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三勇士徒手爬樓救出被困火海的男孩、“故事大王”用非遺魅力傳承民間故事50餘載、外賣小哥15年血淚拼搏逆襲成“拳王”……近日,2025年第二批“中國好人榜”候選人、重慶建議人選名單公布,共12組入選。他們或向上向善,用行動詮釋大愛,或在人生道路上不畏困難、勇敢向上。
上游新聞推出《好人故事》系列報道,講述他們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挖掘他們身上最可貴的精神品質,感受微光給人的溫暖和力量,以他們為榜樣追光前行。
本期,讓我們走近贍養前夫養母40載,“好兒媳”曹順英的孝善故事 。
“好兒媳”曹順英
面對丈夫意外離世帶來的多重壓力,曹順英白天打零工維持生計,夜晚為丈夫的養母縫補衣物、製作鞋襪,以一己之力撐起家庭。
重組家庭後,她又與現任丈夫共同照料老人,用行動打破鄰里“肯定堅持不了多久”的質疑。40餘年的堅守,曹順英用行動將“好兒媳”的孝善故事傳遍十里八鄉。如今,93歲的婆婆卧床多年,她仍日復一日地悉心照料,被評為豐都縣“十大孝善人物”和“重慶好人”等稱號。
半世姻緣一生情
曹順英的人生經歷頗為曲折,她有過兩段婚姻。而譚興碧,既非她前夫的生母,也不是現任丈夫的娘親,而是她前夫的嬸嬸。
譚興碧一生無兒無女,形單影隻,為了能在暮年有所依靠,她將曹順英的前任丈夫視作親生兒子。
自曹順英嫁入家門的那一刻起,她便在心底認定譚興碧是自己的婆婆,毫無保留地承擔起了為人兒媳的責任。
彼時,譚興碧年近五旬,身體還算硬朗,時常幫着家裡操持家務,分擔生活的瑣碎。後來曹順英有了孩子,譚興碧更是貼心地為坐月子的她洗衣做飯。
一家人以種地為生,雖收入微薄,但彼此理解、相互扶持,日子過得平淡卻溫馨。
晨昏定省的端茶送葯,寒冬酷暑的漿洗縫補,曹順英用柔弱的肩膀撐起婆婆的一片“晴空”。
命運重擊見真心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曹順英45歲那年的一個上午,她的“天”塌了。
當日,丈夫如往常一樣,牽着牛前往地里耕地。就在為牛戴枷的瞬間,不知為何激怒了牛。牛突然暴起,狠狠踢向丈夫。
當曹順英接到村民的告知趕到現場時,丈夫已生命垂危,還未來得及送往醫院,便永遠地離開了她。
曹順英悲痛欲絕,家裡“頂樑柱”倒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她痛不欲生,甚至有過輕生念頭。
她面臨著重重困難:孩子們怎麼辦?家裡收入從何而來?壓力本身就大,如何繼續照顧婆婆?
好在鄰里鄉親們耐心勸慰和當地政府的關心慰問,讓曹順英逐漸走出陰霾。想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望着失子悲慟的譚興碧,曹順英堅定地許下承諾:“婆婆您放心,只要我在,就絕不會不管您。”
為了維持生計,曹順英到村裡打點零工,用微薄的收入補貼着家庭開支。每當夜深人靜時,她還會為婆婆縫補衣物、製作鞋襪,用自己的雙手為老人編織着溫暖。
孝心締造新家園
丈夫離世一年後,熱心的鄰居紛紛為曹順英介紹對象。然而,她每次都將男方是否願意與她一同贍養前婆婆作為結婚的前提條件。正因如此,許多相親對象望而卻步,她也因此錯失了多次可能的幸福。
期間,曹順英婉拒他人的牽線搭橋,選擇獨自生活,一邊悉心照料田地,一邊精心侍奉婆婆,還抽空在附近打零工,用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
多年來,譚興碧深知曹順英生活不易,多次主動勸其另尋婚事。在前婆婆的撮合下,曹順英認識了現任丈夫梁志華,組建了新的家庭,開始慢慢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婚後,梁志華信守承諾,不僅對曹順英關懷備至,對譚興碧也同樣真心相待。
曹順英回憶道:“剛結婚那幾年,丈夫外出打工,掙的錢自己捨不得吃穿,一分一厘都交給我。年底回家,還會分別給我和婆婆購置新衣新鞋,買各種好吃的。”
起初,鄰居們並不看好這對新婚夫婦,但是時間一長,他們逐漸被曹順英夫婦的孝善事迹所感動,並在當地傳為一段佳話。
孝善傳承潤鄉鄰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如今,譚興碧老人已93歲高齡,長年卧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曹順英從未有過絲毫的厭倦和不耐煩。
數十年來,曹順英日復一日地重複着相同的工作:洗衣喂飯、翻身換被、洗臉擦身……每餐都要親自端到老人面前,甚至喂到老人口中。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雖然卧床多年,但身上總是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每當有親朋好友或社區幹部來訪時,譚興碧都會激動地誇讚這位“好兒媳”。在她的心中,曹順英早已成為自己最親近的人。
面對人們的讚譽和誇獎,曹順英總是擺擺手:“我沒讀啥書,不曉得如何表達。但我只知道,做人要講良心,要知恩圖報。婆婆對我好,我就要對她好。”
上游新聞記者 徐勤 整理 重慶市文明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