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眾投資理財方式之一的股票投資,已經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可,投資股票市場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投資者都想在股市中掙大錢,但作為一種投資,有賺就必然有賠,而且賠錢的比例往往比較大。也許有的投資者認為,股市裡賺錢無非是低買高賣,然後重複操作,就可以不斷獲利。這話似乎很有道理,也很正確。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往往買的不是低點卻賣在了低點;該賣的時候沒賣,該買的時候沒買。
造成投資失誤的原因就是投資者不知道如何把握買點和賣點。也就是說,投資者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要在什麼時候買,在什麼時候賣,更沒有一個合理的止損和止盈計劃,這在股市中是非常危險的。我們除了要關注賬面上那些時刻變化的數字,更重要的是要關注隨時到來的風險與機遇,也就是關注買點和賣點的提示信號,只有這樣,才能在股市中做到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實現穩定的獲利。
一、均線發散的兩種形式
均線黏合形態結束後,存在着一個方向選擇的問題,這個方向性選擇就會帶來均線的另外一種形態——均線發散。
提到均線發散,很容易聯想到均線厚度空間。出現均線發散,意味着多條均線之間必然具有多層厚度空間,這是對於價格的多層保護,也是價格處於強勢啟動階段的一種表現。
均線發散具有兩種形式,即向上發散和向下發散。
(一)向上發散、多頭排列
均線向上發散,是指均線黏合形態結束後選擇向上突破,多個不同周期的均線向上拉開彼此之間的厚度空間。多個不同周期的均線,依照短期在上、長期在下的時間周期順序依次排列,即為多頭排列。
均線系統由向上發散到多頭排列,意味着股價在多層保護和多方的強力助推下,已經發起了向上的攻擊。
均線向上發散和多頭排列對於價格的支撐作用是極其強勁的,尤其是剛剛走出黏合形態時,往往具有極強的爆發力。
持倉個股出現這種形態時,交易者應採取堅決持倉待漲的策略,不為股價日間的強烈波動所干擾。直至均線發散或多頭排列形態出現改變,再根據盤面和技術環境的變化,決定下一步採取的策略。
如圖1-1中的A點,均線系統的三條均線向上發散並呈多頭排列。只要均線之間的厚度空間不被完全封閉,發散形態仍在持續,就意味着多方的攻勢不會停止。即使股價在某一日出現了回落調整,也大多僅是一個短暫的日間波動。
值得交易者關注並加強分析的是B點,該位置均線發散形態已經消失,意味着來自A點的第一波次漲勢暫告一段落。有很多技術手段都可以用於判斷B點股價回落的性質,即使僅僅依靠圖中的短期均線系統,也能得出正確的判斷結論。
B點,均線發散形態雖然已經消失,但下方的30日均線仍保持上行態勢,這就為均線系統再次出現向上發散、多頭排列留下了重要的技術基礎。當股價在B點的回落最終得到30日均線的有力支撐再度上漲,均線系統再次向上發散,呈多頭排列時,又一個買點出現。
(二)向下發散、空頭排列
均線向下發散,是指均線黏合形態結束後選擇向下突破,多個不同周期的均線向下拉開彼此之間的厚度空間。多個不同周期的均線依照短期在下、長期在上的時間周期順序依次排列,即為空頭排列。
均線系統由向下發散到空頭排列,意味着股價在均線多層壓制和空方的強力助推下,已經發起了向下的攻擊。
圖1-2中,該股在均線黏合形態結束後,於A點均線開始向下發散並形成空頭排列。均線向下發散和空頭排列對於價格的壓製作用非常沉重,尤其是剛剛結束黏合形態,空方勢頭正盛,做空或者空倉等待是最佳的選擇。
