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丙輝:做一個溫暖的思政課老師

2022年10月02日07:36:23 教育 1380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做一個溫暖的思政老師”是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路丙輝的座右銘。堅守思政課講台30年,他把思政課變成受學生歡迎的“信仰課”“人生課”,致力於解決思政課上學生“抬頭率低”的問題。

“我剛進大學時,拎着一個老式行李箱,帶着欣喜,同時也感到迷茫。今天的大學新生,就像提着空籃子走進超市,看到琳琅滿目的物品會動心。如果不清楚來大學是為了什麼,可能會找不到前進的動力,會陷入選擇的迷茫。”

日前,作為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路丙輝在《思政第一課》上,用生動的比喻描述着他眼中的大學生。

路丙輝:做一個溫暖的思政課老師 - 天天要聞

路丙輝近照。(受訪者供圖)

剛上大學那會兒,自小在農村長大的路丙輝對人生和理想很是迷茫。在全國優秀教師錢廣榮的“人生哲理”課上,他被錢老師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講述吸引,最終當上課代表,也決定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我是學中文的,中國文學講究‘文以載道’。但很多學生過於追求‘文’,而忽視了其中的‘道’。”1991年,讀大三的路丙輝創辦了學生社團“學生德育研究會”,倡導學生探索精神空間和傳統文化中的“道”與“德”。

“青年普遍存在思想困惑。我曾在大一班級開展過徵文,結果顯示,70%的學生並不清楚上大學以後的目標和追求。”1992年,路丙輝畢業留校擔任思政課老師,他依託德育研究會的活動創辦思政欄目“丙輝漫談”,讓學生寫出困惑,他“對症下藥”解答。

“談戀愛失敗了,找工作受挫了,朋友相處遇麻煩了,怎麼辦?”路丙輝辦公室抽屜里,擺放着珍藏多年的“寶貝”——一沓報紙襯底的“問題書”,每一頁貼着記錄學生問題的小紙條。翻開這本“書”,是一屆屆學生當年最關心、困惑的學習、愛情、理想等話題。

30年來,“丙輝漫談”開講350餘次,累計回答學生問題20餘萬字。

有學生反映,疫情期間不能和父母好好相處,路丙輝就通過網絡會議的形式舉辦“在戰‘疫’中成長”“母親,我拿什麼愛你”等主題網絡漫談。“丙輝漫談”已成為安徽師範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思政課,參加講座需要提前預約。最長一次活動,路丙輝站了5個多小時。

路丙輝給新生上課時發現,有的學生上課時出現吃零食、玩手機、看電影現象,文化修養“營養不良”。此外,也有學生存在意志力薄弱的狀況。他連續多年辦“文化苦旅”青春毅行活動,通過騎車或者徒步遠足,磨鍊學生的意志品質,總行程近萬公里。

“文化苦旅是帶有痛苦的實踐,通過對生理極限的挑戰來提升心理的承受能力。通過對沿途現象的觀察,達到對文化的理解和反思並提升文化素養的目的。”對於走什麼路線、考察哪些地區和文化景點,他費盡心思考慮。

碩士畢業生羅慶是“文化苦旅”的受益者。2013年10月左右,他心思浮躁,看不下去書。在路老師指導下,他和另外8名同學組成“大學印記·文化之旅”。他們先後經過蕪湖馬鞍山銅陵等文化富集之地,最終到達池州,全程200餘公里徒步完成。正是這段旅程讓他重新開始思考人生,校準方向。

路丙輝:做一個溫暖的思政課老師 - 天天要聞

圖為路丙輝(右三)帶着學生討論問題。(受訪者供圖)

80後曹克亮曾是路丙輝擔任輔導員時的學生,一度成績落後,逃課和打牌。路丙輝感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心和學生的心貼得越近,你的觀點和行為就越有說服力。”

只要有空,路丙輝就找小曹聊理想,鼓勵他好好學習。得知曹克亮家境困難,路丙輝找到校內的助管幫助其解決生活問題。

本科快畢業時,曹克亮突然找到路丙輝:“老師,我準備考研!”這讓路丙輝差點兒掉下眼淚。研究生畢業後,曹克亮成為中國計量大學思政課教師。他模仿“丙輝漫談”開設“克亮漫談”,在學生中發起“克亮暴走”。他多次自豪地說,“所有探索都是為了理直氣壯地開好思政課”。

這些年,路丙輝觀察到,思政課堂上存在老師“自說自話”,師生之間交流渠道少的情況,往往是一學期開一門課、一周上一次課。他開始在不同場合呼籲,在高校班級設置思政委員,及時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學習、生活、思想動態,搭建思政課教師走進學生的橋樑,讓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通過朋輩教育傳遞思政教育的“隱性價值”。

從教以來,路丙輝獲得了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他說:“簡單的理論說教往往不能解決問題,做學生的好朋友,給予他們溫暖陪伴。思政課上,學生願意把頭抬起來,人生路上才能走得穩。”

責任編輯:劉世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