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去很自負,看不起一般人(當然,一般人也看不起我)。現在嘛,不要說自負,就是自信都沒有了。我對現在的自己方方面面都很不滿意,唯一欣慰的是:腦子還沒有壞,近來幾年可能不會老年痴呆。不僅如此,我的大腦,有時候反應還比較快。
口說無憑,亮出證據來。
剛剛有學生在我的文章後面評論道:“余老秀才,寫得太精妙了,受益匪淺。”這位留言評論的人,是我的學生,問她叫什麼名字,她不說,只道她是我過去的一個學生。學生嘛,她是念過去的師生情,我寫得再不好,她也不忍心說不好,怕傷我心。其實,我不是玻璃心的。當然,還有一種學生,他們不會說老師差,因為說老師差就等於說他們自己差,名師才能出高徒嘛。
扯遠了,這個學生留言誇我後,一個“國學大師”緊隨其後告訴她:“秀才兩字極妙,余老師的性格,確實有點像秀才。”
這個給學生留言的網友是浙江人,對我也算非常友好。她是一個作家,人長得漂亮,有才,又善良,還樂於助人。我對她的印象不錯。但是,我這次看了她的留言後,大腦一下子跳出許多優美的句子,來調侃解讀她說的“秀才”兩個字。
學生說的“秀才”是一個名詞,是和“舉人”“進士”一樣的學歷稱謂。而“國學大師”的“秀才”是一個詞組,動賓關係,即:秀文才,炫耀文才。我故意這樣理解,就有點幽默的味道了。
我接著說:“她的潛台詞是,余老師愛‘秀’才,無才也愛‘秀’,再‘秀’也無才。”
(其實,那個美女作家不會這樣損我)
今天,最後,我想就動賓詞組“秀才”再發揮兩句——
我們玩頭條的“條友”們,大家來頭條就是為了來“秀才”的。你有多少才就秀多少才,不要吝嗇,不要保守。我呢,打算把全部的文才在頭條上“秀”出,奉獻給關愛我的“條友”。我雖然不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是兩三斗“才”,一兩車“學”,應該還是有的。
“條友”們,我們來頭條就是為了“秀才”,必須“秀才”,必須認真“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