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丨鄭康喜
編 輯丨於長洹
據新華社消息,5月12日下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雙方同意在2025年5月14日前採取措施,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東時間14日凌晨00:01,美國方面正式宣布調整對華加征關稅。
消息一經公布,大洋彼岸的電話絡繹不絕,外貿大市東莞不少企業生產排單一下子緊張起來。振奮之餘,訂單更要加足馬力快速生產、出貨,很多東莞外貿人再次開啟“三班倒”模式。
5月14日晚,在接到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電話採訪時,廣東海新智能廚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敬輝還在陪同美國客戶在泰國考察。看到最新消息,他終於鬆了口氣,“現在大部分已經恢復出貨,還有一些這幾天陸續在溝通”。
作為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城市,東莞一直以來都是觀察中國外貿的一扇窗口。對於全球供應鏈的震蕩,東莞的感知與反應也尤為迅速。
自4月以來,這座外貿大市似乎經歷了一場大考。當中美貿易復蘇的暖風傳至國內,東莞外貿企業相較於幾年前,其實有了許多從容應對的底氣。搶在窗口期快速出貨的同時,尋找更為確定的新市場,成為所有外貿企業的集體議題。
出貨:與時間賽跑
據新華社消息,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發布,美國對華商品關稅從145%降至10%。這場自4月以來的“關稅風暴”終迎轉機,籠罩在外貿企業頭上的陰霾暫時消散。
靴子落地,東莞外貿企業迅速忙起來。一些企業前段時間還在商議開發國內市場,12日當天便接到美國客戶的電話,要求加快出貨,並商議如何搶抓90天內暫停實施24%關稅的窗口期。
“美國客戶其實也都不相信,關稅會一直這麼高。但是美國政府持續加碼,我們只能先停下來。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積極與客戶見面,考察海外新工廠。”楊敬輝說。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當天,美國客戶及時通知海新智能,原本暫停的訂單需要儘快出貨。這對楊敬輝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好消息。“這說明我們的產品競爭力顯而易見。”
東莞市冠瑞家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鄭興中介紹,
很多客戶當即決定訂艙,之後企業馬上出貨。“所有工廠都在迅速反應,隨之而來的問題可能是艙位緊、運費漲。
不過我們是FOB(離岸價)模式,運輸成本由客戶承擔,所以不太擔心。”春江水暖鴨先知。“關稅風暴”轉機之後,對美貿易真實情況到底如何,物流企業最有發言權。
聯合聲明發布後,從事跨境全鏈條物流服務的聯宇集團重新開始“三班倒”。聯宇副總裁李小聰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兩天企業忙很多,關注的信息也和之前完全不同。

聯宇集團的員工明顯感覺到工作量最近增加了
聯宇集團供圖
“我們現在忙的就是訂倉位、找資源。14日早晨就接到了十來個客戶電話諮詢出貨事宜。”李小聰說。從數據看,相比中美聯合聲明發布前,僅一天時間,聯宇集團的貨量就上漲了50%,比以往呈現出飆升態勢。
不過,中美聯合聲明提到,仍有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即業界所說的90天窗口期。這90天並不是“悠閑假期”,或許是競速時刻。
諸多東莞外貿企業負責人反映,如何抓住窗口期這一短期紅利,抓緊“去庫存”,是當下的重中之重。
李小聰說,美國14日正式宣布調整對華加征關稅後,就表明中國貨物到達美國後,是以14日為時間節點,徵收10%的關稅。現在政策明朗後,美國客戶抓住時間點快速下單,不斷推動中國貨主發貨。“如果出貨慢,超過了90天窗口期,是否會加征24%的關稅,現在誰也不清楚。”李小聰表示。
轉向:尋找更多確定性市場
4月8日之後,楊敬輝的行程安排幾乎都是各類出差。在他考察的過程中也看到,很多美國客商實際上也在尋找更多備選項。
“當前形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尋找新的市場增量迫在眉睫。”楊敬輝說。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發現,由於美國市場對於高端品牌購買力強且空間大,所以東莞諸多傳統外貿企業,在2018年之前幾乎都將美國作為高端市場的重點。在這些年的貿易摩擦中,很多企業已經逐步“稀釋”美國市場,轉向歐洲以及其他新興市場。
在中美聯合聲明發布後,儘管外貿企業開工忙,但轉向的趨勢似乎不可逆。正如鄭興中所言,要讓降低的“水溫”回升,需要耗費更高的能量。對於企業來說,尋找確定性其實更為重要。
此前高達145%的關稅,讓東莞市玩樂童話嬰兒用品有限公司原有的1000多個美國訂單,幾乎全部被取消。整個4月,總經理王振壓力巨大。最艱難的時候,他在幾天時間裡打了300多個電話,為產品找出路。

