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2022年10月02日07:54:09 教育 1827

(三青之聲)

《三青寫作團》走進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我所不知道的物探一分校

----- 物探一分校見聞

作者 馬洪文

說起物探一分校,就是原來的物探中學,大家只是知道有這樣一所學校,但這所學校是怎樣的?別說很多人,就是我在涿州教育界呆了三十多年,而且一直是在高中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都知之甚少,更別說大家了。幾十年來,我一次都沒去過這所學校,心裡覺得很是遺憾,如今退休都十年以上了,心想可能更沒機會去欣賞他的芳容了。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2022年9月22日,我懷着期盼的心情和《三清寫作團》的部分成員來到了物探一分校,到校時,正趕上學生課間操時間,學生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在操場上跑步,通過看學生的隊伍,我首先了解了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一共24個班,每班50人,總計有1200人。經過詢問得知,全校共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8個班。學生們跑步時個個精神飽滿,口號嘹亮。看學生的精神面貌,就能知道學校在管理層面的水平。

看完課間操,我們才得以觀看學校的全貌,“遍地曉煙楊柳綠,滿園春雨繁花紅”,校園內,樹木鬱鬱蔥蔥,綠草如茵,花香飄逸。舒適宜人。高大的教學樓,溫馨整潔的學生公寓,寬敞衛生的學生食堂,器械齊備高標準的運動場,催人奮進的勵志格言,窗明几淨的教室,構成了優雅舒適的育人環境,形成了具有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我們依次參觀了學校的教學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學校展室,觀看了學校宣傳片以及和校領導座談,全方位的對學校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所不知道的物探一分校,通過這次進入物探一分校,有所了解了。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先說學生食堂,進入食堂,映入眼帘的是乾淨整潔的環境,通過看菜譜、價格表和備料,能夠看出這個食堂飯菜質量高,而且非常便宜,經了解才知道食堂不採用承包的形式,學校要求學生食堂不準盈利,而且物探學生食堂,還被評為A級食堂,這是涿州所有學校中唯一的一個。由此看出物探一分校的學生食堂對食品安全非常負責,把學生利益看的非常重。

再說一下物探一分校的學生公寓,進入學生公寓樓,首先是學生以及管理人員的簽到機,是刷臉的,聽校領導介紹,簽到機是和學校的機房相連的,哪個學生沒有按時出宿舍或沒有按時回宿舍,都能很快的在學校值班的老師那顯示出來,會有人及時進行了解和處理,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學生的突發情況以及危險狀況。看學生宿舍,被子疊的整整齊齊,雖然不是部隊戰士的豆腐塊,但已經很好了,床頭柜子上學習的書籍擺放有序,床底下的鞋擺成了一條線,其他物品也按規定擺放,最讓我感嘆的是宿舍樓內廁所非常乾淨,沒有一點尿漬,沒有一點味道,這太不容易了,回想我在工作時曾經負責過這塊的工作,我知道這項工作的難度有多大,單憑這宿舍管理我就肅然起敬。

我對物探一分校的領導班子率先垂範、身先士卒非常敬佩,首先,書記、校長還有副校長三人共用一個辦公室,算我孤陋寡聞,這在其他學校是沒有的。王繼臣書記、孔海彬校長、胡顏忠副校長都在一線上課,王繼臣書記教化學,每周16節課,而且剛剛卸任班主任。孔海林校長教歷史,每周20節課,胡顏忠副校長教數學,每周26節課。我還從沒見過學校校級一、二、三把手進課堂上課,而且是滿工作量,這不是作秀,而且是實打實的。王繼臣書記和孔海彬校長都是從基層成長為學校領導的,從普通老師、主任、副校長、校長,到書記一起工作了二十多年。

在對老師的管理方面,一些管理理念和做法也讓我耳目一新。首先是對老師們足夠尊重,尊重老師的個性化,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模式,發揮他們的長處,對教師予以肯定,為老師們量身定製專業發展目標。以表揚為主,老師不壓抑,舒心,快樂。學校人性化管理,對老師沒有一些硬性要求。而且對有特殊情況的老師給與照顧,比如:有的老師早晨需要送孩子上學,排課時就晚一點,有的老師中午要回家給孩子大人做飯,那麼就不安排最後一節課。還創造各種條件助力老師專業成長,業務成長,提高教學能力,研究能力。從而老師們把學校的關懷和幫助化作了自覺地敬業精神,不懈追求,努力拚搏,打造出了自強不息、團結向上,創新進取的一流的教師隊伍。每年在高考、統考、學科競賽中,都有大批教師獲獎。

一流的教師隊伍,肯定教出一流的學生,他們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全方位推進,小班授課,導師制輔導,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活躍了師生的思維,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發展,形成了學校的特色。學校的教學質量非常高,近年來教學質量更是穩步提升。

以人為本,德育先行。學校德育工作有聲有色,德育活動內容豐富,學校注重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個性化發展,“國旗下講話、學雷鋒活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體育單項賽,扶貧濟困、校園文化活動等,在學生們心裡澆灌向上、向善的德育之花,啟迪着學生的心智,滋潤着他們的心田。這些活動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和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形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台,讓學生學會了分享和奉獻,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培養了學生們優秀品格。正面的發揚光大,負面的東西就會少。

物探一分校校風淳樸,“以人為本”,關心教師,關愛學生,一定會乘勢而上,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物探一分校見聞之七》 - 天天要聞

《今日頭條》涿州三青之聲編輯部

責任編輯:姜水 黃建平

總編:張三清

副總編:姜水 黃建平 徐劍 楊俊英 張秀菊 楊容菡 王懷峰 梁海清 劉鵬舉

編委: 杜長虹 王蘭 葛金曼 劉兢 繩曉健 張煜 朱福來 胡立錚 楊軼宏

顧問:李振寅 潘玉文 劉書堂 鄭桂元 李長青 付中北 索文 劉會軍 馬洪文 馬宏

看此文章可搜《今日頭條》涿州三青之聲即可

2022年10月2日(2211字)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