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消金連續第三年實現營收與凈利潤的雙位數增長,業績一路高歌,但其消費者滿意度和公司治理能力卻面臨考驗。
近日,海爾消金披露2024年度經營狀況,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68億元,同比增長27.25%;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22.05%。然而同期,海爾消金的信用減值損失也激增至16.25億元,同比增長21.36%,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51.29%。
與信用減值同步上升的還有消費者的投訴。黑貓投訴平台上,包含搜索詞海爾消費金融的投訴超過15000條,其中暴力催收、泄露個人信息、利息高成為投訴重災區。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消金並未像建信、晉商、北銀等17家消金公司一樣披露2024年消保工作中客戶投訴的詳細數據及投訴類別等信息。不過,海爾消金將每月20日設為海爾消費金融領導接訪日,主要接訪涉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業務糾紛、服務糾紛,以及對海爾消費金融工作意見、建議和批評。
1
第二大股東紅星美凱龍“暴雷”
海爾消金註冊資本為20.9億元,其中海爾集團持股49%,紅星美凱龍持股25%,逸榮投資持股16%,天同賽伯持股10%。然而,近日卻爆出紅星美凱龍董事兼總經理車建興被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措施的消息。
截至目前,官方雖尚未公布車建興被留置調查的具體緣由,但有市場消息稱調查可能涉及政商利益鏈調查、財務違規與利益輸送等方面。此前,紅星美凱龍及車建興曾因財務問題受到監管部門處罰。根據財政部發布的財會監督檢查公告,紅星美凱龍因對所屬兩家子公司資產會計核算錯誤,導致2022年合併財務報表出現多處錯誤,被認定存在財務問題。為此,財政部給予紅星美凱龍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公司原單位負責人車建興被罰款2萬元,原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席世昌被罰款1萬元。
業績方面,2024年,紅星美凱龍營業收入跌至78.21億元,同比下滑32.08%,歸屬母公司凈虧損擴大至29.83億元。今年一季度,情況依然不樂觀,同比減少23.4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5.13億元,同比減少38.2%。即使獲得廈門國資房企建發股份“入主”,紅星美凱龍的現金流仍不太樂觀,截至2024年末,美凱龍資產負債率達57.4%,總負債達667.16億元。
不僅第二大股東深陷經營危機,海爾集團作為海爾消金第一大股東,其持股比例也低於消費金融公司主要出資人持股比例不低於50%的監管要求。
2
總經理空缺超一年
海爾消金原總經理張西銘於2024年初因個人原因辭任,此後該職位一直處於空缺狀態。根據財報披露,張西銘離任後,董事長李占國於2024年6月1日開始代為履職。截至2024年末,公司僅有高級管理人員4位,分別為董事長李占國(代為履職總經理)、副總經理韓祥永、cio梁樹峰以及風險總監李金洪。
不過進入2025年,海爾消金的高管空缺逐漸“補位”。1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核准陳偉海爾消費金融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今年4月份,韓祥永獲批擔任海爾消金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一職。外界普遍猜測韓祥永的晉陞是其接任總經理職務的重要過渡階段,但在強監管、高競爭的消費金融環境中,他是否能夠帶領團隊實現突破,仍有待時間檢驗。(內容來源|知譚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