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或許不類聚。人,現在則都在進行群分。

玩科技的,扎堆在深圳。玩AI的,杭州是大本營。玩資本的,大多駐兵在京滬兩地。城市給城市賦予的產業定位,導致了不同的人群奔赴,有了各自不同的方向。
那麼,在被稱為“奶罐、肉庫、絨都”,更是在能源領域創下“15個全國第一”的內蒙古來說,這裡的人,主要群分方向是哪裡呢?
巴彥淖爾是天賦河套,主打農業生產;通遼,產業是肉牛和蒙葯研發;鄂爾多斯遍地煤,產業以煤炭生產和煤化工產業為主;包頭號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綠色硅都”,科技研究實力非同一般……
以上都是就業的好地方。然而,要是選擇生活的城市。內蒙古大牌認為,把家安在呼和浩特,或許是上上之選。

理由如下:
第一,呼和浩特地位不一般。
呼和浩特是自治區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是距離北京最近的首府城市。市區有整個內蒙古唯一的地鐵交通,和林新區有4房國際機場。無論是辦事,還是出門,都比較方便。
在今年的自治區工作報告里,有17處提及呼和浩特,涉及乳業、交通、新能源、科技、大數據、教育和文旅等方面。其地位明顯超過其他盟市。
第二,呼和浩特作用不一般。
呼和浩特是呼包鄂烏城市一體化的中心城市。正在打造科技創新、交通物流、休閑度假、現代消費、教育醫療“五大區域中心”。正打造“呼和浩特區域性金融中心”以及“現代服務業新高地”,正在打造“1小時鐵路經濟圈”,完善“2小時公路經濟圈”。
同時,呼包鄂烏正在完善“呼包鄂烏優質資源共享平台”多項政務服務正在實行一體化。每一個“打造”,都是立足於內蒙古發展,而每一個“打造”給呼和浩特帶來的提振作用都不可估量。

第三,呼和浩特定位不一般。
呼和浩特正在打造的兩個城市名片一個叫“五宜城市”,一個叫“首善之地”。五宜城市是指“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首善之地,是指打造市民都能夠享受到的,最優質的旅遊環境、營商環境、就業環境、醫療養老環境現代消費中心、休閑度假中心。
如果三個不一般還沒有讓你感覺到呼和浩特的“不一般”。那麼,咱們聊點細節的。
去年,呼和浩特新續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55所,20所順利投用,新增學位2.4萬個,“四個一”工程校達到66所,“名校+”教育集團組建了87個,還與中央民大、首師大、北大金秋、北師大附中、北京市一零一中學等16所區外名校合作辦學。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新續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28個,當年投用17個,將新增學位1.2萬個;
去年,呼和浩特建成5個國家級醫學分中心,組建3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57個自治區、市、縣公立醫院重點專科全部建成。北大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市中蒙醫院醫養中心也具備了投用條件。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開工建設北京友誼醫院內蒙古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敕勒川醫院、市第一醫院雲谷院區,加快建設北大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二期,公共衛生服務園區也將開診運營。同時,市四區醫院將着力打造優質專科醫院,全方位提升呼和浩特的醫療水平。
今年呼和浩特要“確保2025年實施社會民生項目100個,年度計劃投資達到82億元。”
現在,距離你來呼和浩特置業就還差一個問題了:
——房價。

以上是內蒙古大牌對呼和浩特城市的一點點愚見和認識。同時,強調一個觀點,作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的房價出現“腰斬”的局面極不正常。房價很可能會在後續的市場回暖中得到修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