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並秀,熱土沸騰。一幅五彩斑斕的發展畫卷在金秋的合浦徐徐展開,這是收穫的季節。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輝煌篇章。
優勢產業蓬勃興起,縣域經濟躍居全區前列,璀璨文明實現時空對話,城鄉面貌發生美麗蝶變……過去的十年,是合浦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光時刻”。當地始終秉承科學、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探索先進治理樣本,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生態優良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美麗的星島湖。
項目集聚 躍居西部百強縣
項目落在哪,服務就跟到哪。合浦縣主動謀劃,積極作為,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着力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和建設資金,堅持項目為王,培植“工業樹”、打造“產業林”。近5年來,累計引進重大項目266個。
2022年8月16日,位於北海鐵山東港產業園的廣西新福興硅科技產業園第二條光伏玻璃生產線投產。其光伏玻璃產能目前已位列廣西第一、中國前五,可滿足20GW(2萬兆瓦)的光伏組件配套。
憑藉豐富的石英砂資源,合浦縣在鐵山東港產業園打造硅科技產業,相繼引進新福興、長利、南玻、德金、東方希望、德力6個百億元重大項目。這塊規劃建設總面積達104平方公里的園區,當前正大力構建“3+3+N”臨港產業體系,6個百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約1427億元,年繳納稅收約137億元。

鐵山東港產業園玻璃製造企業車間。
近年來,依託鐵山東港產業園、合浦工業園區和烏家產業園等產業平台,當地已初步形成千億元綠色光伏產業集群和百億元健康食品、特色林產、智能製造、高端服務業等“1+4”支柱產業體系。2021年,合浦縣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6.4%、23.6%、199.1%,獲評廣西工業投資先進縣。
數據顯示,合浦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164.55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51.43億元,總量在全區70個縣(市)中排第四名;財政收入由2012年的8.72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2.76億元,總量在全區70個縣(市)中居第五位。合浦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躍居全區前列,進入西部百強縣行列。
文旅融合 璀璨文明迎新機
日前,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公布2022年度廣西研學旅行精品路線名單,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海絲首港·合浦始發港景區,這條海絲文化研學路線成功入選。
作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早期的始發港,歷經兩千多年歷史變遷後,合浦留存了以萬座漢墓、大浪古城遺址、草鞋村遺址為代表的一大批名勝古迹,孕育出獨特的合浦漢代文化和海絲文化。
“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近年來,合浦縣始終牢記殷殷囑託,共投入1100多萬元對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進行改造提升,該博物館成為國內唯一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作為專題的博物館,先後榮獲“廣西特色博物館”“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稱號,2017年4月至今,累計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
沉澱千年的歷史文明愈加璀璨。2019年,合浦漢墓群、大浪古城遺址和草鞋村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1年,合浦漢墓群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入選全國文化遺產旅遊百強案例,千年漢文化和海絲文化實現了跨越時空的對話。
當地還研究出台《關於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行動方案》等文件,推動實現海絲文化“走出去”,加速海絲文化研究和申遺步伐。
隨着文旅融合邁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合浦縣深挖漢郡文化、海絲文化、月餅文化、紅色文化等,持續放大“文化+”效應,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打造特色文旅項目,建成海絲首港、月餅小鎮、漢閭文化園(含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等國家4A級旅遊景區6家,國家3A級旅遊景區7家,眾多優質文旅產品正成為釋放文旅產業新動能、推動合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合浦縣黨江鎮亞橋村新貌。
惠民利民 畫出幸福“同心圓”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些年,合浦縣全面落實“民生惠縣”戰略,財政投入民生領域資金累計226.15億元,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珠鄉人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品質,更具魅力。
穩崗就業優先保障。合浦縣“政企聯動”,線上線下招聘促進穩崗就業,截至2022年4月19日,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2300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發放農民工創業補貼325.1萬元,創業擔保貸款3552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幾年從27041元增長到37127元。
另一方面,合浦縣連續5年完成國家下達參保率指標,截至2021年底,入庫繳費人數達到455098人,新增繳費人員160892人,繳費率增長38.12%,入庫繳費率達到90.97%。
近5年來,合浦累計投入5.5億元建成醫療基礎設施項目26個,推進建成縣醫療機構發熱哨點項目。合浦縣被列入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和婦幼保健機構體制創新工作試點,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合浦人均壽命達到79.5歲,獲“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教育是國之大計。2012年以來,合浦推進教育跨越發展,建設學校基礎設施項目1348個,新建遷建學校14所;實施名校、名師、名校長工程,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通過國檢。合浦縣實驗小學被列為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全縣10所中小學成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廉州中學被授予“清華大學2021年生源中學”。
奮進新征程,共築安居夢。合浦縣實施棚戶區改造978戶1255套,公租房建設2185套,農村危房改造9588戶,有效解決城鄉居民住房問題。此外,當地15個鄉鎮100%通高標準二級公路;241個行政村100%通硬底化公路、100%普及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全縣道路交通和文體設施不斷完善。

