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人不能慣,情不能盼

2022年12月28日22:43:21 情感 1906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人不能慣,情不能盼 - 天天要聞

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

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作者:洞見yebo

一代宗師》里有句台詞:

“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與人相處亦是如此,一旦把握不住分寸,也會給自己帶來煩惱和痛苦。

很多時候,人越慣,越肆無忌憚;情越盼,越大失所望。

人際交往中,最大的清醒,就是守住彼此的底線。

無論你和誰相處,既不要一味遷就,也不要過度期待。

1

人,越慣越混蛋

王小波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活在世界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有慣着他人的臭毛病。

與人相處,你越慣着別人,對方就越把你的善良視為天經地義。

最終你會在他人的理所應當中,活得越來越累。

看過書法家啟功先生的故事。

啟功先生雖貴為書法大家,卻一向平易近人,凡有人來求墨寶,他幾乎有求必應。

其中就有一伙人,隔三差五就來登門求字。

一開始,啟功先生欣然提筆,賜予手書。

但漸漸地,他們來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每次所求的字數也不斷增加。

啟功先生開始感到吃不消了,有次他對朋友感慨地說:

“我現在哪是寫字呀,簡直是‘刷’字。”

因為不好意思拒絕他人,他感到非常煩惱,甚至影響到自己的主業。

後來,啟功先生染上感冒,醫生告誡他需要靜養。

他擔心那伙人又要登門,索性貼了張白紙於門上,上面寫了四句話:

“啟功冬眠,謝絕參觀;如敲門窗,罰款一元。”

前來求字的訪客,看到後,都悄悄地離開了。

之後,啟功先生立下規矩,凡是求字者,都要在助理那登記,每個人只能求字一次。

這樣一來,他果然清靜自在了許多。

生活中你或許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有些親戚,看你住在大城市,就托你幫他辦事,辦完一件緊接着又是一件。

有些朋友,看你職業有便利,有事就來找你,提的要求卻一次比一次過分。

結果你不僅出力不討好,反而給自己徒增很多無謂的紛擾。

白岩松說:“為什麼別人越來越不把你當回事?因為你實在太好說話。”

你毫無底線的妥協,最終慣壞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無論與誰相處,都要保持稜角與鋒芒。

學會樹立自己的界限,相處要看真心,付出要有底線。

做一個心存良善但身上有刺的人,避免縱容別人,也能保護自己。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人不能慣,情不能盼 - 天天要聞

2

情,越盼越心寒

博主@羅澄分享過這樣一件事。

去年他所在的公司遇到了難關,與另一家公司的合作始終沒談下來。

這時,羅澄發現那家公司的總經理,正是自己初中時的鐵哥們兒。

他立刻跟領導保證說,這件事他來搞定。

第二天,羅澄就去見了這個鐵哥們兒。

對方的態度一如從前熱切,他們笑着寒暄,羅澄也更篤定了談成合作的信心。

說明來意後,羅澄笑着將筆遞過去,說道:

哥們,你在合同上籤個字,合作就成啦……

鐵哥們卻沒接筆,他笑着說:“簽合同,可不是兒戲啊!”

羅澄想這也是人之常情,於是主動提出請對方吃飯。

到了飯桌上,羅澄本準備好好介紹下合作細節。

不料對方只是一味地勸酒,聊着往日趣事,直到散場也沒有提及合作事宜。

第二天,羅澄收到了對方公司拒絕簽約的消息。

這時,羅澄才明白,是自己太過高估了這段感情,以至於期待全部落空。

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事,以為交情好就能談成事兒,以為關係鐵就不會被拒絕。

最終吃了閉門羹後,也只能是笑他人涼薄,笑自己荒唐。

很多時候,對他人要求太多,就是折磨自己,沒有期盼,就沒有心寒。

正如作家廖一梅所說:

人對他人的需求越少,就會活得越自如安詳。


沒有人,哪怕他願意,也不可能完全滿足另一個人的需要,唯一的辦法,就是令自己適可而止。

人生分分合合,有多麼翹首期待,就有多少悵然若失。

與其期待過高,讓自己落得傷心失落,不如接受人性幽暗,學會帶眼識人。

別高估關係,別依賴人情,不抱期望,自然就不會再有失望。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人不能慣,情不能盼 - 天天要聞

3

真正舒服的關係

都帶點冷淡

豆瓣上有一個話題:“人際交往中,有哪些過來人的建議?”

