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
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之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壓力,本田汽車預計2025財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的凈利潤將下降七成,並表示將擱置在加拿大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計劃。

根據本田披露的數據,2025財年預計收入為20.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958.7億元),同比下降6.4%;預計營業利潤為5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5.3億元),同比下降58.8%;預計凈利潤為2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2.6億元),同比下降70.1%。
本田的預測基於一份不太理想的上財年財報:2024財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本田實現營收21.6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6萬億元),同比增長6.2%;但營業利潤為1.2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93.6億元),同比下降12.2%;凈利潤為835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10億元),同比下降24.5%。
此外本田預計,來自不同國家的關稅,將對新一財年的營業利潤造成6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8.9億元)的打擊,其中關稅對成品車的進出口影響約為55萬輛,利潤影響約為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7.2億元)。該公司還預計,通過努力減輕其影響,將能抵消約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8.1億元)的關稅。

除了來自特朗普關稅的威脅外,本田還要應對崛起中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競爭。
2024年,本田全球銷量為380.7萬輛,同比下降4.6%;在中國市場,本田銷量為85.2萬輛,同比下降30.9%,是2014年以來的新低;今年第一季度,本田中國銷量為15.79萬輛,同比下滑23.7%。
乘聯會數據顯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一半以上的同時,包括本田在內的日系車市場份額正降至11.2%。
由於市場需求不足,本田還表示將把此前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計劃擱置“大約兩年”。這一計劃原本於2024年4月宣布。此外,為避免關稅影響,本田已於今年3月決定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生產下一代混動版思域;在此之前,本田原計劃於墨西哥生產這款車型。
另一方面,本田和日產之間的合併談判已於今年2月中斷。本田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表示,儘管汽車行業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但本田一定會通過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去尋找新的增長方向。不過他也承認,自2月談判取消以來,與日產的潛在合作沒有任何進展。
來源|觀察者網責任編輯 徐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