合浦縣中醫院。
美麗蝶變 城市舊貌換新顏
十年蝶變今勝昔。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合浦縣堅持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年,也是合浦縣加快城鎮化建設,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的十年。
按照“東擴、南聯、控中、優水”的城市建設發展思路,合浦縣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品質和魅力不斷提升,先後榮獲“廣西園林城市”“自治區文明城市”等稱號。
據合浦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以創建文明城市為抓手,高標準規劃建設縣城城東新區、廉州老舊城區、漢文化片區,實施系列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建成了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綠道及市政管網、小街小巷設施等市政項目,並推進老城區(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公租房建設、“一江兩岸”提升、八大水系建設等項目,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品位亦明顯提升。

合浦縣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
根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合浦縣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34.36億元,年均增長達10%以上;城市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7.32%、43.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93平方米……
城在林中,人在園中。近年來,合浦縣堅持以人為本、以水為脈、以綠為基、以文為魂,加大園林綠化建設力度,相繼建成四方嶺遺址公園、還珠南路綠地、金雞西路綠地等。傍晚時分,三五成群的市民湧入遺址公園、廉州廣場等地乘涼、健身。從陽光活潑的孩童到精神矍鑠的老者身上,都散發著這座城市的朝氣與活力。

風光旖旎的海絲首港。
精準發力 打造振興示範村
曲樟鄉的香蕉、西場鎮的紅薯、石康鎮的火龍果……眼下,珠鄉大地瓜果飄香,一派豐收景象。
合浦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耕地面積達6.31萬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5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5.57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7.10萬公頃;林地面積10.10萬公頃。
這一串數字背後,合浦縣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求,積極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紮實邁好農業現代化步子,以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
據介紹,合浦縣70個貧困村近4萬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摘帽。為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着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縣,合浦縣成功創建北海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4個、縣級12個,謀劃推進22個。完成“三清三拆”村莊2504個,農房風貌改造2881棟,完成基本整治型村莊1670個、設施完善型村莊155個、精品示範型村莊10個。
此外,當地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2000公頃,居全區前列。完成水系連通、灌區節水改造、農村供水等水利投資1.84億元。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被水利部、財政部評為優秀等級,是廣西唯一獲得優秀等級的縣。
精準發力下,合浦縣鄉村振興成色十足。2021年,當地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6.10億元,比2017年增長24.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2512元增長到了18183元。合浦鵝、公館豬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石灣鎮東江村、公館香山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石康鎮豹狸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小棚對蝦養殖項目施工現場。

用傳統工藝製作的超大月餅。
綠色發展 繪就生態新畫卷
連日來,今年首批候鳥已經陸續飛抵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在海灘和紅樹林間,候鳥時而覓食嬉戲,時而翩翩起舞,與微波粼粼的海水相映成趣,場面壯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合浦縣始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質量。如今的合浦,呈現出一幅海藍、山清、水秀、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記者了解到,合浦率先在廣西推行紅樹林林長制,在9個沿海鄉鎮成立紅樹林保護站,制定實施《紅樹林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紅樹林面積由2017年的3167.42公頃擴大至2021年的3748公頃,增長18.3%。山口國家級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被確定為廣西首批“兩山”理論實踐教育基地。
當地還全面鋪開“一江兩岸”風貌提升工程,豐富西門江兩岸旅遊層次。西門江華麗蛻變,成為城市的靚麗風景線和市民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尤為可喜的是,合浦通過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村屯生活污水處理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均達80%以上;籌措資金5.37億元打造周江水系“一帶兩脈五節點”,綜合治理周江水系54公里;南流江和洪湖江水庫水質從2017年Ⅳ類提升到2021年Ⅲ類。
與此同時,合浦縣建成廣西首個河長制夜景主題公園,推行的“1+2+河長”管護模式獲水利部認可,構建起“河長+警長”“河長+校長”“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不斷為河長制擴能,讓河流造福百姓民生。
千年漢郡,逐夢遠航;海絲明珠,再啟新程。110萬珠鄉兒女將繼續牢記殷殷囑託,勇擔歷史使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爭當廣西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