底下高贊回答是:“永遠不要慣着別人,也不要對別人期待太高。”

真正活得清醒的人,與人相處,多少都有些冷淡。

張愛玲傳》里記載了這樣兩件事。

張愛玲年輕時,有個好朋友潘柳黛,兩人一見如故,成為閨蜜。

但潘柳黛經常在背後詆毀張愛玲。

一開始,看在姐妹情誼上,張愛玲不跟她計較。

可潘柳黛卻越來越過分,有次,她甚至寫文章嘲笑張愛玲的出身:

“她是李鴻章的外重孫女——其實這點關係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隻雞,上海人吃黃浦江的自來水,便自說自話,說喝了雞湯……”

張愛玲看到後,二話沒說,立即宣布與潘柳黛斷交,從此不再來往。

晚年張愛玲移居美國後,有段時間,她過得非常窘迫。

最困難的時候,一天只靠半塊蛋糕和咖啡度日。

但即便這樣,她也從未向關係好的宋淇夫婦、夏志清等好友求助。

別人問她,她淡淡地說:“我不想欠誰人情,更不想受白眼。”

和任何人相處,張愛玲總是保持着這樣一份涼薄,活得舒心洒脫。

曾聽過一句話:“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花滿則衰,愛滿則痴。”

太遠或者太近,都是關係的硬傷。

有時候是自己不懂得拒絕別人越界的要求,給自己徒增煩惱;

有時候是無意間自己踩過了界,產生不該有的期待,導致失望。

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

再好的關係,也要守住交往的邊界,人不能慣,情不能盼。

戒掉毫無原則的付出,放棄不切實際的要求,才能經營好自在舒適的關係。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人不能慣,情不能盼 - 天天要聞

作家李松蔚說,任何長久的關係,都離不開“克制”:

一方面要剋制你的善良,懷揣適度的善意,才能得到相應的尊重;

另一方面是克制你的索求,不期待,不強求,兩不相欠,自然各自為安。

成年人的相處,最忌諱的就是不講原則,錯付真心。

若想讓感情長久,需要把握好分寸感,別盲目付出,別過分高估。

點個贊吧 ,與人相處,多點鋒芒,少點期待,自會收穫長久舒服的感情。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兩性關係中,夫妻到了70歲,還能做到這2樣,此生無憾! - 天天要聞

兩性關係中,夫妻到了70歲,還能做到這2樣,此生無憾!

在兩性關係當中,如果夫妻雙方都到了70歲,但還能做到這兩樣,那麼就算很好了,而且此生無憾,這樣的夫妻關係值得膜拜。很多小年輕在剛結婚的時候,都會甜甜蜜蜜,恩恩愛愛,就算女方發點小脾氣,男方也會予以包容。總之對男人來說,剛娶到手的媳婦兒自己會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 天天要聞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7月3日下午,四川德陽一對夫妻因發生矛盾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下半瓶農藥敵敵畏,妻子在馬路邊大哭攔車求助,最終在陌生人歐女士幫助下送醫。7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德陽市人民醫院獲悉,目前男子已經脫離危險,病情穩定,不過還需住院觀察一周。現場目擊者歐女士發布的視頻顯示,7月3日下午,位於德陽旌...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都說老男人在情場上不吃香了?這話誰信誰傻。歲月能帶走青春,卻帶不走真正的吸引力——有些氣質,像陳年老酒,越沉澱越有味兒。01 嘴巴甜不如耳朵靈,會說話更要會聽老男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當“人生導師”,張嘴就是道理教訓。她抱怨一句“今天好累”,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 天天要聞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文案:庄芙瑤穿到十六年後的自己身上,還知道自己居然是小說里那種羞辱出身普通女主,讓她離開自己兒子的惡毒婆婆。  因為各種作妖,最後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了解到自己的結局後的庄芙瑤:這個惡毒婆婆她不當了!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 天天要聞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社區食堂關乎民生福祉。近年來,各地探索建設社區食堂,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實惠的餐飲服務,獲得好評。然而,一些社區食堂在運營過程中也面臨客源單一、盈利困難等諸多挑戰。如何增強社區食堂的生命力,使其長久經營下去?本期基層圓桌會,我們一起探討。社區食堂,好想說“愛你”當前,一些地方探索社區食堂多樣化運營...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 天天要聞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如果早知道事情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劉永順打死也不會做出當年的決定。他時常懊悔,正是自己那份 “好心”,間接讓孫子沒了媽媽。當初兒媳想繼續讀書時,他想着“女孩有文化是好事”,便咬牙供她念完大學。哪曾想她畢業後眼界變了,開始嫌棄這個家。假如當初沒供她上學,她或許就能和兒子在家踏實種地,守着幾畝地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