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公司調研 | 英諾激光:加快新業務布局,為未來兩三年提供新增長動力

2022年09月30日15:04:06 財經 1014

近日,深圳本土上市公司英諾激光(301021)發布最新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9月19日至29日,公司接待了海通證券招商基金等多家機構調研。英諾激光在機構調研時表示,近些年,公司發揮中美協同的優勢和在激光生物醫療的積累,培育了高值醫療器械裝備和製造服務、芯片製造關鍵製程的定製激光器等業務,相關產品/服務已得到客戶的認可,實現了一定規模的營業收入。今年以來,公司重視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在募投項目所規劃的新業務方向的布局,為未來兩三年提供新的增長動力。目前,消費電子、3D 打印等終端應用對公司收入貢獻佔比較高,醫療行業同比增長較快。

天眼查APP顯示,深圳湃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英諾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凱麟傑投資(深圳)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金屬製品研發、金屬製品銷售、金屬材料銷售、合成材料銷售、合成纖維銷售、生物基材料銷售等。

讀創公司調研 | 英諾激光:加快新業務布局,為未來兩三年提供新增長動力 - 天天要聞

截至9月30日發稿時,英諾激光報32.89元/股,跌2.86%。

讀創公司調研 | 英諾激光:加快新業務布局,為未來兩三年提供新增長動力 - 天天要聞

調研活動交流要點輯要

問: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於哪些行業?各行業對收入的貢獻如何?

答:激光作為一種平台型技術,可以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這一特點為公司成長提供了持續的動力。公司聚焦於工業微加工(消費電子、3D 打印、芯片製造和新能源)和生物醫療(高值植介入醫療器械設備及製造、光聲顯微鏡)等兩大業務方向。

過去十餘年,公司率先抓住了消費電子、3D 打印、溯源打標等行業的發展契機,贏得了在國產固體及超快激光器領域的龍頭地位,在發展激光器業務的同時開闢了嵌入式模組業務的賽道,相關行業在接下來仍將為業務基本盤發揮重要作用。

近些年,公司發揮中美協同的優勢和在激光生物醫療的積累,培育了高值醫療器械裝備和製造服務、芯片製造關鍵製程的定製激光器等業務,相關產品/服務已得到客戶的認可,實現了一定規模的營業收入。

今年以來,公司重視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在募投項目所規劃的新業務方向的布局,為未來兩三年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目前,消費電子、3D 打印等終端應用對公司收入貢獻佔比較高,醫療行業同比增長較快。

問:公司在生物醫療領域的進展和前景如何?

答:生物醫療領域有兩類業務:高值醫療植介入器械和光聲顯微鏡,去年實現收入約 1,214.06 萬元。

在高值醫療植介入器械領域,公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全線解決方案能力,可滿足客戶的研發、試產和量產需求,2022年上半年客戶數量和在手訂單同比增多。我們看好該領域的市場空間、發展速度、競爭格局和盈利水平,該業務有望依託於國內行業特點順利發展。

在光聲顯微鏡領域,客戶目前集中於科研領域,與此同時,公司已建成 1 個光聲成像聯合實驗室,推進相關產品的臨床轉化,並發揮展示營銷功能。

問:公司是否會轉型進入下游設備領域?

答: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以激光器為核心,以嵌入式模組為觸角,面向全球市場,重點服務於“工業應用”和“生物醫療應用”兩個重大領域,通過幫助客戶解決行業“痛點”,有步驟地開拓增量市場。

其中,嵌入式模組業務着眼於滿足細分行業頭部客戶的創新、保密或者整線自主化等需求;同時,該業務模式使公司通過與頭部客戶的合作有助於及時了解終端需求趨勢和理解行業“痛點”,從而優化激光器產品規劃和性能,這一核心業務邏輯未曾改變。

如何發揮激光技術的先進性和拓展激光技術的滲透率,是公司選擇嵌入式模組的出發點。因此,作為國內固體及超快激光器龍頭,我們的發力點在於與優秀的行業夥伴一同延展應用場景、做大市場規模,而非陷入存量競爭中。

大家可以看到,在相對成熟的消費電子行業,我們的發力點在激光器業務,僅在聲學、光學、透明脆性材料、FPC/PCB/COF 等細分領域分別服務一家頭部終端客戶,且在WLG、玻璃背板等方面為客戶提供了行業領先的創新解決方案。然而,在發展較為早期的、缺乏下游夥伴的生物醫療行業,我們會嘗試從事下游設備集成商環節尚不成熟的業務,例如,應客戶需求提供了從激光器-設備-製造服務的全線解決方案,又如,開發了全球領先的光聲顯微鏡產品,上述努力對於推動相關細分領域發展水平的意義是必要且深遠的。

問:如何評價公司上半年的業績表現?

答:在疫情、行業及其它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影響下,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16.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 34.20%;激光器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13.86%;激光模組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27.11%。

儘管面對諸多不利因素,但是公司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保持了同等的投入力度,同比增長 6.14%,大客戶開發工作持續推進,醫療業務客戶和在手訂單同比增多,海外市場持續拓展,新立項項目按計劃推進,綜合毛利率保持穩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增加,保持了健康發展的基礎。

保持持續健康的經營狀態,是公司的核心經營邏輯,是支撐創新業務的基礎,是抵禦市場風險的壓艙石——公司在拓展新業務時,選擇具備“有深度、有寬度、有長度”的業務方向,也為持續健康提供了保證。

問:如何理解“有深度、有寬度、有長度”的業務選擇標準?