在均線向下發散和空頭排列的壓制下,股價很難出現具有持續性的反彈。如圖1-2中的B點,弱勢橫向盤整多日,出現一個單日強反彈後,股價迅速回軟。技術上,這種反攻方式反映了多方的羸弱程度。連一個像樣的強勢反彈都難以組織成功的個股,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成為值得關注和跟蹤的對象。
在均線向下發散和空頭排列的形態下,切忌依據價格的日間波動盲目搶反彈,否則無異於虎口奪食。
圖1-3中的分時走勢,即為圖1-2中B點那個單日強彈當天的走勢情況。當天高開後急速沖高,之後全天幾乎都在回落過程中。即使沒追高,而是在股價逐波回落的過程中買入,第二天股價低開,也會將買入者直接燜殺,幾乎沒有獲利的可能。
二、均線發散的長短技戰術
在均線發散形態上,不同時間周期的均線或均線系統,對行情具有不同的揭示深度。
短期均線系統的發散形態,說明價格至少在短期內具備上漲或者下跌的動力。中長期均線系統的發散形態,說明價格正處於一波次級行情或趨勢行情中。
從趨勢和趨向的角度來應對不同級別的均線發散形態,應該是一個較為理想的選擇。同時,也可以利用中長期均線來驗證短期均線系統發散形態的可靠性和持續性。
(一)短期均線系統發散形態的驗證
圖1-4中的A點,短期均線系統形成向上發散形態,隨即開始一波短期上漲並穿越上方的250日均線。
可以把這條250日均線當成是對短期均線系統上行狀態的衡量指標。如果短期均線系統能夠成功突破並真正站穩這條均線,那麼就需要從趨勢的角度重新定義這波上漲行情的性質。否則,仍然只是一個短期反彈行情。
B點,短期均線系統和股價在250日均線上下盤整,技術上這是一個方向不明的橫盤形態,同時鑒於這個階段成交量呈量能消散的態勢,所以對後市走勢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如果以主觀願望作出推斷,很可能面臨虧損。
B點之後,短期均線系統和股價向下回落,但很快短期均線就開始聚攏,股價多數時間都在均線系統的支撐下緩慢運行。結合技術環境分析,該股經過4年的下跌過程,目前應在價格的歷史低點區域,該股很有可能正處於構築底部的階段。
C點,短期均線系統再一次形成向上發散形態和多頭排列,並且輕鬆突破250日均線。在成交量急劇放大的情況下,股價升速較快,短期均線系統向上發散的角度也極為陡直。這種角度陡直向上發散的技術形態,顯示有資金大量吸納籌碼。C點放量大漲,很有可能是主力在跌勢中並沒有吸納到足夠的籌碼,不得不採取拉高的方式吸籌。
有人可能對主力突然拉高吸籌不太理解,那麼下面就簡單講一下這個問題。
該股4年下跌途中買入被套的人,解套後部分人會選擇立即賣出,另外多數會在股價強拉結束後的調整過程中選擇賣出,主力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圖1-5即為圖1-4中該股一輪走勢的全貌。C點是最後一次短期均線系統向上發散的點位。圖中A點是強拉結束的點位,也是該股股價超越歷史高點、創出股價新高的點位。
A點之所以放出巨大成交量,是因為主力需要通過強拉、震蕩來完成最後的吸籌。從圖中可見,A點之後直至行情頂點,成交量一直呈降低的態勢。
(二)中長期均線的發散形態
中長期均線經過黏合後形成的發散形態和多頭排列或空頭排列,往往都有極高的可信度。這種形態並不常見,只有經過長期大幅度下跌的個股才會出現。
中長期均線從聚攏、黏合到發散,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這個過程絕不會是一路平坦,必然會多次發生大幅的價格震蕩,甚至讓持倉者失去信心,不敢相信中長期均線會有向上發散的那一天。
如圖1-6所示,A點是該股中長期均線形成向上發散和多頭排列的地方。在這個形態出現之前,該股經歷過一個漫長的股價震蕩、均線聚攏、均線黏合的過程。即使在形成向上發散形態的過程中,股價仍然出現了多次快速回落。
不經風雨,難見彩虹,這句話用在這裡也非常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