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進入新社會後,社會上的生產資料越來越豐富,男女都能夠從不同角度創造財富,男女的平等觀念日漸加深,到了當下社會,我們基本已經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
但這種局面僅體現在社會應有的法律和道義中,在某些人的觀念中還有着尚未解除的封建荼毒,比如很多人仍然信奉“養兒防老”,在他們看來,女兒嫁給別人家就是潑出去的水,自己終究要靠兒子養老。
可由於社會不斷發生變化,這種老舊的觀念也和當代社會產生了“不匹配”的情況,那麼在當今這樣的新社會,沒有男孩的家庭,20年後將面臨哪些問題呢?
雖然現在社會仍然崇尚男女平等,但是還是有很多家庭渴望能夠生下兒子,一方面是出於養老,需要一方面也是想要讓兒子來傳宗接代。但這也只是一部分家庭的想法,還有一部分家庭更傾向於生女兒,他們要麼是更喜歡女孩兒的性格、要麼也是擔心自己沒有能力給長大後的兒子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持。
為此有人提出一個問題,20年後那些沒有男孩的家庭會過得怎樣?
一種情況是一個家庭里沒有男孩也沒有女孩,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丁克家庭,其實現在受到各種新式思想觀念的影響,確實有不少人選擇過期丁克生活,但丁克家族一般都有着顯著的特點。
比如夫妻二人都屬於高知群體、能夠接受這種思想觀念,而且他們都有着較強的經濟實力,相信沒有兒女也可以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在符合這兩項條件後,選擇丁克生活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而這種丁克生活雖然不用操心兒女的生活發展,但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當自己老了以後沒有兒女在身邊伺候,尤其是如果另一半離開了那麼自己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孤獨,在自己尚且有自理能力時,還可以主動去找一些樂子、豐富生活,可若自己只能癱瘓在床或患病不能自理,就這樣一人孤獨終老。
當然如果經濟實力足夠強,這些人即便選擇丁克生活也不用發愁吃喝,甚至可以僱傭他人來照顧自己,這也充當了兒女養老的作用。對於這些人來說,20年後只要手中有錢,生活一樣怡然自得。
還有一種情況是家裡有女兒,但沒有兒子。但是很多老一輩人仍然保留着傳統觀念,總是有一種女兒嫁給別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女兒是無法幫自己養老的,她們要給公婆養老。
對於這種老人來說,如果他們生活在城市裡、有退休金,那麼老了之後大多都會去養老院,現在國內養老系統越來越完善豐富,在養老院這些老人也能夠享受到大家一起生活的快樂和滿足。
但對於一些一輩子都在農村生活的老人來說,他們肯定沒有充足的積蓄,可供在養老院過完餘生,甚至可以說因為年邁,失去勞動力,放棄務農之後,他們就沒有了生活來源。
在沒有兒子為其養老的情況下,很多女兒也都擔起了養老的重任,但由於女兒又要顧及到自己的家庭和婆婆公公終究也是能力有限。她們大多可以為父母提供一些所需的生活用品或者是時不時給家裡人提供一些資金支持,但恐怕無法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
不過這也只是部分思想觀念較為傳統人的看法,還有一些人認為生兒子要考慮給他準備結婚要用的房子、彩禮這可能就花掉了老人一輩子的心血,而且如果兒子不孝順或者兒媳不孝順,自己花空了錢,到頭來仍然沒人給自己養老。
而如果是女兒在經濟方面的花銷就會少一些,這就能夠幫助這些老人攢下一些養老錢,他們或許也就不用為晚年生活而苦惱了。
其實由於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有孝順的兒女,也有不孝的兒女。不孝的孩子不分兒女,誰都不願給老人養老,孝順的孩子也不分兒女,即便是女兒也會讓爸媽過上舒適的生活,因此對於這一問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結合各個家庭的實際發展情況而定。
小結
說到底我們還是應該做到“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尊重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也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
今日熱議:在當今社會,沒有男孩的家庭,20年後或將面臨哪些問題?答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