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瀋陽乘用車市場分析

瀋陽汽車流通協會與辣評車新媒體平台聯合發布了瀋陽乘用車市場4月份整體運行概況,本次報告涵蓋了總體銷量數據、車型大類佔比、乘用車市場分析以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數據,具體如下:

2025年4月瀋陽乘用車總銷量19525輛,對比3月銷量基數較高的背景下,呈現整體銷量環比下行調整24.44%,但同比仍實現23.96%的顯著增長,1-4月累計銷量76140輛、同比增幅15.88%,遠超年初預期的10%增速,彰顯市場內生動力充沛。

數據顯示,4月瀋陽乘用車市場在各細分市場方面,轎車銷量為7453輛,環比下降25.46%,同比增長17.19%;suv銷量為10439輛,環比下降25.56%,同比增長25.18%;mpv銷量為1633輛,環比下降10.27%,同比增長55.23%。

從細分市場表現來看,suv以53.47%的市佔率成為當月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繼續穩居銷量首位。轎車市場保持相對穩定,憑藉同比38.17%的市佔率展現出傳統市場的韌性。mpv市場則繼續穩步提升市場份額,需關注後續需求變化。

在廠商屬性銷量佔比上,4月自主品牌市佔率為53.33%,延續了2月以來的領先優勢,展現出本土品牌在產品競爭力上的持續提升。合資品牌市佔率為42.41%,在細分市場中仍保持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2025年1-4月,瀋陽乘用車市場累計銷售76140輛,同比增長15.88%。其中,suv車型累計銷量40614輛,同比增長16.04%,市佔率達53.34%,成為支撐市場增長的關鍵力量;轎車累計銷量29918輛,同比增長11.98%,市佔率39.29%,增速平穩但市場份額受suv擠壓;mpv累計銷量5608輛,同比增幅達39.26%,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儘管市佔率僅7.37%,但自主品牌以50.57%的佔比略超合資(48.38%),隨着廣汽傳祺、騰勢等品牌加大mpv產品投放,這一曾經的“小眾市場”正逐步展現出“潛力新藍海”的特質。

從廠商屬性結構來看,自主品牌在suv領域佔比53.49%,超越合資品牌(40.54%),延續了在該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轎車方面,合資品牌佔比46.46%,與自主品牌47.81%的佔比形成激烈競爭;mpv領域,自主品牌佔比50.57%,略超合資品牌48.38%,市場競爭格局趨於均衡。

與整體乘用車市場不同,2025年4月瀋陽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環比調整、同比高增”的特徵。新能源汽車銷量達8301輛,環比雖下降25.27%,但同比增長44.01%,滲透率提升至42.51%,繼續保持市場高景氣度。

新能源細分車型方面,新能源轎車銷量為3487輛,環比下降25.27%,同比增長51.94%,佔新能源車總銷量的42.01%;新能源suv銷量為4356輛,環比下降26.64%,同比增長35.45%,佔新能源車總銷量的52.48%,成為新能源市場的主力;新能源mpv銷量458輛,佔比5.52%,儘管環比略有下降,但同比增幅達81.03%,高端車型表現搶眼,市場教育正在深化,未來家庭場景升級或成為破局關鍵。

從能源類型看,插混與純電車型分別佔比43.06%、43.1%,形成“雙雄並立”格局,反映消費者對“短途用電經濟性”與“長途用油便利性”的均衡需求;增程式技術佔比13.84%,增速雖有回落,但在東北冬季續航表現上仍具優勢。

在廠商屬性銷量佔比上,自主品牌以89.80%的絕對優勢主導市場,外資與合資品牌合計佔比10.20%的份額,電動化轉型滯後的問題進一步凸顯,市場份額正被自主品牌加速蠶食,本土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持續鞏固。

2025年1-4月,瀋陽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31340輛,同比增長33.86%,整體滲透率攀升至41.16%,標誌本地新能源消費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從能源類型看,插混車型累計佔比46.42%,純電車型佔比42.14%,反映出瀋陽消費者對多元化新能源技術路線的接受度較高。

廠商競爭中,自主品牌以1-4月累計佔比89.02%的絕對優勢主導市場,外資與合資品牌合計不足11%,本土車企在三電技術、供應鏈成本上的領先地位難以撼動。

瀋陽汽車流通協會指出,4月市場的環比調整是階段性供需平衡的自然結果,同比持續增長表明市場基本面良好。從未來走勢看,suv將繼續引領市場增長,新能源化、高端化趨勢進一步深化;轎車市場需依託智能化創新和電動化轉型提升競爭力;mpv市場儘管短期承壓,但隨着家庭及商務需求的升級,長期潛力值得期待。新能源市場在自主品牌的主導下,將加速技術迭代和產品布局,推動滲透率持續提升。

此外,我們還統計了瀋陽乘用車市場4月車企品牌及車型銷量top 10榜單,具體如下:

在4月瀋陽乘用車銷量品牌榜top10中,比亞迪以2665輛的銷量位居首位,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統治力。緊隨其後的是一汽豐田(1201輛)與廣汽豐田(1070輛),傳統合資品牌憑藉穩定的性能和品牌口碑,依然佔據重要市場份額。吉利汽車、一汽-大眾等品牌也表現穩健,而理想汽車、華晨寶馬等品牌的上榜,則體現了瀋陽市場對豪華車型及新勢力品牌的接納度。

車型銷量top10榜單顯示,合資與自主車型競爭激烈。本田cr-v、秦plus、奧迪a6l位列前三,理想l6、賽那等新能源及mpv車型入圍,體現了市場需求的多元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產品矩陣優勢顯著,而合資品牌憑藉經典車型和品牌口碑仍佔據重要席位。

整體來看,瀋陽市場既呈現出傳統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的穩固地位,又彰顯了新能源品牌及車型的強勁發展勢頭。比亞迪在品牌與車型層面的雙重發力,理想等新勢力的突破,預示着新能源汽車正成為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而合資品牌的持續熱銷則表明其在技術與口碑上仍具深厚積澱,兩者共同構成了瀋陽汽車市場多元化的消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