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2024年02月09日18:45:17 教育 1588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歲末之際,中國台灣網《台灣同學錄》欄目策劃視頻特輯,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的8名台灣學子合唱《稻香》MV。(中國台灣網 發)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回首來時路,2023年是兩岸青年交流的“破冰”之年,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

籃球在指尖飛旋,汗水在發梢滑落,運球、飛撲、上籃,球場上,兩岸少年們奔跑的身影,就是兩岸青年交流最好的縮影……還記得2023年那個火熱的夏日,在湖南長沙的明德中學,一場場“友誼賽”聚攏、融合了兩岸籃球少年們共同的夢想與熱愛。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明德中學與南山中學比賽現場。(中國台灣網 高嘉鴻 攝)

“以球會友,打球就是我們交朋友的方式!”來自台灣北科附工的黃柏森說道。在活動中,新北市立永平高級中學的李玟萱也結識了不少大陸的同齡好友,她向他們發出了熱情真摯的邀請,“歡迎你們來台灣體驗美食!”

你來我往,青年搭起了兩岸的“連心橋”。

青年也是兩岸交流中最活躍的力量。

過去一年,大陸方面採取系列措施推動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交流合作常態化,受到兩岸同胞歡迎,兩岸交流持續熱絡,特別是兩岸青年交流交友交心,正不斷匯聚、融合,發展出磅礴的新生力量。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與馬英九合影留念(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暖雨晴風初破凍,親望親好心連心。2023年3月,馬英九先生率團來大陸祭祖、交流,行程期間帶領台灣青年學生造訪了三所大陸高校,兩岸學生面對面採取“梅花座”,暢談學習生活和夢想追求。

“非常榮幸,我旁邊坐的是一位研究物理領域的學長,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中正大學四年級的高唯恩是此行30位台灣學子中的一員,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大陸行,他感觸頗深。

“我們還聊了兩岸的景點、美食,這些生活上、文化上的話題能最快拉近彼此距離。希望未來兩岸在文化旅遊、學術交流上能有更好、更便利的政策。”

國之未來,在於青年。兩岸青年多一些接觸,就多一份情誼,兩岸青年“心連心”,讓海峽變窄,海灣變淺。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舞劇《滿月》劇照。(中國台灣網 發)

月亮是最美的中華文化符號之一,皎皎滿月照亮歸家路,映出兩岸情。4月22日,由兩岸青年學子“合跳”的創演舞劇《滿月》在北京語言大學精彩上演,靈動的舞姿,閩南特色鮮明的配樂,勾勒出中華兒女對“尋根溯源”的深思,對“根”與“魂”的眷戀。

和大陸同學們一起排練的點滴細節,都化作融融暖意,被來自寶島台灣的蕭昕雨記在心裡,“在排練舞劇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家的歸屬感。這個劇的上演,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一起努力的結果。”

赴一場春日之約。7月15日11點40分,一架載着大陸師生的航班緩緩降落在台灣桃園機場。

為期9天8夜的赴台交流,有新朋相識,也有“故交”重逢,這份血濃於水的情誼,融化進《兩岸一家親》的墨寶里,沉浸在《花好月圓》的絲竹聲里,交織在台北天母棒球場的助威吶喊里。無論歷經多少風雨,兩岸青年的心始終在一起。

“尋根路你我對話,穿越了海峽兩岸從來是一家。”第二十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7月4日在京拉開帷幕——約三分之一“首來族”,千位來自寶島台灣的青年學子分批前往大陸28個省市參訪、研學,他們飽含所有熱情,奔赴一場“歸家”之旅,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夏令營開營儀式暨兩岸青年聯歡晚會現場。(中國台灣網 常卓然 攝)

他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壯美山河,用心靈感悟中華歷史文化,用青春築牢兩岸交流的“連心橋”。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讓四川成都分營的台胞青年開心不已;上海分營聚焦青年創業就業、申城歷史文化和兩岸青年交流,豐富了營員們的見聞和視野……來自台灣高雄科技大學的楊延徽收穫滿滿,“歡迎大陸青年朋友也來台灣走走看看,我們一定好好地招待你們,就像你們盡心招待我們一樣。”

夏草芳菲,不負韶華,兩岸青年手牽手,心連心,許下美好的青春約定。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出席青發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9月,秋高氣爽之時,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如約而至。自2018年舉辦以來,青發論壇累計有2600多名兩岸青年踴躍參加,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學共鑒的重要平台。“老友”重逢,“新友”相識,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跨海而來,在祖國大陸闖出一片天地。

事實證明,大陸始終是台灣青年成長進步,實現個人價值與夢想的理想熱土,大陸廣袤的發展空間,對台灣青年一代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10月1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國台聯的組織下,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中國台灣網 發)

10月1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國台聯的組織下,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迎接國慶日的第一縷陽光。

11月,50名在京台生齊聚北京懷柔區九渡河黃花城水長城景區秋遊,裸心交談、合作“打卡”。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11月4日至5日,全國台聯組織50名2023級在京台生於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黃花城水長城景區秋遊。圖為台生們在活動現場自拍。(中國台灣網記者 常凱特 攝)

12月,中國台灣網《台灣同學錄》欄目策劃視頻特輯,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的8名台灣學子暢談青春感悟,有感動銘刻於心,有難過偶爾光顧,有欣喜溢滿胸懷,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8位台灣學子深情合唱《稻香》,傳遞出自己最美的心聲。(中國台灣網 發)

雖已遠行萬里,但心中永遠有“歸家”的期待,8位台灣學子深情合唱《稻香》,以歌曲MV的方式,記錄青春的聲音,傳遞出最美的心聲——“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兩岸關係的未來屬於青年,民族復興的希望寄予青年。

過去的一年,兩岸青年在越來越多、越來越密的互訪中,交流交往、交融交心,走近走親、牽手連心。兩岸青年與大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是民族復興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

相信新一年,兩岸青年定肩負起歷史與時代賦予的使命,繼往開來,共譜青春交響、共書時代華章!(文/常凱特)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