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2025年05月08日06:52:07 情感 1572

晚年的選擇

"王培安,你憑什麼每月要我給你五百塊生活費?"我放下那個帶着缺口的搪瓷缸,茶水濺在了褪色的塑料桌布上。

我直視他那雙渾濁的眼睛,"有本事找你兒子去要!"

我叫李秀芹,今年六十三歲,是七○年代參加工作的老職工,在國營紡織廠幹了整整三十年。

那時候,我們這批女工被稱為"鐵姑娘",扛二百斤的棉花捲跟男同志一樣,硬是沒紅過臉。

如今退休了,每月有兩千多養老金,雖不算多,但在我們這個縣城,也夠養活自己。

王培安是我二婚老伴,比我大五歲,今年整六十八了。

他年輕時在建築工地當小工,那時候哪有什麼社保,都是老闆給多少錢就拿多少,干不動了就回家。

現在沒有一分錢退休金,只能靠兒子王明華偶爾接濟幾百塊。

彼此認識那會兒是九十年代末,我剛從守寡的陰影中走出來不久。

我前夫因肝癌去世,那時醫療條件差,沒等到床位就沒了,留下我和十六歲的女兒相依為命。

女兒懂事,知道我一人撐着不容易,從不跟我提額外要求,高中畢業就去了深圳打工。

我獨自在這個老舊小區的四十平米小房子里過了七年。

七年里,我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早晨五點起床,去菜市場買最便宜的尾菜,中午吃食堂,晚上回家煮點稀粥,偶爾腌點鹹菜下飯。

"秀芹,你這樣過得多沒勁啊,整天跟個老姑婆似的。"老閨蜜張淑華常這麼說。

她是縣機關幹部家屬,退休後生活滋潤,常勸我再找個伴兒。

那時我已經四十九歲,早過了找對象的年紀,心想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直到張淑華硬拉我去她家吃飯,我才認識了王培安。

他是張淑華丈夫工友的遠房親戚,剛從鄉下搬到縣城,租住在西郊的平房區。

那天,他穿着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中山裝,坐在桌邊,安靜得像個局外人。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培安,給秀芹夾菜呀,她愛吃紅燒肉。"張淑華使眼色。

王培安憨厚地笑了,露出幾顆黃牙,卻很小心地給我夾了塊肉。

那雙手,粗糙得像樹皮,指甲縫裡還有洗不掉的泥垢,一看就是幹了一輩子重活的人。

我沒動那塊肉,只是禮貌地點頭致謝。

飯桌上,我得知王培安前些年離了婚,有個兒子在縣裡電器廠上班。

"老王人老實,就是命不好,老婆跟人跑了。"張淑華丈夫說,"兒子也不太理他。"

回家路上,張淑華拉着我的手說:"秀芹,你倆都不容易,年紀也差不多,要不處處看?"

我搖頭:"算了吧,我習慣一個人了。"

可張淑華不依不饒,硬是隔三差五地製造我們見面的機會。

一個夏日傍晚,我和王培安坐在縣公園的長椅上,四周蟬鳴不斷。

"李大姐,我這人沒文化,也沒本事。"王培安搓着手,"但我認真過日子,不會讓你受委屈。"

那種樸實,讓我想起了已故的丈夫。

兩個月後,我們領了結婚證。

婚禮很簡單,就在我家辦了個小酒席,請了幾個老同事和鄰居。

我女兒從深圳趕回來,給了我一條金項鏈作為賀禮。

"媽,你值得幸福。"她抱着我說。

王培安的兒子王明華卻連面都沒露。

後來才知道,王明華極力反對父親再婚,怕分走他的財產。

"什麼財產啊?你爹除了一身老繭,還有啥?"我曾這樣問王培安。

他苦笑着搖頭:"孩子不懂事,以為我是貪圖你的退休金和房子。"

蜜月期里,王培安勤快得很,每天早起做飯,幫我拖地,還修好了陽台上漏水的地方。

閑暇時,我們去小區旁的菜地種點青菜,晚上就坐在九十年代買的那台二十一寸長虹彩電前看新聞聯播。

日子雖然簡單,卻也溫馨。

婚後第二年,王培安通過老鄉介紹,在縣建築公司找到了看倉庫的活兒。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雖然每月只有八百塊,但他很珍惜,每次發工資都原封不動地交給我。

"媳婦兒,你拿着用。"他總是這麼說,那時他喊我"媳婦兒",我還會不好意思地白他一眼。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的生活也從相敬如賓慢慢變得親密無間。

