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浪漫的愛情會變淡?

2022年08月13日04:53:19 情感 1510

貪婪的多巴胺》書評


為什麼浪漫的愛情會變淡?為什麼心心念念買回來的東西就後悔了?為什麼成功的人一般都不覺得自己很成功等等?這都取決於大腦中的一種單分子結構——多巴胺



《貪婪的多巴胺》一書由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精神病和行為學部臨床事務副主任丹尼爾·利伯曼和喬治城大學邁克爾·E·朗共同完成。


他們由淺入深,探討了多巴胺究竟是如何在以及對性格、習慣、生活、以及愛情等各方面影響人類的,人又如何通過掌控多巴胺來掌控我們的人生等問題。


該書雖然是科普新知類圖書,但語言生動鮮活,可讀性極強,一經出版就受到讀者的追捧。 書中很多真實的事例與實驗頗為有趣,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


重點是,這本書對於我們處理生活、工作中一些問題實屬有幫助作用,畢竟每個人都離不開它——多巴胺。


那麼,多巴胺究竟是什麼呢?它到底有怎樣的威力?現在,我們圍繞着這些問題一一從書中找答案吧。


一、多巴胺究竟是什麼?


多巴胺是我們大腦中的一種單分子結構的化學物質。千萬不要小瞧這樣一種單分子結構,它可以控制你的慾望、想象、衝動、創造力,它幾乎可以影響人類事業中極其廣泛的範圍:創造藝術、文學和音樂、追求成功,發現新世界和自然界的新規律,思考上帝的存在,以及墜入愛河等等。



多巴胺的作用成為解釋甚至預測一系列行為的關鍵。它是不受理智控制,本能反應讓自己感到及時行樂的滿足,然而結束後又後悔但又留戀的行為。 很多人覺得多巴胺就是讓人愉快的一種物質。


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慾望分子,在我們已經獲得很多的同時,有更高的期許、更大的目標。 多巴胺不會產生快樂,而是產生慾望,就是不斷地讓人想要的感覺。它讓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長遠,追求更高的目標,但也同時讓人慾望無止境、不知道滿足。它既能讓你體會成功的喜悅,也讓成功變得平淡無奇;它讓你投入一段感情,但也讓當初的深情被歲月磨平;它讓你獲得超長的智商,但也讓你與瘋狂一步之遙。


那麼,這種奇特的化學物質,是如何控制着人類的慾望、想象、衝動、創造力,如何無處不在的,影響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二、巴多胺的威力


多巴胺驅使我們克服複雜情況、逆境、情緒和痛苦,讓我們掌控周遭的環境,它的功能來自進化和生存的需要。它鼓勵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因此,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使我們的未來成為一個更好、更安全的地方時,多巴胺就會獎勵我們,給我們一點兒“躁起來”的感覺。


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更善於抑制情緒。事實上,這是與生俱來的,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多巴胺受體的數量和性質異於常人。多巴胺受體是大腦中的分子,它們在多巴胺釋放時會做出響應。遺傳特徵不同,多巴胺受體的情況也會有所差異。


科學家們給這個奇妙的傢伙取名為“快樂分子”,大腦中產生多巴胺的途徑則被稱為“獎賞迴路”。 認識這些問題,對於掌控我們的人生、慾望,以及如何獲得婚姻與感情的幸福至關重要,畢竟只有知道多巴胺的作用原理,我們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接着咱們用以下三個方面來說明多巴胺的作用吧。


第一、對於愛情:


多巴胺是愛的煽動者之一,是引發一切火花的來源。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未來的回報,讓我們走上愛的道路——它使我們的慾望得到宣洩,愛情可以始於多巴胺,但不能終於多巴胺。多巴胺永不知足,它只會說“我想要更多”。


為什麼出現婚外情呢? 當我們的預期已經實現、未知事物的興奮感和神秘感已經變成熟悉的日常後,多巴胺將離我們而去,從而我們開始會對現在所擁有的感到乏味,這很可能也是很多人在熱戀之後就分手的原因,而他們提出的理由也很簡單,感覺到平淡。


一部分人由於多巴胺的消失,不能維持一段長久的關係,多巴胺的消失意味着新鮮感、刺激的消失,也意味着該換一個伴侶了,該尋找新的獵物了。


但答案永遠不在下一個帥哥或美女身上,如果不知道珍惜現有的,換來的只會是下一個失望的結果。那熱戀之後,大家又是依靠什麼來維持之後的感情呢?


書中提到了另一個名詞“當下分子” 當下分子包括血清素、催產素內啡肽和內源性麻素,和通過多巴胺帶來對未來的愉悅相反,當下分子會讓我們關注到現在的生活,和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 在當下分子被激活的時候,我們更喜歡體驗真實世界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享受感覺和情感引發的愉悅。


同時多巴胺的分泌也會被抑制。 在熱戀轉入平穩之後,以多巴胺驅動的愛情會轉變為是催產素(女性)和血管升壓素(男性)為主導的陪伴之愛,讓人們更沉浸在對當下的滿足感之中。


第二、對於癮君子:


在現代社會,太多的多巴胺的分泌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因為現在的物質生活已經足夠好了,永遠處於對物質的追求之中必然會忽略對於當下幸福的體會。所以很多人擁有太多也不幸福,總是想要更多,得到了也不享受,永遠處於這種追逐的感覺之中。


就像很多房奴,擁有很多房子,但是每一套都不好好裝修一下,過着非常潦草的生活。 巴胺不會因為目前已經擁有的而停下來,而會試着去追逐更多的可能性和刺激帶來的快樂。


如果一個人習慣了獲得“多巴胺的快樂”就會逐漸失去探索的興趣,難以再去花時間和耐心去做持續投入的事情,更沒有辦法獲得持續長久的快樂。


第三、對於電子遊戲入迷者:


多巴胺帶來一時短暫的快樂,甚至在愉悅之後,沒有收穫感而慢慢變得空虛,在遇到壓力的情況下無力應對。大把大把的時間被用在刷抖音、玩遊戲、講八卦這樣追逐短暫快樂,及時行樂的反饋中,大腦慢慢變得不再勤于思考。


看上去越舒服地獲得,卻是在走下坡路。 其實,真正讓我們產生平靜和幸福的是內啡肽。讓人感到踏實滿足感的快樂是“內啡肽快樂”。它跟多巴胺快樂不同,有很高的門檻,需要不斷努力和毅力。


在沒有反饋,結果未知情況下,孤獨,痛苦,疲憊堅持,但一旦跨過這個門檻,身體便產生了內啡肽,讓人感到快樂。這是經過一定付出而獲得的,可以產生人生的複利,讓人成長,是長期、持久的快樂。


人其實是需要過上一種平衡的生活,就像論語里說的中庸之道,太多的多巴胺讓人沉浸在慾望的追逐之中,太少的多巴胺就會讓人滿足於現在的生活中,不思進取。


所以取得一種平衡狀態會比較好一些,大家自己覺察下自己的心態,是貪圖享樂還是沉迷慾望,適當地往反方向調整一下,生活就會更快樂一些。 雖然作者將多巴胺稱作貪婪,但在書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多巴胺對於人類的發展及生活的幫助是極其重要的,任何事情都有着兩面性,適度才是最好的。


本書把深奧的科學理論換成簡單易懂的故事講給我們聽。簡單易懂,又不失趣味性。如果你喜歡,那就看一看吧。


為什麼浪漫的愛情會變淡?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