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月全是節,二月初一中和節,二月初二龍抬頭……二月初五溜光節”,今日就是農曆的二月初五,民間把它稱之為“溜光節”,聽這個名字,就有些奇怪,到底什麼是溜光節呢?據老輩人說,是因為過年的時候,家裡囤的食物都吃光了,所以就溜光節,這個說法,筆者倒是可以理解。
農曆的二月,年已經徹底過完,尤其是到了二月初五,它是九九的第二天,也是驚蟄的前一天,屬於一個時令轉換的日子。在干支歷當中,以節氣計算月份,驚蟄到清明,是仲春,因此,這天也是孟春到仲春節氣的一個交替時間。換而言之,就是辭舊迎新的日子。
那麼這天有啥習俗和講究呢?記住“做二事,三不吃,忌一事”傳統,吉祥好運伴身旁,這些具體指的啥呢?
做二事
出門散步
二月初五有條件的話,可以出門去散散步,這個還是比較重要的,都說萬物向陽而生,在這個時候出門散步,散散太陽,把一身的晦氣,全部給散去,那麼好運就會常相伴,而且春天,萬物復蘇,到處充滿了生機,這個也是出門散步的重要目的。
因此溜光節,我們要把所有的疲憊,勞累,晦氣,統統給溜光,這樣福氣好運到身旁,日子也會更舒坦。
清理垃圾
家裡有垃圾的,尤其是家裡有院子的,一些枯萎的花草,這個時候也要統統的給去掉,不然的話,容易阻礙其煥發生機,而且居住環境太臟,再加上雨水的到來,就容易滋生細菌和霉氣,因此有一個舒服的環境,也極其的重要。
三不吃
1、 冰涼食物。在這個時候,要注意飲食要懂的忌口,春天的溫度雖然開始上升,但是這個時候,要注意一些冰涼的食物不能去吃,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脾胃,甚至讓寒氣侵入體內,也容易不舒服。
2、 油炸食物。春季,尤其是這個時候,本身就非常的乾燥,很容易導致人出現上火的一個情況,如果你此時還去吃一些油炸的食物,就會導致身體不適,所以我們要多吃一些時令的食物。
3、 腌制食物。這個也是要少吃,甚至是不能去吃的,萬物復蘇的時候,我們要護好自身的陽氣,要多吃時令的蔬菜,像腌制的食物,本身鹽分就比較的高,再加上大部分都是發酵的,隨着溫度升高,也會導致細菌的滋生,這樣就會影響到其食用安全。
忌一事
忌錢財外流
二月初五不僅是“溜光節”,而且還被認為是“財神歸位”的日子,此日借錢、賒賬或大額消費,象徵“財氣外泄”。清代《壺中天》記載:“初五之日,市井不交易,鄉鄰不借貸,唯恐觸怒財神。”所以這個時候,非必要不要去亂花錢。
二月初五是溜光節,老輩人也是提醒我們,在飲食上,還是生活起居上,都要順應節氣的一個變化,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日子當中,好運伴身,往後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順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