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電動汽車的不斷發展,電動汽車相關產業也在快速進步。特別是在鋰金屬電池。
據公開資料顯示,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其中鋰金屬電池最早由 Gilbert N. Lewis 於 1912 年提出並研究,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於鋰離子電池,但由於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鋰金屬電池”技術是一項工程突破,它將大大改善電池性能,增強電池的電量持久力,大幅改觀電力存儲的經濟效益,促進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升級轉型,對人類生活具有重大意義。
昨日,在合肥舉辦的鋰金屬電池創新技術論壇上,盟維科技位於合肥經開區的鋰金屬電池自動製造線及z21創新實驗室正式啟用。據悉,這是中國乃至全球首創的鋰金屬電池自動製造線,是我國自主研發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企業在規模化量產的又一重大進展。
安徽盟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中國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池的創新代表,以電動航空實際應用需求為起點,從材料、工藝、結構等多維度持續創新,研發了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高能量密度電池,成為全球首個突破鋰金屬電池技術瓶頸,批量交付500Wh/kg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新體系動力電池的研發與製造硬科技企業。
據悉,這是中國乃至全球首創的自動化鋰金屬電池製造專用產線,也是我國自主研發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企業在規模化量產的又一重大進展。清華大學張躍鋼教授在現場表示,隨着全球能源轉型升級,“續航焦慮”問題不斷推動行業技術邊界,要求電池能量密度不斷攀升。鋰金屬電池採用純金屬鋰作為負極,具有超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極低的電勢,這使鋰金屬電池有望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提升一倍以上,是當前電池行業創新突破性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本次鋰金屬電池自動化製造線在合肥的全面啟用,說明我國在500 Wh/kg高端能量型動力電池產品的批量交付能力已居於全球領先位置,實現了鋰金屬電池從實驗室階段(TRL3)到產品批量交付階段(TRL6-8)的突破。未來,產品有望在電動航空、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揮更大作用。在合肥投產的這條專用產線也將推動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新能源動力電池下游應用場景的全面激活帶來更多可能性。
PS:鋰電自動化生產線七大步驟
第一步:電池原料包從入料艙進入到手套箱內
第二步:電池原料包自動進行掃碼稱重,稱重好的電池原料包自動放置到物料輸送裝置
第三步:輸送裝置自動進入注液氣缸進行注液
第四步:注液後的電池分別進入到靜置氣缸1、2、3、進行靜置
第五步:靜置後的電池進入封口氣缸進行抽真空並封口
第六步:封口完成的電池將自動進行二次稱重,不合格的產品將進入左側的回收過渡艙進行處理
第七步:合格的電池將自動送往出料方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