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蘇季)走訪園區、體驗彈棉花、打卡國風市集和國際美食節……9月16日,中國音樂學院的30名學生來到首創郎園Station,化身“體驗官”,感受北京文化產業園區的魅力。
此次活動是“‘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活動之一。當天,學生們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了解了園區的整體情況,並對園區進行了深度走訪。據了解,郎園Station前身為北京紡織倉庫,是重要的軍需物資儲存倉庫,為了紀念其戰略價值、記錄產業的迭代和城市的發展,園區完整保留了30座倉庫的紅磚建築基本格局,以及2.23公里別具特色的專用鐵路。

學生們聽工作人員介紹園區的整體情況。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中國音樂學院帶隊老師胡玲玲介紹,30名學生來自學校9個院系,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多數同學都沒有來過郎園Station,“感興趣、有期待。”
“第一次來這裡,園區的設計理念非常新穎。”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古箏專業研一學生張愉婕表示,此次體驗活動讓她對郎園Station項目有了深入了解,同時她也在思考如何讓園區與傳統文化更好地結合。

兩位學生在收集印章。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除了深度走訪,學生們還進行了文化活動體驗,打卡國風市集和國際美食節。藝術管理專業大二學生何承桐關注的是與本專業相關的內容。何承桐說,因為學的是藝術管理,他對園區里市集店鋪的宣傳和運營思路很感興趣,比如,一些茶文化、小眾的花藝商鋪就是在集市上展現了不同類型的審美,尋找共鳴吸引顧客。

參加“園區行”的學生們打卡美食節。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在國風市集上,彈棉花的展示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來自國樂系打擊樂大一學生燕鶴鳴更是拿起木槌,親自體驗了這項傳統手藝。“手特別酸。”燕鶴鳴說,彈棉花需要強大的力量也需要技藝,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學生現場體驗“彈棉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記者了解到,“‘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活動今年7月初啟動,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網信辦主辦,市文資中心、新京報社承辦,為了讓高校學生積极參与園區的文化體驗和傳播活動,園區行特別設置了“園區體驗官”,邀請首都高校學生到園區沉浸式感受文化產業園區的獨特魅力,用實際行動助力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