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多名車主集體反映,小米SU7標準版在自動泊車功能上出現了故障,並且在用戶使用過程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剮蹭損傷,對此小米官方也很快進行了回復,截止11月20日,已經有70多位小米SU7標準版車型的用戶出現了泊車功能問題,而造成這次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系統BUG,小米同時表示願意承擔全部的維修費用,並提供積分補償。
根據多位車主的描述,在車輛進行自動泊車時,由於系統問題,導致車輛並未識別到前後障礙物,使得車輛發生了碰撞,從智駕角度來看,自動泊車主要由各類探測雷達協同工作來實現泊車功能,此次小米的故障大概率不是硬件層面的問題,更多是由於智駕系統在計算雷達傳回的數據時發生了問題,導致系統並未計算出正確的泊車路徑,進而造成了事故發生。
這次事件的發生也引起了網友對於智能駕駛的討論,目前國內的自動駕駛技術正快速進步,以華為、小鵬以及一眾新勢力品牌不斷在高階輔助駕駛方面加大研發力度,而目前搭載智駕功能的主流車型均實現了L2+級的輔助功能,車輛能通過車身周圍的感知器件對路面狀況進行快速掃描,同時攝像頭也能提供更為全面的影像,幫助駕駛員更為謹慎地駕駛車輛,而碰撞預警、自動剎車等主動安全輔助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除此之外,智駕功能的搭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駕駛員的疲勞感,尤其是在進入高速駕駛時,智能駕駛提供的自動巡航以及車道保持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駕駛員的負擔,讓整個行駛過程更為輕鬆,同時在一些彎道較多的路段,智能駕駛功能還可通過高精地圖提前做好準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事故發生可能。
其實智駕普及後還有一個好處便是提升道路交通效率,目前各大城市由於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的原因,道路交通情況並不樂觀,在上下班高峰期時往往會出現擁堵,而在這樣的路況下,部分駕駛員可能會出現一些影響交通秩序的駕駛行為,而在智能駕駛進一步普及的情況下,車輛能通過車聯網技術與交通基礎設施及其他車輛進行實時通信,並通過相對規範的智駕策略優化行駛路線,這有助於減少交通擁堵,變相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而智駕還有個好處就是對於新手司機而言,豐富的智駕功能在一些複雜路況或狹窄的空間內,為新手司機提供更加便捷的駕駛體驗,我們時常在路邊看到為側方位停車焦頭爛額的女司機,也時常在地下停車場看到來回移庫的新手司機,智駕功能的出現能讓整車高效完成不同的泊車動作。
不過智駕系統的良好體驗是建立在系統正常運行的背景下,從此次小米SU7的泊車事故背後也反映出當前國內車企在智駕層面急需提高的點,首先便是技術可靠性,智駕系統作為整車自動駕駛的核心,不能出現技術故障或算法問題,否則將導致整車做出錯誤的決策。其次目前國內法規還需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對於權責的劃分,如果事故主責仍需要用戶承擔,則並不利於後期車企智駕功能的推廣。
總結:
從體驗感的層面來看,智駕功能對於整體的行駛體驗有明顯的提升作用,並能對交通狀況帶來變相的促進,不過這也給車企和研發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是重中之重,同時法律法規應該及時完善,這樣才能共同推動汽車智能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