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春節期間,同學聚會。
我們大多人都是獨自前往,但也有例外。
就比如小穎是帶着老公一起來的。
剛開始大家還起鬨說,兩口子這情況像是新婚燕爾,誰也離不開誰。
但一頓飯吃下來,我才發現,小穎和她老公確實是恩愛如初、十分甜蜜。
飯後,出於好奇,我向小穎請教,問她保持這麼好婚姻狀態的秘訣是什麼?
小穎很認真的回答說,結婚之前,她的父親給她寫了一封超長的信,信里有3句話,對她經營婚姻和愛情,有着非常大的影響。
也正是因為這3句話,讓她一路走來,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用更為智慧的方式,處理婚姻中的酸甜苦辣、柴米油鹽,始終向幸福靠近。
接下來,就把小穎父親說過的3句話,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對大家在婚姻經營當中,有一些啟發和警醒。
01.第一句話:“女兒,結婚後別一有事就回娘家”
對於不少女孩而言,結婚那一天,父母大多都會把“過得不好,就回家”這句話掛在嘴邊。
在大家眼裡,娘家就是生活枯爛後的退路,也是逆風而起的底氣。
所以,一旦跟婆家或丈夫發生一點摩擦,就回娘家尋求幫助,幾乎是每一個嫁出去的女孩潛意識裡的本能。
可小穎父親卻在女兒結婚前,把她的退路和底氣,徹底抹殺,讓她孤軍作戰。
看上去,多少有點不近人情。
但仔細琢磨,這樣說,確實有大智慧。
老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試想想,就連青天大老爺,都無法在家庭瑣事中,權衡對錯、理清頭緒,指望娘家人,真的能化解難題嗎?
在生活中,娘家人出馬,讓本偃旗息鼓的誤會,升級為難以調和的矛盾的事情,數不勝數。
更何況,在夫妻矛盾面前,誰的孩子誰心疼,大多父母根本很難理智、客觀的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這麼一來,到最後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在這一點上,我很喜歡小穎父親的說法。
他說,夫妻矛盾,就像是葡萄根里的蟲,每回一次娘家,就相當於往土裡灌了一次農藥。
看起來,蟲被一掃而空,但殊不知,裡面的根也跟着爛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
婚姻的韌性,恰恰就是在一次次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淬鍊出來的。
如果一味的依附別人,把問題交給別人處理,我們永遠無法真切的找到生活的答案,以及自身需要改進的地方。
到最後,根里的腐爛,會徹底讓表面的光鮮慢慢消失。
02.第二句話:“千萬別把丈夫當親人”
網上經常有人說:人到中年,夫妻慢慢過成了同居親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愛情和婚姻,是兩碼事。
就像薩爾丹說的那樣:
愛是戴着眼鏡看東西,會把黃銅看成金子、貧窮看成富有、眼裡的斑點看成珍珠。
所以對於愛人來說,彼此的弱點會被忽略,優勢被無限放大,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着對方的認可和肯定。
這個階段,大家在“愛”的催動下,會為感情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可結了婚,生活摻雜了柴米油鹽的瑣屑,原先的濾鏡消失不見,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有的人,可能在這種磨礪下,慢慢變得習以為常,最終接受從“戀人”到“親人”的殘酷現實。
有的人,卻能讓婚姻保鮮,彼此始終保持着一定的神秘與吸引。
而後者,也許才是婚姻能夠走到盡頭的答案。
因為一旦以“親人模式”相處,雖然兩個人可能提升了包容度,但卻也增加了嫌棄的概率。
就比如戀愛時,吃飯着急,食物滿臉都是,可以被寵溺的說是可愛。
可一旦成為親人,這種真實的狀態,可能隨時都會遭遇指責。
就像電視劇《少年派》中,閆妮飾演的妻子,在吐槽丈夫時,有這樣一段台詞:
整天跟灘爛泥似的,不是躺着就是坐着,被窩裡放屁、上廁所不沖,出門穿的人五人六的,回家連雙襪子都不洗……
發現沒有,這是很多夫妻久經生活的真實寫照。
但卻也是不少夫妻隱藏在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負面情緒。
所以,對於夫妻來說,一定要清晰的認識到,兩人之間不是親人,而是愛人,是一種極具穩定的合伙人關係。
也只有這樣,才能時刻保持清醒,活出自我的同時,讓婚姻浸潤在愛情的滋養下,實現1+1>2的效果。
03.第三句話:“家庭中,夫妻關係永遠是第一位的”
之前看到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很多夫妻有了孩子後,愛情反而慢慢消失了呢?
下面有個高贊回答是:
因為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導致感情維繫“缺位”,夫妻情感失衡。
對此,深以為然。
在這一點上,也許女性朋友體現的更為明顯。
她們試圖建立一個好媽媽的角色,讓孩子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甚至不惜變成“許願池”的角色。
可實際上,越是如此,家庭內的所有關係,越是失衡。
比如對孩子而言,媽媽過度管理和關注,導致壓力過大,限制生長上限。
對於丈夫而言,夫妻交流變少,關係維繫欠缺,導致家庭運營不暢,丈夫心生不滿。
對於自己而言,明明用心經營這個家,卻換不來丈夫的理解,以及孩子的感恩……
到最後,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在漸漸堆砌着不滿和怨氣,積累着滿身疲憊,直至關係失衡、一地雞毛。
所以,我們真該像心理學中“關係序位蝴蝶圖”所呈現的那樣,把夫妻關係列為第一位。
因為只有這樣,家庭的基本盤就會保證穩定。
那麼圍繞在“基本盤”周圍的所有事情,就會迎刃而解,變得輕鬆寫意。
就像跟小穎聊天時,她跟我提到說,現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會跟自己的老公聊上半個小時。
說一說彼此今天的工作和生活,針對一些問題,提出各自的方法……
這樣做,讓彼此更加了解對方,也讓他們在共同進步和成長的路上,互相看到了她們身上更多閃光的地方。
其實,看完小穎父親所說的這三句話,感觸很深。
因為婚姻,從來不是公主的城堡,而是兩位匠人共同打磨的玉雕。
遺憾的是,許多人都看錯了自己的角色。
所以,小穎父親看似“不近人情”的三句話,卻是在教自己的女兒在親密關係中,要有三分清醒、存七分敬畏。
畢竟,愛情需要的是衝動,而婚姻需要的是智慧。
最後也想問問大家,你對這三句話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