我漸漸發現,王培安雖然沒什麼大本事,但心地善良,肯吃苦。

唯一讓我不滿的是,每逢王明華過來,他就像變了個人,卑微得不像話。

"爸,家裡有存款嗎?我想買個摩托車代步。"王明華每次來家裡,開口必談錢。

"有,有,我這就給你拿。"王培安總是急急忙忙從枕頭底下摸出幾張攢下的百元大鈔。

我勸過他:"培安,孩子大了,得讓他自己養活自己。"

可他總是搖頭:"我欠他的太多了,當年離婚,他媽媽把他帶走,我也沒好好照顧過他。"

這種父子關係,我看在眼裡,卻無能為力。

時光匆匆,轉眼我們結婚已經十年。

王培安因年紀大了,看倉庫的活兒也幹不了了,整日在家閑着。

起初,他還會幫忙做家務,可漸漸地,他變得懶散起來。

每天早上,他提着鳥籠子去公園,跟一群老頭兒聊天,中午回來吃飯,下午就在小區棋牌室里廝混到天黑。

我心裡有些不舒服,但沒太放在心上,畢竟人老了,總得有點樂趣。

真正讓我無法忍受的是,他開始不把與兒子的金錢往來告訴我了。

一次,我整理他的衣服,從口袋裡發現了一疊錢,足有兩千塊。

"這錢哪來的?"我問他。

"明華給的。"他支支吾吾地回答。

"既然兒子給了錢,為啥不拿出來貼補家用?"我有些生氣。

王培安漲紅了臉:"那是明華專門給我買營養品的,不是家用錢。"

"什麼營養品要兩千塊?人蔘鹿茸啊?"我譏諷道。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從那以後,我開始留心觀察,發現王培安常常偷偷接電話,神神秘秘的。

有時候,他借口去醫院複查,一整天不見人影。

我懷疑他在外面賭博,但沒有證據。

直到去年冬天,事情有了轉機。

那是臘月初,北風呼嘯,天寒地凍。

王培安大半夜開始咳嗽,一聲接一聲,我給他倒了熱水,拍着他的背。

"要不去醫院看看?"我建議道。

他擺擺手:"小事,睡一覺就好。"

可第二天凌晨,他高燒不退,呼吸急促,我嚇壞了,趕緊叫了救護車。

醫院診斷為重度肺炎,需要住院治療。

"家屬簽字。"護士遞過一疊表格。

我想起王明華,便給他打了電話:"你爸住院了,你來一趟吧。"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阿姨,我這幾天加班,抽不開身,你先照顧着,等我有空了再去。"

十天過去了,王培安病情好轉,可王明華連個影子都沒見到。

那些日子,我端屎端尿,熬中藥,日夜照顧,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出院那天,醫藥費花了近六千,我問王培安:"要不要找你兒子報銷點?"

他搖搖頭,眼圈有些發紅。

回家後,王培安情緒低落,常常一個人坐在陽台上發獃。

我以為他是病後心情不好,便沒在意。

直到春節前夕,他突然提出那個荒唐的要求。

"秀芹,我想以後每個月你給我五百塊錢。"那天晚上,他支支吾吾地說。

我正在擇菜,聞言手一抖,差點切到手指:"你說什麼?"

"我跟明華商量過了,他說我應該有自己的錢。"王培安不敢看我的眼睛。

"你兒子怎麼不自己養你?"我氣得渾身發抖,"我辛苦大半輩子,才有這點養老金,憑什麼貼補你?"

"你、你這是看不起我!"王培安梗着脖子,"男人怎能靠女人養活?"

"這麼多年,我不是一直在養活你嗎?"我瞪着他,"你那點工資,還不夠交電費水費的!"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那不一樣!"他急了,"以前是夫妻共同生活,現在是你白養我!"

我啞口無言,心裡又氣又委屈。

"王培安,咱們都老了,就別鬧這些虛的。"我放軟語氣,"咱們不是過得挺好的嗎?"

可他固執地搖頭:"我得有點面子,不能什麼都靠你。"

我看着他,忽然意識到,這荒謬的要求背後,一定有他兒子的影子。

"是不是王明華慫恿你的?"我直接問。

王培安臉色變了變,沒有回答,但我已經知道答案了。

幾天後,他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說要去兒子家住一陣子。

我沒攔他:"既然兒子這麼孝順,你就去吧,省得在我這裡寄人籬下。"

他走後,家裡安靜得出奇。

我又回到了獨居的生活,可十年的夫妻感情,哪是說斷就能斷的?

