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是自己的什麼人?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親人”,因為很多男性都覺得“親人關係”是最無間、最親密的關係。
但實際上,如果你將妻子當作親人,那麼你們之後的生活將會開始走“下坡路”。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其實可以看看“親人關係”下,丈夫對待妻子的言行會發生什麼變化:
1)浪漫舉動明顯減少
在這方面,相信很多已婚女性都深有體會:在結婚之前,男方可能會帶女方去看電影,可能會給女方送花,可能會記住很多對兩人來說很有意義的節日,可能會很注重兩個人在一起時的儀式感等等。
但是,當結婚之後,女方就會發現,這些浪漫的舉動會明顯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結婚之後,很多男性都不再將女方視為“愛人”,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由愛情變為了親情,妻子成為了“親人”,這時候男性就會很自然地覺得“一家人”是不需要這些“虛頭巴腦”的事情的。
所以,有些男人在和女人結婚之後,就會變得不浪漫,讓女方感覺男方不那麼愛自己了。
2)讓妻子承擔更多責任
很多女性在婚前,對於婚後生活都是充滿期望的。但是,真正結婚之後,卻發現婚後生活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比如說,婚後女方在為兩個人的愛情“付出”,從而打掃家務、養育孩子、孝敬老人的時候,卻發現丈夫對此似乎沒有任何的“情感回饋”,而會感覺這一切都是女方應該做的。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之一,自然和傳統的文化思想有關。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男方將女方當作了“親人”,而親人(比如父母)做家務、帶孩子、善待其他家庭成員,是很普通的事情。
而一旦女方的付出得不到情感回饋,女方同樣會覺得男方不愛自己了,從而很容易出現情感危機、家庭危機。
3)缺少對妻子的尊重和理解
愛人和親人,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感情關係,親人之間的關係是暗含在血脈中的,所以在和親人的相處中,尊重和理解都是有“共鳴”的。
男性在和女性結婚之後,就會將妻子的身份由愛人變為親人,所以便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妻子應該具備親人之間的“共鳴”,擁有同樣的認知、意識、理念、習慣等。
一旦當女方表現出不同於男方家族的特質時,就會被男方認為是“找茬兒”。而這,也是很多家庭關係不和諧的首要原因。
所以,結婚之後,男性覺得自己對妻子尊重、理解,但實際上卻完全尊重錯了,也理解錯了,本質上其實就是不尊重、不理解妻子。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如果男性將妻子當成親人,是不是家庭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兒子,千萬別把妻子當親人”,這位媽媽說的3句話,真正的人間清醒
一位看透情感關係的媽媽,為了兒子兒媳的幸福,為了家庭的安定,曾經對兒子說了三句話,而很多網友聽到之後,都覺得“瞬間醒悟”。
第一句:“妻子需要你用心經營”
妻子不是親人,是愛人。親人之間的關係,是來自於血緣的無條件接納,但是愛人之間的關係,卻是後天的情感契約,愛人之間並無血緣維持。
所以需要不斷地“投入”,以維持情感關係的延續和升溫,如果停止投入,那情感關係就可能會逐漸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句:“妻子的心冷了,就再難捂熱了”
親人之間的爭執,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比如,很多父母都會打孩子,但是父母卻仍舊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大來源。
但是,如果丈夫打妻子,那麼很可能這段婚姻也就走向了終點。所以,丈夫應該杜絕那些讓妻子心寒的言行。
第三句:“妻子才是陪伴你走完人生的人”
在很多人心目中,親人關係是最親近的關係,但實際上,最終陪伴自己走完一輩子的,只是妻子、只有妻子。
父母,終會老去;子女,終有歸屬;兄弟姐妹,終將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有妻子,是一輩子陪伴在身邊的。
結語
夫妻感情,似親人而非親人,我們要對夫妻關係有正確的認識,要知道婚姻不是簡單的“1+1”,而是兩個命運的交織,它既有親情的溫暖,又有愛情的浪漫。那麼,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