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個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汽車行業更是在二十年間有了飛速的變化,之前國內幾乎是洋車的天下,因為國產水平差,技術落後,幾乎沒有人願意開國產車,現在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國產汽車漸漸走出國門,賣向世界各地,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有一些汽車企業卻並不能延續自己的輝煌,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五菱宏光是我國有名的國產汽車企業,曾經與它能夠相媲美的市值高達三百個億的眾泰,如今幾乎銷聲匿跡,負債纍纍,大家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開上保時泰,全村你最帥”,玩笑歸玩笑,有很多人都很疑惑到底什麼原因,讓曾經行業的龍頭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小編也總結了一些,導致眾泰發展到現在這個局面的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產品包裝與實物不符,這也是現在很多企業出現的問題,產品外面的包裝很吸引人,打開看時會發現與實物不符合,太過華而不實。而眾泰恰恰就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汽車的外觀很華麗,真正的使用感配不上外表,無法掌握到核心技術油耗高,品控差,動力弱嚴重影響了它的發展。
第二個原因就是抄襲緋聞了。大家都知道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更要有好的口碑,兩者缺一不可。抄襲這一現象各個行業都存在,國產汽車在早些年實力水平不高,行業內也沒有什麼領頭羊,當時國外的汽車水平先進,隨處可見,便成為了抄襲對象,眾泰幾乎將所有汽車抄了個遍,試問,一個企業只會抄襲,又怎麼能走的長遠呢?專心自研造好車才是真正的出路
眾泰被市場淘汰的第三個原因就是蹭補貼。新能源汽車是我國近幾年推出的新興行業,眾泰作為大型的汽車企業也加入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他們模仿借鑒別的汽車,最終拿到占售價60%的補貼。好景終究不長,2016年眾泰汽車銷量33萬輛,在之後的幾年,逐年下滑到31萬輛、23萬輛甚至到15.3萬輛,虧損金額超過了一百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質量問題頻發。一個企業想要走的久,應該老老實實的做好本職工作,靠補貼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