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什麼?總的來說,就是去偽存真,剔除雜質留下精華。
修行之路不好走,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修行的。如果將人分兩種,那麼一種是修行的,一種是不修行的。但我們常常發現,不修行的人幾乎不能理解修行的人,但修行的人往往卻能理解不修行的人。從這個方面來解釋,修行的人的境界是不是高於不修行的人呢?我相信各位讀者心中已有答案。
滾滾紅塵迷人眼,難尋出世修行路。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在奮鬥努力,都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也有少數人,雖然開始和大多數人一樣走着紅塵路。但忽然某一天,腦中起了不一樣的念頭,看着身邊的一切,看着鏡子里的自己,心中生起一陣迷茫疑惑。這個時候,外在一切如常,旁人也看不出你的疑惑,但你的心裡已經悄悄地種下了一顆種子。你甚至沒有察覺到異常,只是感覺看身邊事物有了些不一樣。而這就是一切的開始,緣已到。
智慧作光,勇氣作水,人事物皆為泥土。要知道種子一旦種下,它就會潛藏等待成長的時機。種子的成長離不開水和光,人的成長離不開勇氣和智慧。有水無光,能活卻不能長,人不會蛻變;有光無水,更會幹旱枯萎,人跟不上智慧的腳步。人在紅塵在歷練,就如同種子在泥土生長。
世俗人來人往,修行路斷人稀。要知道,人是社會性動物,當一個人脫離群體是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缺乏勇氣,就無法忍痛破繭。缺乏智慧,就暈頭轉向頭破血流。沒有這兩種能力,都無法踏上修行之路,所以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修行。其實修行是個苦事,磨千萬張刀,卻是刀刀向自身,所以說命里不帶點硬怎麼能修成呢?
修行第一刀,就是明明理。什麼叫明明理?就是開始有意識地求真了。開始從事物里找規律,從規律里找本質,就是不斷深挖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這個階段是最折磨的,為什麼呢?就像拆一個過度包裝的禮物。你拆了一層,懂一層,你以為懂了,還要拆,又懂了,又要拆,這個階段是認知層面的迅速更新。一層又一層,懂了又沒懂,這種狀態很折磨人的意志。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說的就是這個階段。你以為求真是隨便求的?老天也要看你夠不夠格。一塊好鐵就是要經過反覆的加熱捶打冷卻,才能鍛造出一把好兵刃。所以說你既要意志堅定也要扛得住難,最後才能成功。而且主觀來說,你一片誠心老天才能教你,不然你不會珍惜。
修行第二刀,就是穩心態。什麼是人最大的敵人?情緒。凡人的喜怒哀樂一激即發。別人挑釁一下就憤怒,有的連命都給了;來點橫財桃花便沾沾自喜,一朝得志春風得意。那這種情緒於人何用?你就不是人了,你就是一個情緒集合體。完全沒有自制力,完全意識不到自身的毛病,這種人老天也是看不上的。我們不妨看一些社會上的人士,他們始終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泰山崩於前而處變不驚。我們和這種人相處,始終會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氣場。
到底要怎麼修?莊子曰: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不大喜過望,也不悲痛欲絕,不哀傷絕望,也不惱羞成怒。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無私情無私慾,實際上就是一種安寧、恬靜的心理環境。追求無待無累無患的精神的絕對自由。古人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真是無情無義嗎?豈不聞天地有好生之德?我們都是天生地養,假若天地有私情,還容得下人類到處破壞嗎?天地之大無所不包,宰相肚裡能撐船,天地肚裡無不容。無情才能有情,無義才能有義。但這個道理,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的。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其實一切困難都只是我們想象出來的,再苦再累睡一覺不都解決了?有的人天天睡不着,就是在那糾結來糾結去,既不願前行又不想後退。所以說,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要麼就醒來,要麼就睡下。悟只有悟了和沒悟兩個結果,那些似懂非懂的人其實就是沒懂。人的發願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正所謂一念生起,震動十方,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人的一片精誠之心是能打動天地的。所以說,別怕,彆氣餒,當你孤身上路時,一切都是來助你的。
路雖遙遠,猶有盡時。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此時的你已然蛻變,周圍的一切已經無法撼動你的心。天地是你,你是天地,你是代天行道。這時候的你已經找到了你的天命,只需要按着天命走即可,其餘一切皆有安排。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大概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