數對比去年增長57%。
當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時,回眸過去,城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區域建設日新月異,產業升級大有作為;展望未來,徐匯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為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應有貢獻。
記者:王旭
編輯:楊宜修
校對:潘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