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王楠 俞鄒騁)近日,常熟理工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線上線下多措並舉,開展豐富多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實踐育人實效,促基層發展,助鄉村振興。

大學生在家鄉的國土局進行不動產材料登記。常熟理工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團委 供圖
尋訪基層故事,以文化助力鄉村。“家鄉情 青年行”數統學院20多名大學生“向社區報到”,他們當中,有的在團縣委負責新媒體運營,有的在縣婦聯負責權益維護,有的在常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不動產材料登記、核對和村民信息採集,有的在田間地頭嘗試直播帶貨……雖然,他們的工作內容不盡相同,卻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講好身邊小夥伴的故事。在返家鄉實踐故事中,一項項繁雜的工作任務,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無不傳遞出巨大的能量。“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基層工作,理解基層從業人員,正是我要向大家傳遞的——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實踐團成員魚孟吉說。

大學生志願者在魚行村開展“七彩假期”活動。常熟理工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團委 供圖
關愛少年兒童,以教育服務鄉村。“圓夢少年路,雲端接續魚行情”,今年是開展魚行村支教的第7年,因疫情原因,12名大學生志願者通過開放型雲課堂,圍繞思想引領、學業輔導、素質拓展、心理疏解、親情陪伴等,為魚行村的孩子們帶來了豐富的知識盛宴。“走進家門口的暑托班”團隊成員分赴琴川街道和沙家浜鎮多個社區,圍繞“成長·賦能”童心向黨、“延續·發展”文化傳承、“快樂·提升”興趣培養、“奮鬥·拼搏”勞動教育、“學習·起航”課業輔導等方面,精心設計課程,陪伴孩子們度過不一樣的“七彩假期”。

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一起進行牆繪。常熟理工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團委 供圖
手繪街景牆面,以藝術美化鄉村。“繪夢·銘記”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沙家浜開展實踐活動。團隊成員翻閱了大量書籍,對唐市十景進行實地調研,還拜訪了畫家張步今老先生。他對沙家浜歷史文化特色和唐市十景的詳解,使實踐團隊受益良多。實踐團成員用手繪的方式展現古時唐市最為經典的十處景觀,製作了獨特的“沙家浜特色手繪地圖”。此外,他們還把美景畫在了老鄉家的院牆上,在鄉村振興圖景里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記。“高溫和蚊蟲,讓我體會了牆繪的不易,前期的規劃、與老鄉們的溝通協商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村民們的質樸和對家鄉的熱愛,真的是受益匪淺。”團隊成員鞠加譯說。

實踐團成員在常熟市尚湖葡萄基地進行直播帶貨。常熟理工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團委 供圖
助農直播帶貨,以專業賦能鄉村。“夏日出萄 助農公益行”團隊來到常熟市尚湖葡萄基地,學習葡萄的種植和銷售技能。實踐團成員走進葡萄直播基地,學習直播技術和技巧,他們利用專業優勢,模仿“東方甄選”的營銷方式,講起了“葡萄的前世今生”。同學們在直播間妙語連珠,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的底蘊和風采,受到基地博主們的一致好評。
數統學院黨委副書記朱俊鼓勵新時代學子走進基層,將服務地方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在助力鄉村振興中成長成材。
【來源:中國青年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