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人的科研故事⑥│ 周珍:滿懷熱情 不忘初心

2021年08月16日21:44:04 教育 1044
江大人的科研故事⑥│ 周珍:滿懷熱情 不忘初心 - 天天要聞

今年初,我校創立了“炳靈學術論壇”科研宣教平台,以“交換思想、交流學術、交叉學科、交融團隊”為宗旨,旨在搭建“科研典型、身邊榜樣、深度交叉、多點群發”的科研交流新機制,促進學院(機構)、學科及科研平台間的合作交流與交叉融合,營造濃厚科研氛圍,促進學校科研跨越發展。5月上旬,學校舉辦了“炳靈學術論壇”啟動儀式,論壇上,主講專家與師生分享了各自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心得體會,他們用親身經歷的一個個科研小故事,激勵着廣大師生不忘科研初心、砥礪前行,為努力建設高水平城市大學接續奮鬥!

江大人的科研故事⑥│ 周珍:滿懷熱情 不忘初心 - 天天要聞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周珍

周珍,江漢大學化環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分析化學博士,武漢大學博士後。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化學與環境科學研究,研究方向為新材料環境友好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博士後面上項目一等資助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1項,省教育廳項目1項,橫向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多項校企合作橫向項目。科研成果在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SCI引用700餘次。

滿懷熱情 不忘初心

我從18歲踏入江漢大學,就與這座美麗的校園結下了一輩子的緣分!2004年第一屆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時至今日已十七載。本科畢業以後,我到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博連讀,雖然人在北京,但是研究課題還是圍繞武漢地區開展,研究生的5年時間依舊是與武漢和江漢大學緊密聯繫的5年。博士畢業以後,一心等待機會,如願回到母校任職。作為一個熟悉江漢大學近20年發展歷程的“老江大人”,在剛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也有迷茫和彷徨,憑着滿腔熱情,多年來對學校的認同,秉承初心,我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科研道路。

江大人的科研故事⑥│ 周珍:滿懷熱情 不忘初心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在工作單位的時間比在家裡都長,與同事之間的相處比父母兄弟還要頻繁長久,工作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輩子的事。確實,從畢業找工作開始,我們就像找對象一樣挑選、對比。在我們精挑細選之下,我們選擇了江漢大學,江漢大學也選中了我們。在這裡,不管是專業設置、課程安排、硬件條件、研究方向等,都有我們看中的地方;同時,學校選擇我們,也給了我們施展拳腳的空間。適應工作崗位,認同學校,好比適應家庭生活認同家人一般。遵從初心的選擇,是快速適應新環境新崗位的基礎。

對剛剛從學生身份轉為教師身份的新人來說,雖然科研是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在博士期間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然而,進入學校首先要面對的不是如何做科研,而是如何上課,同時還有學生時期沒有接觸過的各種公共事務和行政事務。面對新的挑戰,挑戰與機遇一定是並存的,何不在嘗試中尋找機會呢?科學研究需要人員參與,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初期階段,我們可以通過教學,將科研思維引入到本科教學中,融會貫通,吸引有研究興趣的本科生參與進來,並逐步培養成研究生。科學研究還需要申報項目、管理科研經費、採購設備和耗材,以及管理實驗室等,上學的時候都是導師負責了這些部分,而當我們從學生轉為老師身份的時候,將是自己科研隊伍的管理者。充分利用做公共事務和行政事務的機會,了解校內外各職能部門的職能和辦事流程,熟悉相關工作人員,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能力。人生所有走過的路,都不會白走,抓住挑戰中蘊藏的機遇,也是我們科研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修鍊!

在協調好教學和公共事務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安心開展科研工作。這個時候將面臨研究方向不明確、實驗硬件資源有限、獨自一人精力有限等各種困難,這些也是造成新進教師在科研道路上迷茫甚至迷失的主要原因。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調整心態,擴寬視野,在校內結識志同道合、專業相近、研究領域相似的同事,組建研究團隊或者參與已有的研究團隊。團隊就好像上學的時候導師建立的課題組,在團隊裡面人力、財力和物力共享,技術相通互補,大大提高了個人的科研實力和水平。當然,參與團隊也需要我們心胸寬廣、以誠待人,放下利己主義的個人思想,捨得為團隊貢獻自己的思維和技術,相互信任和幫助,以團隊的共同利益為首要,進而在團隊中鍛煉提高自己。

江大人的科研故事⑥│ 周珍:滿懷熱情 不忘初心 - 天天要聞

科研之路,是大部分教師必須走的道路,不論是為了解決科學問題、體現個人價值,還是為了晉陞職稱、提高待遇,我們或多或少都需要在科研道路上奮鬥。對於一件必須做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相信大家在學生時期已在技術層面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在進入工作崗位,“心氣”可能是走在科研道路上最重要的自身力量。讓我們滿懷熱情、不忘初心,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徜徉奔跑吧!

江大新媒體工作室

信息來源:科研處 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王豐昌 陳敏英

審核:江小薇

小薇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江漢大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着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