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着媽媽來北外灘,這條路她曾經走了30年,但退休後就沒有來過這裡,看到這裡發展這麼好,她非常感動,眼含淚花。”國家二級演員、上影演員劇團副團長、電視劇《繁花》中陶陶的扮演者陳龍在分享中述說了他與北外灘的故事。
5月27日,由中共上海市委網信辦指導、中共虹口區委網信辦主辦的“領航而行·向新而生”網絡名人共話北外灘活動,在北外灘世界會客廳舉行。
2025年恰逢北外灘開發建設五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北外灘五年蝶變,既是上海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縮影,也是“人民城市”的生動實踐樣本。作為“浦江金三角”重要一角,五年來,北外灘“世界會客廳”戰略逐步落地,城市更新成效初顯。來自文化、藝術、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的網絡名人代表齊聚北外灘,共同參訪城市更新地標,深入探討北外灘作為“都市新標杆”的成長與未來。
活動現場播放了微視頻“愛上北外灘的10001個理由”,展現了市民遊客眼中的北外灘風貌與未來願景,也體現出城市發展中的人文溫度。隨後,活動向一批外籍友人頒發了“北外灘星推官”榮譽稱號,以表彰這些在網絡傳播中積極展示北外灘風采的優秀創作者。在嘉賓分享和互動交流環節,來自科創、文化、財經、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的代表依次登台,帶來多元視角下的北外灘故事與思考。
陳龍首先分享了自己與虹口千絲萬縷的聯繫,他表示在虹口的生活經歷,塑造了他開朗、務實的性格,也為他日後的演藝事業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在這次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期間,他擔任咖啡文化節推薦官,深刻地感受到文化與創意交流,之後更是帶着媽媽一起逛北外灘,思考今後如何把這裡最美的風景推薦給他人。
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diis)首席運營官施維山(srini srinivasan)以“百年穹頂下,‘孵化’城市未來”為題,分享了北外灘設計理念與國際接軌的探索實踐。他表示,自己第一次來到北外灘就愛上了這裡,歷史建築保護與摩登設計的自然融合,讓他充分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創新。
知名脫口秀演員fu大爺以詼諧的語言,回顧了自己與虹口的緣分,他說,從初到虹口時被老弄堂里的煙火氣吸引,到在虹口的小劇場里打磨作品收穫觀眾喜愛,虹口的每一處角落都成為他創作靈感的源泉,北外灘如今展現出的蓬勃活力,為年輕創意人搭建了廣闊舞台,他由衷希望北外灘能持續支持年輕人的夢想,成為孕育更多優秀文化作品的搖籃。滬語博主“上海小馬哥max”分享了《我眼中的虹口》,憑藉對滬語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傳播,他希望北外灘在推進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能夠重視滬語文化的傳承,通過舉辦滬語文化節、在石庫門區域設置滬語講解標識等方式,讓滬語這份獨特的城市記憶得以延續。
作為活動亮點,現場舉行了《北外灘潮玩地圖》發布儀式。地圖涵蓋魔都矩陣、元宇宙體驗館等30處網紅打卡點,並標註餐飲、藝術展覽等特色信息。這份融合人文底蘊與生活美學的探索指南,為市民與遊客提供了感受北外灘多元魅力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