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2022年第31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山西落下帷幕。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近400名選手角逐金銀銅牌,我省衡水市第二中學(以下簡稱衡水二中)學生齊紀超摘得金牌,該校的李燁軒則摘得銀牌,兩人也一同獲得了清華北大強基計劃破格入圍的資格。

齊紀超(右一)、李燁軒(左一)和他們的老師於鵬飛(中)
喜訊
兩名少年大賽摘金奪銀
此前,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齊紀超以河北省第4名,李燁軒以河北省第16名入選河北省代表隊,出征本次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
他們的生物競賽教練於鵬飛告訴記者,本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共有來自27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380名“生競”學子參賽,比賽歷時兩天,設有理論和實驗考試,其中實驗考試歷時10個小時,對參賽選手的知識能力、身體和心理素質要求極高。

齊紀超(左一)、李燁軒(右一)和同學們一起備戰
為積極備戰本次競賽,衡水二中教練員提前謀劃,確定教學計劃,並根據生物聯賽進度進行科學規劃,認真構建知識網絡,分專題進行教學和輔導。比賽現場,兩位學生在指導老師於鵬飛的帶領下,不懼強手,沉着應對,穩定發揮,經過兩天緊張的比賽,獲得此次大賽1金1銀的好成績。
對於兩位學生取得的喜人成績,於鵬飛由衷地為他們高興。他說,在高手如林的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孩子們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在情理之中,這是他們努力之後應得的結果。”
背後
700多天的努力與堅持
今年17歲的齊紀超是衡水二中高二學生,開學即將進入高三。此次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金牌,齊紀超表現出超出年齡的平靜。

齊紀超
他說,自己對生物學科非常感興趣,初三時對生物競賽有一些了解,高一開始對生物競賽進行系統性學習和準備。“兩年時間學習了十幾本大學生物課程,雖然基本佔據了所有的課餘時間,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齊紀超說,在準備生物競賽過程中,他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相互鼓勵。
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需要先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齊紀超坦言,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生物聯賽,去年參加時由於壓力太大,取得高一參賽者第6名,全省排名第80名,沒能入選競賽。但他沒有氣餒,調整心態,第二年輕鬆上陣,這次以全省第4名的好成績闖入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
“聯賽和奧賽前後相隔一個月,這一個月的時間,我都是白天在實驗室練習實驗操作,晚上繼續看書。”齊紀超說,由於實驗操作練習時間有限,參加奧賽時一度覺得心裡沒底。但他很快把心態調整好,繼續完成接下來的考試。取得這樣的成績,他認為,這也得益於自己有個好心態。
對於生物學科的學習,齊紀超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參加生物競賽需要學習的生物知識比較龐雜,不能單純死記硬背,要抓住脈絡去構建一個體系,也就是構建一顆‘樹’,再把細枝末節的知識點當成樹枝填上去,這就是屬於自己的‘思維樹’。”齊紀超說。
雖然摘得金牌,但齊紀超對自己的成績並不很滿意。他說,“通過這次競賽,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作為一名准高三生,現在正在調整狀態努力備戰高考。”他的大學專業目標是醫學。

李燁軒
李燁軒作為一名准高三生,此次載譽歸來,也要投入到備戰高考中。他說,兩年的競賽準備也成為他寶貴的人生經歷。
老師
700多天的努力與堅持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鵬飛認為,參加生物競賽,單有興趣還不夠,更多地需要努力和堅持。“齊紀超和李燁軒為生物奧賽做準備,幾乎是從零開始,他們經過700多天的備戰非常不容易。”

學生們做實驗
在於鵬飛看來,齊紀超和李燁軒有共同的特點:聰明、好學、刻苦。“齊紀超為了熱愛的生物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動手能力比較強,自己在家也會進行實驗,他對生命科學有自己的痴迷和熱愛,希望在這方面有所建樹。”於鵬飛說,李燁軒給人很踏實的感覺,並且懂得規劃時間,對自己的未來發展也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自主學習很重要。”於鵬飛說,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他會注意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幫助每一名學生,也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他從2018年開始帶生物學競賽班,至今帶領過三屆學生衝擊全國中學生生物奧賽,共取得了兩金兩銀的成績。一名上一屆參賽學生獲得金牌的同時,還進入了國家集訓隊,獲得了保送清華大學的機會。在此次生物奧賽前的生物聯賽中,他帶領16名學生參賽,其中11名學生在河北省1500名參賽人員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一等獎。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衡水二中高度重視學科奧賽工作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採取多項措施積極促進學生個人的興趣培養,努力為學生提供展示個人才能的機會和平台,有效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提升。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康瑞珍 實習生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