每天做飯時,我還是習慣性地煮兩人份的米;夜深人靜時,我會不自覺地往床的另一側看去。

春節前三天,我去菜市場買年貨,遇見了住在我們樓上的趙大爺。

"秀芹,聽說培安去他兒子家了?"趙大爺提着一袋蘿蔔問我。

我點點頭:"是啊,兒子要盡孝道了。"

趙大爺欲言又止:"你啊,還是去看看吧。"

"怎麼了?"我心裡咯噔一下。

"昨天我去電器廠送貨,看見培安在門衛室打地鋪。"趙大爺壓低聲音,"聽說他兒子嫌他礙事,不讓進家門。"

我一時語塞,手裡提的菜掉在了地上。

趙大爺幫我撿起來:"秀芹,我知道你有氣,但培安也挺可憐的,他兒子就是個白眼狼。"

回家路上,我心亂如麻。

雖然生王培安的氣,但想到他在寒冬臘月里打地鋪,我還是於心不忍。

畢竟是一起生活了十年的老伴兒啊。

那天下午,我猶豫再三,還是拎着一袋橘子去了電器廠。

王培安果然在門衛室,正蜷縮在一張簡易行軍床上看報紙。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看到我,他愣住了,隨即有些尷尬地站起來:"秀芹,你、你怎麼來了?"

"聽說你在這兒,來看看。"我把橘子放在桌上,"兒子家住得怎麼樣?"

王培安低下頭,不說話。

門衛老張是我紡織廠的老熟人,他看了看四周,小聲對我說:"秀芹,培安在這兒住了快半個月了,他兒子根本不管他死活。"

"前兩天下雪,他兒子連件厚衣服都不給送來。"老張繼續說,"要不是我們輪班的時候讓他在這兒暖和暖和,他早凍病了。"

王培安急忙擺手:"老張,別瞎說,明華很忙的,他工作壓力大。"

我心裡一陣酸楚,這個固執的老頭子,到現在還在為不孝順的兒子找借口。

"培安,回家吧。"我說。

他搖搖頭:"我不回去了,你肯定還在生我的氣。"

"回家再說。"我不容分說地幫他收拾東西。

路上,我問他為什麼要提出那個五百塊錢的要求。

他支支吾吾半天,終於道出實情:"明華說,你佔了我的便宜,應該給我錢,這樣我才有尊嚴。"

"然後他就讓你去他家裡住?"我冷笑。

王培安沉默了一會兒:"他說要是你不給錢,我就別回去了,他會照顧我。"

"他照顧你的方式就是讓你睡門衛室?"我氣得直發抖。

回到家,王培安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站在門口不敢進來。

"進來吧,這是你家。"我說。

他小心翼翼地跨過門檻,環顧四周,眼眶有些濕潤:"秀芹,對不起。"

晚上,我給他煮了碗雞蛋面,他狼吞虎咽地吃着,眼淚卻掉進了碗里。

"慢點吃,沒人跟你搶。"我遞給他一張紙巾。

他抹了抹眼淚:"我這半個月,天天夢見你做的飯。"

看着他佝僂的背影,我心裡的氣漸漸消了,只剩下心疼。

過完年,社區幹部上門走訪,了解到我們的情況後,建議我們參加社區老年大學。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就該多學點東西,充實自己,別整天想那些有的沒的。"王主任拍着王培安的肩膀說。

我和王培安半信半疑地去了社區老年大學。

那裡有書法班、剪紙班、太極班等等,每周固定時間上課,完全免費。

王培安對剪紙很感興趣,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小時候就會用紙折貓狗給妹妹玩。

剪紙老師發現他很有天賦,特意指導他創作一些精細的作品。

慢慢地,王培安的剪紙越來越有氣候,社區還專門舉辦了一次他的作品展。

"這作品能賣錢嗎?"有一天,他突然問我。

"應該能吧,現在不是流行這種民間藝術嘛。"我隨口回答。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聯繫了縣文化館,把自己的剪紙作品拿去展銷。

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的作品很受歡迎,第一次就賣了三百多塊錢。

那天晚上,他興奮得睡不着覺,像個孩子一樣把錢放在桌上數了又數。

"秀芹,這是我自己掙的錢!"他眼裡閃着光。

從那以後,王培安每天起早貪黑地剪紙,一個月能掙六七百塊錢。

雖然不多,但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每次拿到錢,他都會主動交給我:"媳婦兒,這是我的工錢,貼補家用。"

我也不再計較那些陳年舊事,只是笑着收下:"你留點零花錢吧。"

王培安搖搖頭:"不用,只要夠買剪紙的紙和剪刀就行。"

就這樣,我們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王培安變得比以前更加勤快,除了剪紙,還主動承擔起了做飯、洗衣、買菜的家務。

一天晚上,他突然對我說:"秀芹,對不起,我這輩子沒出息,連老伴都養不起,還惦記著兒子,可兒子根本不當我是父親。"

