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師父,兩份成長
攜手蓄力,星火傳承
這是師徒結對的意義
也是驛都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的有力抓手
【青藍攜手 蓄力前行】
驛都中學部2022-2023學年師徒結對儀式
回望 師徒結對,碩果累累
從2020走到2022
驛都師徒結對,已成為一張行走的驛都名片
名片背後,寫滿了師徒共進的傲人成績
徒弟的一封封獎狀是成長所獲,也是師徒結晶
圖 | 2021-2022學年優秀師徒表彰
感恩 師者引領,後盾暖陽
師父十年如一日的手寫教案
逐字逐句幫徒弟修改教案
不厭其煩為徒弟答疑解惑
永不停歇堅持閱讀與經歷
連師父熱愛生活的態度也能照拂徒弟
探尋內心美好
師者引領,是專業成長,亦是榜樣力量
徒弟眼中的師父
這個是我上周隨手拍的李老師手寫教案。雖然,老教師是可以用打印的教案,但是每篇課文她還是會重新備課,把上課的環節全部重新手寫一遍。在她身上,讓我切實感受到要上好一篇課文的不容易。真的需要老師多次備課。因為面對不同學生、以及自己不同時間段的閱歷,都會對同一篇課文有着不同的詮釋與講授方式。
李老也在影響教學外的我。記得上學期有天下晚自習時我給李老發消息,我說剛剛我一直在想她,而且想的時候發現嘴角一直不經意地笑着。笑什麼呢,李老雖然已過退休年齡,但是我經常說她像個小姑娘一樣地去熱愛生活。和她相處的每一天,都很愉快。辦公室的老師經常說李老又在表揚佳佳了。其實我並不覺得我真的有那麼多值得李老表揚的地方,這個其實李老的生活態度,以及從內在散發出的本性。王國維說“以我觀物,物皆着我色”。純凈、善良的內心,讓她看到的萬物,都是美好的。她帶給我的最可貴的是這種內心的美好。美好的內心,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工作的愉悅,學生的可愛,才能感悟到人與人之間的愛。讓自己過得更加的充實,更加的美好。
——初中語文老師 童佳(師父:李建宇)
他是永不停止追求知識的“夸父”。“夸父”逐日,不論白天黑夜,不論高山大川,楊老之於語文,之於文學,亦是如此。他桌上總是放着厚厚的書,講起話來隨時旁徵博引,任何一個細微的問題他都有研究有思考,比如講蘇軾,楊老會提起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講《紅樓夢》,他的案頭又擺上了蔣勛、劉心武等人的著作;講小說單元,他的書單里還多了《唐宋傳奇選》。他不僅時刻在更新自己的知識寶庫,課堂上使用的PPT也實時更新着,我時常羨慕楊老的學生能夠在同一節課里穿越千年,感受古時今日的脈搏跳動。
楊老還是寄情于山水之間的超然“溪父”。只要有時間,楊老一定在路上。他曾說過,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已經走過十之八九了,不是謙虛,的確只有福建沒去過了。作為語文老師,要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在一隅之地引領學生領略廣袤大地上的四時風景,光有文字、語言是遠遠不夠的,楊老能提供親自拍攝的照片,能講出親身遊歷的所見所聞,在學生眼前鋪開一幅幅引人入勝的絕美畫卷,給與其美的享受。
——高中語文老師 吳舒(師父:楊林)
傳承 教育共同體,“新”的力量
新一年的師徒結對,新的成長開啟
跟在師父身邊,一起打磨教案,一起研究課堂
共赴成長的美好歲月
是徒弟的成長,也是師父的新生
圖 | 初中部王曼麗副校長宣布師徒結對決定
圖 | 徒弟為師父送上鮮花
正如課程總監陳英老師所言:我們師父也要感恩徒弟,師父的經驗也許會過時,而從徒弟身上汲取的新鮮訊息,新鮮思路,會給予我們更多“新”的力量,在師徒結對儀式之餘,我們推進更有效的常態教育,探尋更具深度的教研活動——“同課異構”,“異課同構”;讓師父和徒弟一起真實的成長,互相成為支撐的力量。
儀式尾聲,羅興兵副校長寄語全新的師徒結對:師徒結對的意義已經不是單面的知識傳遞,它是教學共同體的延伸。在師父的帶領下,去鑽研,去生成,去實踐,教無止境,學無止境。
傳幫帶的力量,將區別於教科書和講座的學習,將顯性知識和隱性力量化作教師成長路上的堅強後盾,博採眾家之長,亦師亦友共成長。
攜手努力奔跑,做幸福的教育人
互相學習,共同成就
錘鍊專業,看見彼此
青藍相接,奔赴教育星光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