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衝擊資本市場未果的綠茶,終於要圓夢港交所了。
截至目前,綠茶集團已經停止認購,IPO融資認購倍數達到282.11倍,融資認購金額為341.51億港元。綠茶集團此次全球發行約1.7億股,招股價為7.19港元/股,預計凈集資額最高約12.1億港元,其中30%是老股發售。
如無意外,綠茶擬在5月16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是今年港股迎來的又一個消費賽道知名企業。
綠茶之前,蜜雪集團、滬上阿姨已經登陸港交所並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蜜雪集團超額認購倍數高達5125倍,刷新了港股歷史紀錄;滬上阿姨認購倍數也近3400倍,是同期上市的“最熱新股”之一。
消費賽道迎來IPO熱潮之際,老廟黃金、泡泡瑪特、毛戈平等企業紛紛交出亮眼成績單,其股價的持續攀升更在資本市場掀起投資熱潮。經歷去年的調整期後,消費板塊終於迎來強勢復蘇,在政策紅利與市場情緒的雙重驅動下,正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新風口。

消費企業扎堆港股
這其實是綠茶第三次通過港交所聆訊。
此前,綠茶曾在2022年兩次通過聆訊,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但由於市場環境等客觀原因,綠茶未能順利登陸港交所,此次則是趕上了“好時機”——今年恒生指數延續去年的升勢,加之消費股業績和股價表現具有想象力,綠茶才最終得以成行。
港股市場今年有不少消費企業刷新投資者認知的情況發生:2月26日,蜜雪集團港股公開發售正式結束,其融資認購倍數高達5125倍,認購金額突破1.77萬億港元,刷新港股“凍資”紀錄。
隨後,蜜雪集團股價也持續上行,截至5月15日,蜜雪集團報447港元/股,而它上市時的定價為202.50港元/股。
不僅是蜜雪集團,今年與之前後腳上市的茶飲企業古茗,在上市之初“遇冷”破發的情況下逆勢突破,古茗的市值在5月15日已經接近580億港元,相較於上市之初已經翻倍。
除了餐飲類企業,潮玩類企業也受到投資者青睞。今年1月上市的布魯可在公開發售階段獲5999.96倍認購,上市首日更是一度高開80%,由於近期有新品推出的預期,股價走勢也保持強勁。
此外,多數新股也表現不錯,老鋪黃金、泡泡瑪特和毛戈平等公司也煥發出新活力,成為消費賽道獨特的存在。老鋪黃金股價已經超過680港元/股,泡泡瑪特則在“labubu”IP的催化之下從年初至今實現股價翻倍,毛戈平年內的漲幅也超過80%。
未來的一段時間,港股市場或將迎來更多的消費企業:老鄉雞、八馬茶業、鳴鳴很忙以及遇見小面等均已經向港交所遞表,如若順利將有望在年內完成上市。
從政策催化到業績支撐
消費股受到熱捧的邏輯,與政策的支持不無關係。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並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這極大刺激了消費品企業的成長預期,也為消費品企業帶來消費需求。
從宏觀層面來看,今年消費市場實現平穩開局。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7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5.9%。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2%;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增長2.8個百分點。
從業績表現掃描,一些頭部企業的高成長性已經顯現。4月22日,泡泡瑪特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收益(未經審核)較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65%—170%。其中,中國收益同比增長95%—100%。從渠道來看,中國市場線下渠道同比增長85%—90%,線上渠道同比增長140%—145%。
4月28日,老鋪黃金髮布2024年度報告也顯示,過去的一年,老鋪黃金實現銷售業績98.0億元(含稅),同比增長166%;實現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254%。在周大福、周生生業績表現均不甚理想的前提下,老鋪黃金逆勢增長,也是市場“挑中”它的重要因素。
多賽道出擊
隨着消費企業赴港上市潮持續升溫,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的投資人及業內人士指出,短時間內,在消費市場仍然實現增長的前提下,港股消費板塊的熱度有望延續。但從中長期來看,如果消費企業自身的高成長性消失,市場或將回歸理性。
沈萌以老鋪黃金和泡泡瑪特為案例指出,這兩家企業所在的賽道不僅受益於消費提振政策紅利,還分別受到投資需求和年輕群體消費力的持續驅動。“不過,若業績出現持續性疲軟,消費板塊的市場熱情或將逐步降溫。”他補充道。
比較典型的如,“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當前股價約1港元/股,其2024年也錄得較大幅度虧損;百果園境況也與之類似,同樣錄得巨虧並且股價持續承壓。
這反映出消費行業的投資邏輯已趨於理性,並非所有企業都能贏得資本青睞,真正的估值支撐仍取決於企業的持續成長能力和業務基本面。
一位港股投資者在闡述其投資策略時指出,消費企業集中選擇赴港上市,核心在於市場對其成長潛力的認可。“相較於A股以必需消費品為主的格局,港股提供了更豐富的投資選擇,”他分析道,“當前最受追捧的兩類標的:一類是在下沉市場深度滲透、具備完善供應鏈體系的食品飲料企業;另一類是能精準捕捉年輕消費群體、提供情緒價值的新興品類。”
富國基金分析認為,港股“新消費”由服務消費與情緒消費主導。港股通消費指數中細分方向覆蓋更均衡,非必需消費權重佔比達68.6%,更緊密契合了Z世代對個性化、體驗型消費日益增長的需求趨勢,精準捕捉消費升級的“時代切片”。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