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化廉政教育實效,創新廉潔教育路徑,老河口市檢察院以“廉政故事我來講”活動為契機,組織幹警深入開展“廉政故事學習啟示大家談”。
曾鞏在地方任職期間,堅持“仁政為本、廉潔為要”的執政理念,其“節用愛人”的為政風範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曾鞏廉政故事發布後,迅速引發全院幹警熱烈討論,藉由對曾鞏廉政故事的傳揚,讓廉政教育在回溯歷史中對接時代需求,激勵檢察幹警以古為鏡,堅守廉潔初心,踐行司法使命。
南豐清風傳千古,崇德尚廉鑄檢魂

胥揚雪
曾鞏,北宋文壇巨擘,政事楷模,以“文章節義”名垂青史,其清風峻節如巍峨豐碑,鐫刻於歷史長河。曾鞏“守正不阿,廉潔奉公”的為政之道,恰似璀璨明珠,經歷歲月洗磨愈發熠熠生輝。“正己而治人,故謂之政”,這一振聾發聵的箴言,不僅是他畢生恪守的為官準則,更蘊含著跨越時空的深邃智慧,如黃鐘大呂,聲聲叩擊着當代檢察人的心靈之門,為新時代廉潔從檢之路照亮方向、指引航程。
修身為本,恪守“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底線。曾鞏在《南軒記》中自述“吾窺聖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以先賢為鏡涵養德行,汲取經驗智慧。他始終秉持“養吾心以忠,約守而恕者行之”的理念,將《禮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訓誡融入生命。面對官場誘惑,其堅守“世固有處廊廟之貴,抗萬乘之富,吾不願易也”的準則,這種“吾心光明,亦復何言”的坦蕩,恰是新時代檢察官築牢思想防線的精神圭臬。唯有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自省,方能抵禦微利之誘,守住廉潔初心。
秉公執法,踐行“威行愛立,訟清事舉”的法治精神。曾鞏任齊州知州時,以“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魄力整肅豪強,使齊州社會秩序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他斷案力求“情”“法”兼容、“不惑於法”,正如其所言“法修則安且治,廢則危且亂”,這與新時代“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司法準則高度契合。當代檢察官當以“明於五刑,以弼五教”的古訓為鏡,在辦案中堅守公正底線,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司法為民,傳承“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初心使命。曾鞏一生踐行“國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越州救災時,“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開倉濟民;洪州抗疫期間,“悉儲葯待求,資其食飲衣衾之具”,盡顯擔當。這種“民惟邦本”的情懷,與當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脈相承。新時代檢察幹警應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如我在訴”的理念、“情同此心”的情懷,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透過一個個小案守護“人間煙火”,讓檢察工作更有溫度與力度。
清廉自守,涵養“忠信孝友,立身之本”的廉潔家風。曾鞏以“忠信孝友,立身之本”教育子孫,其家族形成“耕讀傳家、清廉自守”的家風。《顏氏家訓》雲“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他深知清正家風是抵禦腐敗的重要屏障,如同為家族築起的防腐牆,讓廉潔基因代際相傳。新時代檢察幹警當效其法,既要以身作則,更要嚴格約束親屬,以“清風傳家、廉潔齊家”的自覺,構建家庭反腐防線。
曾鞏曾言:“正己而治人,顧謂之政”,今之檢察幹警當以曾鞏為鏡,將其“修身、秉公、為民、齊家”的廉政智慧融入檢察實踐,以“一身正氣”立心,以“兩袖清風”立世,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書寫新時代的清廉篇章。
來源丨老河口市檢察院
作者丨胥揚雪
編輯丨周亞茹
初審丨曲海勤 胡夢蝶
終審丨王 俊 曹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