東莞玩樂童話的車間。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鄭康喜 攝
收到中美互降關稅的消息後,美國客戶也在第一時間主動找到王振催發貨。“但客戶希望我們能繼續降價以此抵銷關稅,我們明確表示了拒絕。這些年的貿易摩擦,已經讓中國傳統外貿企業的利潤一再壓縮,根本沒有辦法再降價。”王振說。
這幾天,王振一直帶着企業各部門忙着開會,企業希望進一步調整對美業務,將重心放至歐洲和東南亞市場。他透露,過去一個月里,他分別見了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市場的多位客商,談合作,拓市場。6月2日,他還會去歐洲半個月左右,拓展新業務。
拓展新市場需要花費更多的費用投入研發、市場營銷等,但王振認為,只有下定決心轉型,企業才能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中重新找到確定性。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認為,美國可能維持相對較高的關稅,而其他地區則可以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無論是雙邊還是多邊的自貿協定,包括中國正在推進的立足周邊、共建“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都是值得企業持續推進的方向。
除了開拓海外市場,持續推進轉內銷,同樣是一條極具確定性的道路。
幾天前,東莞本土知名電商平台特別設置了一場“出口轉內銷”的專場直播。直播中,廣東眷蜀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為國內市場開發的新品耳機正是選品之一。
眷蜀科技負責人吳澤浩介紹,企業是美國知名音頻品牌供應商,每年訂單量超11億元,外貿佔比超95%,其中美國市場佔比高達80%。但高關稅之下,企業一方面在越南布局,將美國訂單放在越南,另一方面便是轉內銷。
4月12日,京東出台的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扶持政策,玩樂童話順利拿到5000萬元布書訂單。一個月時間,京東便採購玩樂童話貨物超過30萬件。這是京東超市玩具類目首個出口轉內銷的巨額採購合同,基本可以“對沖”對美訂單份額。
出海:做強自主品牌二次創業
“既定的戰略規劃不會改變。”這是採訪中,東莞外貿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不管是走向新興市場還是開拓內銷,改變單純代加工模式,做強自主品牌這一既定戰略,都已經深深鐫刻在外貿企業心中。
眷蜀科技早在一年前便着眼布局國內市場,並陸續推出自有品牌產品。而今,企業自主品牌JSoul已經和科大訊飛長期合作,在面向國內市場的新品中,首次植入AI技術,包括面對面翻譯、同聲傳譯、會議錄製等。
吳澤浩說,藍牙耳機大量的費用投入發生在前端研發、測試上。但最後從市場定價看,實際上品牌商的利潤還是很高。“雖然我們一路在研發,生產,但最後賺錢的可能不是自己。這讓我們動了做自主品牌的念頭”。

眷蜀科技面向國內開發的新款產品
經過一年的發展,眷蜀科技的品牌已經在國內各大線上平台小有名氣。展望未來,吳澤浩認為,企業將自主品牌在東莞做起來之後,依然還會考慮出海。
從“三來一補”到自主品牌,東莞外貿的轉型經驗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技術壁壘與自主品牌始終是企業的核心護城河。
事實上,關稅博弈的背後,終究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博弈。對於外貿企業而言,做大自主品牌,仍能憑自身優勢脫穎而出。
王振提到,對於玩樂童話來說,“關稅風暴”也許是一次絕佳的品牌二次出海機會。“當下一定是以產品為王的時代。有優秀的自主設計和品質作為保證,我們的布書在歐洲市場、東南亞市場同樣也有市場。”
同時,玩樂童話還在持續打造國潮IP品牌,以《山海經》為原型的“食夢貘”“四小神獸”“龍生九子”等產品,在東南亞國家受到熱捧。“我們的自主品牌一定是放眼全球,具有全球化審美、全球化設計。公司每一年研發費用大概在營收的6%~7%之間。在不考慮美國市場的情況下,玩樂童話預計今年能實現30%的產值增長。”王振說。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黃嘉瑩
商務部:中方敦促美方儘快停止232關稅措施
電話被打爆!中美貿易復蘇48小時:有企業接到數十個美國客戶詢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