我嘆了口氣:"培安,咱們都不容易。老了,就該相互扶持,別再想那些有的沒的。"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我知道了。"他握住我的手,"以後我不會再提那些糊塗事了。"

說來奇怪,自從王培安開始剪紙掙錢後,他兒子王明華倒是時不時地登門了。

起初,我以為他是良心發現,來看望父親。

可久而久之,我發現他每次來都是為了錢。

"爸,聽說你賣剪紙掙錢了?"王明華坐在沙發上,眼睛滴溜溜地轉。

王培安憨厚地笑着:"是啊,一個月能掙六七百呢。"

"那挺好的,有孝心的兒子能幫你賣,肯定賣得更好。"王明華話裡有話。

我冷眼旁觀,沒說什麼。

王培安卻單純地問:"你能幫我賣?"

"那當然,回頭我帶幾幅去單位展示展示。"王明華笑着說,"不過爸,我這不託關係嗎,得有點好處才行啊。"

王培安連忙從口袋裡掏出二百塊錢:"兒子,你拿去用吧。"

王明華不動聲色地收下錢:"爸,其實我最近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王培安問。

"你和李阿姨這房子,能不能寫我的名字?"王明華終於露出狐狸尾巴,"我結婚需要房子,你們反正住一套就夠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王明華,你什麼意思?這房子是我的,和你爸都沒關係!"

王培安也愣住了:"明華,你這是幹什麼?"

"我怎麼了?我說得有錯嗎?"王明華不依不饒,"你們又不缺房子住,給我一套怎麼了?"

"滾出去!"我怒不可遏,指着門口。

王明華冷笑一聲:"行,我走,不過爸,你可要想清楚,跟着她,你什麼都沒有!"

他砰地一聲摔門而去。

王培安呆坐在椅子上,半晌無語。

那晚,他失眠了,我聽見他在陽台上抽悶煙。

第二天早上,他主動跟我道歉:"秀芹,對不起,我沒想到明華會這樣。"

我握住他的手:"培安,你別難過,兒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們管不了。"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我老糊塗了,竟然被他哄得團團轉。"王培安自嘲地笑了笑。

從那以後,王明華再沒登門,王培安也不再提起他。

半年後的中秋節,我和王培安坐在小區的長椅上賞月,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圓。

他突然問我:"秀芹,你後悔嫁給我嗎?"

我看着他滿頭的白髮,笑了:"後悔什麼?這輩子能遇到你,也是我的福氣。"

他眼圈紅了:"我給你添了那麼多麻煩。"

"傻老頭,說什麼傻話。"我拍拍他的手,"咱們互相扶持過日子,有啥好後悔的?"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把糖果,是我最愛吃的水果糖:"都說月圓人團圓,咱倆就是一家人。"

我接過糖,剝了一顆放進嘴裡,酸酸甜甜的。

月光灑在小區的矮樹上,照在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身上。

雖然生活不盡如人意,兒女不如期望,但此刻,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滿足。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我們終於明白,晚年最珍貴的,不是金錢,不是房產,而是那份相互理解與依靠的真情。

我和王培安,就這樣相互攙扶着,慢慢走向人生的黃昏。

或許,這就是最好的歸宿吧。

人到老年,不求大富大貴,只願相互扶持,安度晚年。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自首,我虛開發票了……” - 天天要聞

“我自首,我虛開發票了……”

來源 | 崇明檢察“警察同志,我來投案自首,我虛開發票了……”林某主動向民警交代其用實際經營的貿易公司為朋友施某所任職的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公安機關經過偵查發現,林某的貿易公司為施某所任職的外貿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人民幣600餘萬元,稅款合計100萬餘元,遂以林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移送崇...
左宗棠見解獨到的為人處世與治學箴言,越讀越能頓悟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見解獨到的為人處世與治學箴言,越讀越能頓悟

左宗棠作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有許多蘊含智慧的處世觀點,以卓越的軍事才能與政治智慧著稱。他力排眾議收復新疆,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其功績彪炳史冊。不僅如此,左宗棠在為人處世與治學方面亦見解獨到,留下諸多智慧箴言,代表性的16句處世哲學:1
把你當傻子的七種表現 - 天天要聞

把你當傻子的七種表現

別再裝糊塗了,那些把你當傻子的表現,其實早就擺在明面上了。有時候,別人到底是真不懂你,還是在故意裝傻,把你當冤大頭,時間一長,你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但很多時候,那些“你太好說話了”“你太不會拒絕了”的背後,其實藏着一句更扎心的話
人過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場輪迴 - 天天要聞

人過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場輪迴

“時間是最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下完美的結局或答案。”年少時,總覺得來日方長,世界遼闊無垠,父母不過是身後的港灣,溫暖,卻也帶着幾分理所當然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