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高考移民”問題又引發了不少海南家長和學子的質疑和不滿。事情的起因,是海南今年的一名高考狀元在發表感言時,專門提到了廣東湛江市的一所中學對其的培養。正是這句話,讓很多海南家長和學子破防,認為該高考狀元是“高考移民”,並認為是“高考移民”擠佔了本地孩子們的機會,要求官方給個說法。
當然,海南民眾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或者單憑該高考狀元感謝位於湛江市的“母校”的感言那麼簡單,是有更加深層次原因的。大家明顯感受到,近幾年出現的非本地考生似乎越來越多了,參加高考與高中入學的差異人數一年比一年大。就拿2023年為例,高考報名人數為70069人,對應的2020年高一招生(入學)人數為6536人,差異人數多達5033人。
面對民眾的質疑,海南省考試局回應稱,之所以高考報名人數比對應年份高一新生入學人數多出好幾千人的情況,並非是“高考移民”擠占名額,增加的人數主要為復讀生5000餘人和中職生1000餘人。並表示多年來,海南省始終嚴厲防範和打擊“高考移民”,多措並舉打擊“高考移民”行為。
海南省考試局的回應有數據支撐,應該是比較靠譜的,但並不代表不存在“高考移民”問題。
實際上,就在2023年高考季的時候,就有一些“高考移民”的家長在群裡面揶揄海南本地的孩子是“學渣”,高考會被他們的“高考移民”碾壓。沒想到這些帶有地域歧視以及侮辱性質的聊天記錄被曝光了,惹毛了海南本地的家長和考生,要求主管部門嚴查“高考移民”。
海南省教育廳也積極應對,通過大數據篩查、到班點名、監督舉報等手段,查實了747名“高考移民”,並取消了他們的學籍、報名資格以及錄取資格。那些“高考移民”的家長可謂求錘得錘,由於自己的輕浮和傲慢親手斷送了自家孩子的前途。
那麼,為什麼海南省會受到“高考移民”青睞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海南省的基礎教育比較落後,高考題目的難度係數也不高,基礎教育發達地區的孩子如果“移民”到海南,哪怕在原來省份的學校里只能算中等水平,到了海南省可能就是尖子生了,相對於高考勉強上本科到985的區別。
第二,海南省雖然本身高校資源不多,上大學的機會卻不少,其中2023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達到55%,在全國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中排名第10,211、985的錄取率也要遠高於河南、廣東、湖南等省份。
第三,相比新疆、西藏、青海等高考招生政策也很寬鬆的省份,海南省的氣候環境非常宜居,基本上不存在無法適應的問題,可以以更加良好的狀態投入到複習中,從而提升成績。
第四,海南全島要變成自由貿易區了,為了吸引人才和資源,海南又實施了寬鬆的戶籍遷移政策,只要在海南購房了,或者創業、就業情況達到要求,自己及家人就可以獲得海南戶籍,從而享受海南的教育資源和公共服務。
應該說,海南省客觀上是存在“高考移民”產生的條件的,內地的家長們正是看到了海南的種種優勢和好處,才通過各種途徑讓自家孩子獲取海南的學籍和高考報名資格。
當然,隨着海南主管部門不斷收緊相關政策,嚴厲防範和打擊“高考移民”,海南的“高考移民”數量會越來越少。
而海南省考試局做出的回應,也印證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海南的教育和學歷也開始“卷”了。這是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個階段後,尤其是變成自由貿易區後,海南的人才門檻提高的必然結果。正因為如此,復讀生和報名參加高考的中職生才會越來越多。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