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級學位證掛鈎#
衝上熱搜
話題來自一張“西安交通大學不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本科生學位授予條件”的通知圖片,引髮網友熱議。
校方回應:情況屬實
上述消息傳出後,在網上引發關注。
9月21日上午,西安交大教務處工作人員稱,網傳西安交大不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學位授予條件的文件屬實,但其他具體細節不方便透露。
西安交大教務處工作人員表示,這是通過商議決定的,其他學校也有,並不是一個奇怪的決定。
教育部: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脫鉤
消息一出,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但是,很多人也很奇怪:不是早就不掛鈎了嗎?
這裡有個背景:早些年,英語四六級成績還跟高校學位掛鈎。但對於這種掛鈎,自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修正後,從教育部層面,學位授予與四級考試已經脫鉤。
四六級考試發展過程
- 1986年,第一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舉行。三年後,英語六級考試出現。
- 2005年6月起,教育部開始四六級改革,將合格證改為成績單,且百分制改為710分制。並重申教育部從未要求四級與學位掛鈎。
- 2006年12月起,四六級考試不再對社會考生開放。
- 2013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書面答覆全國人大代表林燚有關建議時重申: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並未制定學士學位授予與英語四級考試掛鈎的辦法。
廈大:早就脫鉤了
昨天,一些廈大畢業生覺得很奇怪:“我們早就脫鉤了”。
廈門大學校方向《廈門日報》證實此消息:英語四六級與學士學位證早就脫鉤,只要修完培養方案里的大學英語課程即可,沒有其他英語成績的要求。
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也表示,英語四六級與學士學位沒有掛鈎。
部分單位招聘仍然看四六級
也就是說,十幾年前,英語四六級已經可以和學位脫鉤,但是,為什麼現在仍然成為新聞?一方面是熱議者暴露年齡,另一方面,顯示有些學校仍然掛鈎。
此間評論認為,四六級考試的壓力主要來自社會,一些企業在招聘時,出於自身工作需要,明確將四六級考試作為選人的標準之一。
為什麼是四六級?原因也很簡單:相對於各校的英語課成績,四六級畢竟是全國性考試,方便衡量水平。
不僅應聘,考研中,英語也是避不開的科目。
英語在小學的地位要下降?
體育取代英語成第三主科?
昨天也有中小學家長在熱議:不僅在大學,英語在小學的地位也下降了,現在的第三主科不是英語,而是體育。
家長群轉發自媒體消息:去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該標準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有人注意到新課標的課時比例表——
九年總課時佔比中
體育與健康是10%—11%
外語為6%—8%
因此,一些人得出結論:
中小學英語地位要下降了!
事實是
20年前體育課時佔比就是第三高了
招考君在網上查到2001年版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及比例”(如下圖),可以清楚看出,20年前,體育課的九年課時總計(比例)就是10%—11%,而外語課是6%—8%。
也就是說,義務教育體育課時佔比沒變,只是名稱不一樣:2001版1—6年級叫“體育”,7—9年級叫“體育與健康”,而在2022版中,1—9年級統稱“體育與健康”。
簡而言之
近二十多年來,體育和外語(絕大多數小學只開設英語課)的課時佔比沒有變,因此,談不上“體育超越外語,成為第三主科”,也談不上“英語地位下降了”,因為一直沒有變。
此外,小學英語一直是考查學科,不是考試學科。
此前有人質疑,既然體育是小學第三主科,那麼,為什麼沒有在體育考試分值中體現?應該說,體育這門學科的成效,成績不是全部,強健體魄也是要旨。
建議“降低英語教學比重”
教育部這樣答覆
去年,教育部網站公布對“關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的答覆。
答覆有三個要點
↓↓↓
一、根據規定,外語課時佔比為6—8%,本來就明顯低於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
二、外語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三、現階段外語統考安排是按照中央對高考改革頂層設計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