答:深度代表“痛點”,寬度代表“規模”,而長度代表“持續”,公司傾向於以發揮核心技術優勢的方式開拓新業務,從而使新業務具備一定的壁壘、帶來顯著的增量和較長時期的回報,公司贏得持續健康的經營水平和跨越式的增長機會。

例如,“WLG 晶圓級玻璃透鏡加工模組”產品解決了傳統製程在效率、成本方面的短板,有望應用到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無人機、AR/VR、汽車電子等場景中,助力客戶實現玻璃鏡片的經濟、高效的大規模量產解決方案,在量產可行性、生產效率、鏡片精度及性能、徑厚比、偏心準確性等方面具備優勢,使得光學性能更好的玻塑混合鏡頭的大規模市場化應用成為可能。

又如,“高值醫療植介入器械”業務領域具備市場規模大、預期前景好、國內競爭少等優勢,但公司進入這個行業所憑藉的是在飛秒激光器和光學、工藝方面的長期積累和對器械產品設計、材料性能的深刻理解,並且仍在嘗試通過構建“裝備、工藝”以外的其它能力進一步築高競爭壁壘。

因此,公司致力於創新驅動的特點十分鮮明,我們重視“大賽道”但不會低質“追風口”,而基於“光源、光學和工藝”方面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復用支撐了針對客戶“痛點”提供高效解決方案的能力。

問:公司在各領域有哪些新進展?

答:面對下游眾多機會,公司往往結合各領域的產業化節奏,發揮自身技術儲備,重視技術復用,聚焦資源投入,力爭逐步拓展新領域。

在早期落地的消費電子、3D 打印等領域,公司嘗試挖掘嵌入式模組大客戶,並隨客戶業務範圍延展的進度,將相關技術應用在無人機、AR/VR、汽車電子等新場景中。

在去年落地的生物醫療領域,上半年的客戶和在手訂單同比增多。

今年是公司重點拓展國外市場的首年,將基於過往的技術和客戶積累,力求在與國外同行競爭中以穩定的產品和成熟的供應鏈等比較優勢站穩腳跟。

面向未來的下一個領域將以“節能減排應用研究所”項目為依託,聚焦新能源行業的激光製程需求,發揮超快激光器等在“光源、光學和工藝”一體化的技術積累,相關核心工藝及核心產品的研發工作在推進之中。

問:公司在上市後有哪些顯著變化?

答:上市增強了公司的資金實力,在此前提下,公司基於前期的積累和技術復用的理念,根據新業務的產業化節奏,有步驟地加大了對若干新領域的投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梳理了商業模式,進行了組織變革,成立了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按照“建立創新體系,培育創新團隊,研發創新產品,開拓創新應用”的部門使命,確立了“021 實驗室”的四個技術開發方向:“新技術”“先進制造”“微焊接”和“生物醫學”,引進人才,立項攻關。

問:公司在海外市場有哪些規劃?

答:以美國為代表的海外市場在需求規模、商業條件、競爭格局等方面具有新引力。公司全資子公司在美國等海外市場有長期的運營基礎和客戶資源。近年來,公司產品顯著提升,國內供應鏈優勢明顯,中美協同的響應速度是差異化優勢。因此,公司將海外市場作為未來的重點方向之一。繼去年底完成市場調研後,公司於今年開展了海外營銷團隊建設、中美團隊合作機制優化和目標客戶開發,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

審讀:喻方華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 天天要聞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與此同時,AI時代網絡安全的“新議題”,不但切中了國內企業最實際的需求,與聯想中小企業業務群一直以來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與企業客戶攜手共同創新成長、高效陪伴客戶走向成功的價值邏輯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師傅”,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聞

郭麒麟的“新師傅”,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說一碗方便麵也能有“面相”,那誰最適合來講這門“面上功夫”?近日,康師傅發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為“美味代言人”。這支結合相聲語境與產品表達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識美味”的敘述方式,引出“好面相”這一關鍵詞,也為這場產品升級找到了一個兼具記憶點
衝上熱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紙紮版祭祀品,侵權嗎? - 天天要聞

衝上熱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紙紮版祭祀品,侵權嗎?

趙舒傑: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可能構成侵權。目前,小米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申請註冊多個與“小米SU7”相關的商標。若紙紮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標或與小米商標近似的標識,且用於商業銷售,即
崩盤了!湖北首富欠債806億,國資118億救場,債主卻不買賬! - 天天要聞

崩盤了!湖北首富欠債806億,國資118億救場,債主卻不買賬!

他掌控千億帝國,卻因806億轟然崩盤。國資出手救場,債主們卻滿心不滿!上世紀80年代,艾路明和幾個校友瞅准了日本醫藥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賺了大錢。1992年,他註冊了當代科技發展總公司,1997年帶着人福醫藥敲開了A股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